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的预后分析及其心脏磁共振特征

目的:(1)分析早期识别暴发性心肌炎的预测因素;(2)分析心肌炎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临床特点及独立危险因素;(3)探讨心肌炎患者的心脏磁共振的影像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1)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且诊断为心肌炎的183例患者,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暴发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分为暴发性心肌炎组(n=34)和非暴发性心肌炎组(n=149),分析临床资料,探讨早期识别暴发性心肌炎的预测因素。(2)将上述入选的183例心肌炎患者按照院内不良事件的定义,分为不良事件组(n=39)和非不良事件组(n=144)。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血清学指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治疗方案等资料,先通过Bafilomycin A1单因素分析筛选院内不良事件组可能的危险因素,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院内不良事件组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绘制ROC曲线评估危险因素对院内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3)从上述入选的183例心肌炎患者中筛选出行心脏磁共振检查的患者共47例(n=47),记录其形态功能学及组织学指标,分析心肌炎心脏磁共振的影像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结果:(1)(1)将暴发性心肌炎组与非暴发性心肌炎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暴发性心肌炎组患者以女性为主(67.6%vs 34.9%,P<0.001);更多表现为胸痛;WBC、NE#、EO#、RBC、Hb、c Tn I、MYO、CK-MB、BNP、Cr、AST、ALT、FT3、LVEF、D-二聚体、白蛋白水平的异常更为明显;新发异常心电图(异常Q波、QRS>120ms、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持续室速或室颤)、LVEF<50%、心包积液的比例更高;住院期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正性肌力药物、重组人脑利钠肽、抗感染治疗、抗病毒治疗及非药物治疗,包括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临时起搏器治疗的比例更高,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LVEF<50%(OR=10.743,95%CI:3.815~30.257,P<0.001),c Tn I水平升高(OR=1.089,95%CI:1.036~1.145,P=0.001)及D-二聚体水平升高(OR=1.001,95%CI:1.000~1.001,P=0.029)为早期识别FM的预测因素。(2)(1)将不良事件组与非不良事件组的临床数据资料相比,不良事件组的女性占比更多,住院天数更长;WBC、NE#、EO#、LY#、RBC、Hb、cTnI、MYO、CK-MB、BNP、Cr、AST、ALT、FT4、LVEF、LAD、LVEDD、白蛋白、D-二聚体、QRS时限、QTc间期的水平的异常更为明显;更易出现LVEF<50%、心包积液、及新发心电图异常(包括ST段抬高、异常Q波、其它ST-T异常、QRS>120ms、QTc间期延长、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购买Ferrostatin-1速);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正性肌力药物、重组人脑利钠肽、抗感染治疗及非药物治疗,包括应用循环辅助装置(IABP/ECMO)、机械通气、临时起搏治疗的比例更高,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QRS>120ms(OR=26.307,95%CI:6.751~102.521,P<0.001)、LVEF<50%(OR=16.479,95%CI:4.696~57.826,P<0.001)、CK-MB水平(OR=1.025,pacemaker-associated infection95%CI:1.003~1.048,P=0.028)、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的水平(OR=1.335,95%CI:1.135~1.569,P<0.001)是心肌炎患者发生院内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3)ROC曲线显示:入院时的LVEF<50%、QRS>120ms、CK-MB水平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水平联合预测院内不良事件的AUC为0.932(95%CI:0.892~0.972),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85.61%。(3)心肌炎患者的心脏磁共振能得到心脏的形态学、功能学及组织学等信息,可呈阴性或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肌水肿和延迟强化征象,延迟强化最常见于左心室侧壁及下壁;强化形式以心外膜下及肌壁间最常见;强化模式以左心室侧壁心外膜下最为常见,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结论:(1)入院时的LVEF<50%、cTnI水平升高及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发生FM的阳性预测因素。(2)入院时的LVEF<50%、QRS>120ms、血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水平升高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升高是心肌炎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3)心肌炎患者的心脏磁共振能得到心脏的形态学、功能学及组织学等信息,可呈阴性或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肌水肿和延迟强化征象,延迟强化最常见于左心室侧壁及下壁;强化形式以心外膜下及肌壁间最常见;强化模式以左心室侧壁心外膜下最为常见,增强区域呈多部位、不均匀和稀疏分布,分布区域与冠状动脉走向并不相关,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