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与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与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泉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激越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观Baricitinib生产商察组予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3 d。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PANSS-EC)评分与行defensive symbiois为活动评定量表(BAR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00%vsNVP-TNKS656价格. 88.33%,χ~2=0.086,P=0.769);治疗3 d后,2组PANSS-EC评分、BA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00%,低于对照组的43.33%(χ~2=4.483,P=0.034)。结论 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相较于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患者的效果更佳,二者作用相当,均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但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更高。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双联抗血小板疗法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Autoimmune vasculopathy讨冠心病心绞痛(CHD-AP)患者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双联抗血小板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瑞昌市中医医院收治的CHD-AP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摸球法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双联抗血小板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心绞痛发作情况、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94.29%)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77.14%)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Emricasan抑制剂容积(LVESV)、脑钠肽(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心绞痛发作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8.57%)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14.29%)比较差异无统计Alisertib试剂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CHD-AP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心绞痛发生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铜砭刮痧联合疏肝逐瘀汤加减干预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心绞痛症状的影响

目的 观察铜砭刮痧联合疏肝逐瘀汤加减干预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心绞痛症状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中医辨证属于气滞血瘀型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抗凝、调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疏肝逐瘀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铜砭刮痧治疗Lorlatinib配制,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内皮素-1(ET-1)、左心室射血分数(selleck NMRLVEF)、心绞痛症状评分的差异,统计两组心绞痛疗效。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全血低切和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凝聚率、Fib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分别为(9.23±2.01) mPs·s、(1.34±0.36) mPs·s、(37.44±4.27)%、(32.71±3.23)%、(2.67±0.38) g/Biogenic resourceL,均低于对照组[(11.42±2.16) mPs·s、(1.72±0.42) mPs·s、(46.22±4.07)%、(38.25±3.23)%、(3.44±0.41)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Hcy、HIF-1α、ET-1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LVEF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Hcy、HIF-1α、ET-1水平分别为(10.14±2.23)μmol/L、(5.12±0.64)μg/L、(47.32±5.11) ng/L,均低于对照组[(13.46±2.78)μmol/L、(5.93±0.78)μg/L、(55.06±6.23) ng/L],LVEF为(64.02±6.77)%,高于对照组[(55.96±5.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疾病程度、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分别为(1.68±0.32)、(1.57±0.34)、(1.42±0.29)、(1.21±0.35)分,均低于对照组[(2.14±0.42)、(2.03±0.38)、(1.91±0.33)、(1.76±0.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与对照组(8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铜砭刮痧联合疏肝逐瘀汤加减干预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可改善…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入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植入功能不良(PGF)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333例行allo-HSCT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PGF组(n=32)和植入功能良好(GGF)组(n=301),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GF可能的影响因素,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结果 原发疾病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及其他的患者PGF发生率分别为6.94%、3.96%、14.28%、26.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21,P<0.001),SAA患者PGF发生率最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AA患者与AML、ALL、MDS及其他患者相比,移植后更易发生PGF(OR=1.514,95%CI:1.158~1.980,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单倍体相合移植(OR=2.585,95%CI:1.163~5.742,P=0.020)、输注CD34~+细胞数≤5×10~6/L(OR=2.330,95%CI:1.058~5.132,P=0.036)、Infection prevention巨细胞病毒(CMV)感染(CMV-DNA>500 copies/mL,OR=2.933,95%CI:1.292~5.623,P=0.010)是PGF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PGF组3年总生存率、3年无进展生存率均明显低于GGF组(37.5%vs. 47.8%、25.0%vs. 36.8%,P<0.05)。结论 单倍体相合移植、BMS-354825输注CD34~+细胞数低(≤5×10~6/kg)、CMV感染与PGF的发生密切相关,SAA也是PGF获悉更多的危险因素,SAA患者较AML、ALL、MDS患者移植后更易出现PGF。

心肌炎的预后分析及其心脏磁共振特征

目的:(1)分析早期识别暴发性心肌炎的预测因素;(2)分析心肌炎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临床特点及独立危险因素;(3)探讨心肌炎患者的心脏磁共振的影像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1)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且诊断为心肌炎的183例患者,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暴发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分为暴发性心肌炎组(n=34)和非暴发性心肌炎组(n=149),分析临床资料,探讨早期识别暴发性心肌炎的预测因素。(2)将上述入选的183例心肌炎患者按照院内不良事件的定义,分为不良事件组(n=39)和非不良事件组(n=144)。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血清学指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治疗方案等资料,先通过Bafilomycin A1单因素分析筛选院内不良事件组可能的危险因素,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院内不良事件组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绘制ROC曲线评估危险因素对院内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3)从上述入选的183例心肌炎患者中筛选出行心脏磁共振检查的患者共47例(n=47),记录其形态功能学及组织学指标,分析心肌炎心脏磁共振的影像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结果:(1)(1)将暴发性心肌炎组与非暴发性心肌炎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暴发性心肌炎组患者以女性为主(67.6%vs 34.9%,P<0.001);更多表现为胸痛;WBC、NE#、EO#、RBC、Hb、c Tn I、MYO、CK-MB、BNP、Cr、AST、ALT、FT3、LVEF、D-二聚体、白蛋白水平的异常更为明显;新发异常心电图(异常Q波、QRS>120ms、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持续室速或室颤)、LVEF<50%、心包积液的比例更高;住院期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正性肌力药物、重组人脑利钠肽、抗感染治疗、抗病毒治疗及非药物治疗,包括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临时起搏器治疗的比例更高,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LVEF<50%(OR=10.743,95%CI:3.815~30.257,P<0.001),c Tn I水平升高(OR=1.089,95%CI:1.036~1.145,P=0.001)及D-二聚体水平升高(OR=1.001,95%CI:1.000~1.001,P=0.029)为早期识别FM的预测因素。(2)(1)将不良事件组与非不良事件组的临床数据资料相比,不良事件组的女性占比更多,住院天数更长;WBC、NE#、EO#、LY#、RBC、Hb、cTnI、MYO、CK-MB、BNP、Cr、AST、ALT、FT4、LVEF、LAD、LVEDD、白蛋白、D-二聚体、QRS时限、QTc间期的水平的异常更为明显;更易出现LVEF<50%、心包积液、及新发心电图异常(包括ST段抬高、异常Q波、其它ST-T异常、QRS>120ms、QTc间期延长、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购买Ferrostatin-1速);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正性肌力药物、重组人脑利钠肽、抗感染治疗及非药物治疗,包括应用循环辅助装置(IABP/ECMO)、机械通气、临时起搏治疗的比例更高,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QRS>120ms(OR=26.307,95%CI:6.751~102.521,P<0.001)、LVEF<50%(OR=16.479,95%CI:4.696~57.826,P<0.001)、CK-MB水平(OR=1.025,pacemaker-associated infection95%CI:1.003~1.048,P=0.028)、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的水平(OR=1.335,95%CI:1.135~1.569,P<0.001)是心肌炎患者发生院内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3)ROC曲线显示:入院时的LVEF<50%、QRS>120ms、CK-MB水平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水平联合预测院内不良事件的AUC为0.932(95%CI:0.892~0.972),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85.61%。(3)心肌炎患者的心脏磁共振能得到心脏的形态学、功能学及组织学等信息,可呈阴性或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肌水肿和延迟强化征象,延迟强化最常见于左心室侧壁及下壁;强化形式以心外膜下及肌壁间最常见;强化模式以左心室侧壁心外膜下最为常见,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结论:(1)入院时的LVEF<50%、cTnI水平升高及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发生FM的阳性预测因素。(2)入院时的LVEF<50%、QRS>120ms、血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水平升高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升高是心肌炎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3)心肌炎患者的心脏磁共振能得到心脏的形态学、功能学及组织学等信息,可呈阴性或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肌水肿和延迟强化征象,延迟强化最常见于左心室侧壁及下壁;强化形式以心外膜下及肌壁间最常见;强化模式以左心室侧壁心外膜下最为常见,增强区域呈多部位、不均匀和稀疏分布,分布区域与冠状动脉走向并不相关,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骨髓瘤伴失眠的疗效观察及对认知功能、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骨髓瘤伴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骨髓瘤中重度疼痛合并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与对照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GDC-0068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量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骨髓瘤患者认知功能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blood lipid biomarkersSQI和V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SE和ADL评分均上升,selleck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和HAMA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瘤患者认知功能与睡眠质量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基础上,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骨髓瘤伴失眠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及认知水平,改善疼痛及负性情绪。

痔洗三号剂熏洗坐浴联合手术治疗混合痔伴肛周湿疹(湿热下注证)的效果

目的 探讨痔洗三号剂熏Biomass distribution洗坐浴联合手术治疗对混合痔伴肛周湿疹(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住院的混合痔伴肛周湿疹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高锰酸钾熏洗坐浴联合手术,治疗组给予痔洗三号剂熏洗坐浴联合手术,治疗2周后随访6个月记录恢复情况。统计肛周湿疹局部症状评分(含疗效评价)、嗜酸性粒细胞值、术后恢复、药物不良反应、复发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组疗效评价有效率为97.2%,对照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肛周湿疹局部症状评分治疗后均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术后恢复包括切口愈合时间及皮损消退时间,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肛周湿疹复发率治疗组为5%,对照组为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痔洗三号剂熏洗Talazoparib坐浴联合手术治疗混合痔伴肛周湿疹(湿热下注证)疗效显著,可加快术后恢复,降低复发率,且安全Regorafenib NMR有效,同时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与血脂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的效果及其对认知功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各43例,奥氮平组给予奥氮平治疗,利培酮组给予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认知功能均优于治疗前(P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优于治疗前(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NSC125066浓度义(P> 0.05)。两组STM2457分子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给予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利培酮治疗可达到奥氮平同等疗效,有利于改善精神症状,提高其认知功能,且对患者血脂指标影响较小,用药安全,故临床治疗可优先给予利培酮治疗。

精神分裂症社会支持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内部动机与服药信念的多重中介

目的 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内部动机、服药信念在社会支持与服药依从性之间的surgeon-performed ultrasound链式中介作用。方法 便利抽样扬州城区29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服药态度清单(DA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内部动机量表(IMI-SR)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态度、社会支持和动机进行评估。使用描述性统计、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层回归和自举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验证多重平行中介效应。结果 (1) 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内部动机、服药信念对服药依从性有直接影响(P<0.01)。(2)中介效selleckchem AZD1152-HQPA应检验表明社会支持对服药依从性的直接效应显著,内部动机、服药信念在社会支持与NN2211 NMR服药依从性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且社会支持-服药依从性的链式中介效应亦显著(P<0.05)。结论 社会支持可直接预测服药依从性,亦可分别通过内部动机、服药信念的中介作用,以及内部动机-服药信念的链式中介效应间接预测服药依从性。

自拟复方红花油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证候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拟复方红花油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济宁市中医院2021年2月—2022年8月诊治的9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复方红花油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79.59%,P <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Transjugular liver biopsy,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两组ESR、C点击此处RP、PABT-263化学结构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自拟复方红花油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治疗中效果确切,能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