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西环素对兔膝关节骨关节炎软骨及滑膜中MMP-3和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对骨关节炎软骨退变的保护机制,为临床防治退行性骨关节病、治疗创伤性骨关节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模型制作: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行右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术(ACLT),术后不固定右膝关节。分笼饲养,每笼1只。予以青霉素(40万单位)肌注预防感染,1次/d,注射3 d。术后第4天,驱赶实验动物以强制膝关节活动,每天60 min,持续30d。术后4周,右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模型建立完成。(2)动物分组:将动物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NSC125066只,实验组注射多西环素[1.33%多西环素溶液0.3 ml(总量0.4 m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3 ml),所有动物均分笼饲养,不再强制活动。总共注射时间为4周。(3)采集标本及数据分析:用空气栓塞的方法处死所有实验动物,采集髌骨关节面软骨及关节内滑膜标本,应用Brittberg软骨退变分级标准进行大Hospice and palliative medicine体评分。用RT-PCR的方法检测MMP-3 mRNA及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大体评分显示实验组髁软骨评分0级6例,1级2例,髌软骨评分0级5例,1级3例。对照组髁软骨退变程度较轻,髌软骨评分0级2例,1级6例。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在术后8周都有MMP3 mRNA及TIMP-1mRNA的表达。实验组MMP-3 mRNA表达(1.20±0.32)较对照组(1.97±0.54)明显降低(t=3.47,P<0.05),而实验组中TIMP-1 mRNA表达(3.22±0.42)较之对照组(1.90±0AZD9291临床试验.33)有显著缯强(t=6.99,P<0.01),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内注射多西环素后,抑制了关节软骨和滑膜中MMP-3 mRNA的表达、上调TIMP-1 mRNA的表达,从而减轻关节软骨退变程度。

大柴胡汤加味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味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柴胡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4%,高于对diABZI STING agonist分子量照组75.0%(P<0.05)。2组治疗前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糖化血红NSC125066临床试验蛋白(HbA1c)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胃脘胀满、胸肋胀闷、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秘结、体型肥胖等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以上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低(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hs-CRP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均较低(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Biogenic Materials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汤加味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涎腺腺样囊性癌中PD-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L2(programmed death-ligand 2,PD-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7例SACC中PD-L2的表达,免疫组化双染法检测PD-L2和CD68/CD163共表达情况,BAY 73-4506体外并分析PD-L2、CD68、CD163表达与SA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ACC肿瘤细胞和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tumor-infiltrating immune cell,TIIC)中PD-L2的阳性率分别为17.9%(12/67)、53.7%(36/67)。肿瘤细胞以及TIIC的PD-L2表LGK-974化学结构达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两者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PD-L2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肿瘤细胞以及TIIC中PD-L2的表达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发病部位、主要结构、临床分期、神经侵犯以及脉管癌栓无关(P均>0.05)。免疫组化双染结果显示,部分TIIC PD-L2阳性细胞表达CD68和CD163;CD68在TIIC PD-L2阴性组与阳性组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879 1);CD163在TIIC Pimmune architectureD-L2阳性组中的表达高于TIIC PD-L2阴性组(P=0.005 2)。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肿瘤细胞PD-L2的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关(P=0.491 8);TIIC PD-L2阳性患者的OS较阴性患者缩短(P=0.010 1);CD68表达与患者OS无关(P=0.057 9);而CD163强阳性患者的OS较弱阳性患者缩短(P=0.029 1)。TIIC PD-L2阴性+CD68强阳性的SACC患者预后较好(P=0.039 3);TIIC PD-L2阳性+CD163强阳性的患者预后最差(P=0.004 0)。结论 SACC肿瘤细胞以及TIIC PD-L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TIIC PD-L2阳性患者的OS较阴性患者缩短。TIIC PD-L2阴性+CD68强阳性的SACC患者预后较好;TIIC PD-L2阳性+CD163强阳性的患者预后最差;这些结果可为SACC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数据。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阳市www.selleck.cn/products/Staurosporine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5月—2019年8月收治的126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前瞻性试验研究,每组63例,研究组在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两组均随访3个月。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统计随访结束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Scandinavian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Microbiota-independent effects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上肢及下肢运动功能Fugl-MS63845研究购买eyer评分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心理功能、社交功能、肢体功能评分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介入术后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胃癌组织CDK12、SIRT6蛋白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2(CDK12)、沉默信号调节蛋白6(SIRT6)蛋白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胃癌患者75例,取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K12、SIRT6蛋白表达。分析胃癌组织CDK12、SIRT6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出院后随访3年,统计患者生存情况,分析胃癌组织CDK12、SIRT6蛋白表达与患者3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CDK1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SIRT6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χ2分别为82.986、16.192,P均<0.05)。胃癌组织CDK12、SIRT6蛋白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均<0.05),与性别、年龄、BMI、Lauren分型、肿瘤直径无关(P均>0.05)。75例胃癌患者中,胃癌组织CDK12蛋白高表达者与低表达者分别为42、33例,3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28/42)、90.91%(30/33);胃癌组织SIRT6蛋白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分别为34、41例,3年生存率分别为88.2CCRG 810454%(30/34)、68.29%(28/4AG-221生产商1)。胃癌组织CDK12蛋白高表达者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胃癌组织CDK12蛋白低表达者,胃癌组织SIRT6蛋白阳性表达者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胃癌组织SIRT6蛋白阴性表达者(χ2分别为6.196、4.217,P均<0.05)。结论 胃癌组织CDK12蛋白高表达、SIRT6蛋白低表达,二者表达变化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患者Hepatic cyst预后密切相关。

成都市社区女性乳腺癌认知及乳腺自检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了解成都市社区女性乳腺癌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乳腺自检行为现状,分析影响乳腺自检行为的因素,为制定和实施提高女性乳腺癌相关知识水平和促进乳腺检查行为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两阶段随机抽Nonsense mediated decay样方法,抽取成都市社区1 541名年满15岁且未诊断乳腺癌的女性进行问卷调查。使用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χ2检验、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女性乳腺癌知识的总知晓率为29.3%(10 848/36 984),做过乳腺自检的女VP-16溶解度性仅占25.5%(393/1 541)。乳腺自检行为受到年龄(45~59岁OR=2.436,95%CI:1.343~4.419;≥60岁OR=2.327,95%CI:1.181~4.582)、文化程度(高中/技校/中专OR=3.169,95%CI:1.777~5.653;大专OR=2.842,95%CI:1.526~5.293;本科及以上OR=3.752,95%CI:2.009~7.007)、获取乳腺癌知识的主动性(OR=3.905,95%CI:2.483~6.141)及乳腺癌认知水平(OR=1.RepSox核磁186,95%CI:1.148~1.225)的影响。结论 城市社区女性乳腺癌认知水平偏低,乳腺自检状况欠佳,建议加大对乳腺癌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并定期指导和训练女性进行乳腺自检,以提高女性乳腺癌认知水平及对乳腺检查的重视度。

心可舒联合ARB类降压药治疗高血压所致心律失常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心可舒治疗高血压所致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ProQuest、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中General medicine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设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起至2021年6月。根据论文查重、题名摘要筛选、文章内容筛选获取最终文献,统计学分析采用Rev Man 5.4软件。结果:最终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7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心可舒联合ARB类降压药在改善临床疗效(OR=6.45,95%CI[2.93,14.20],P<0.000 01)、降低收缩压(MD=-4.64,95%CI[-9.09,-0.18],P=0.04)、降低舒张压(MD=-5.38,95%CI[-10.40,-0.36],P=0.04)、降低房性早搏发生的有效性(OR=5.99,95%CI[3.39,10.58],P<0.000 01)、降低室性早搏发生的有效性(OR=7.33,95%CI[3.8Belnacasan IC508,13.86],P<0.000 01)方面的作用优于单纯使用ARB类降压药组;在降低心房纤颤发生的有效性(OR=1.88,95%CI[0.77,4.62],P=0.17)、不良反应发生率(OR=1.06,95%CPLX3397细胞培养I[0.57,1.95],P=0.86)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研究显示未发生肝肾功能异常。结论:应用心可舒联合ARB类降压药治疗高血压所致心律失常的疗效明确,推荐临床应用。

白蛋白紫杉醇术后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目的 基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乳腺癌临床队列,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紫杉类药物的选择和预后。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乳腺癌信息管理系统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1 537例经组织学确诊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包括术前未行新辅助化疗、行乳腺癌根治术或保乳手术,术后接受含紫杉类药物辅助化疗。按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3组,即白蛋白紫杉醇组(260 mg/m2每3周1次或125 mg/m2每周1次)147例,多西他赛组(100 mg/m2每3周1次)1 285例,紫杉醇组(80 mg/m2每周1次)105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并根据年龄、临床分期和激素受体状态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结果 年龄≤40岁患者的比例白蛋白紫杉醇组、多西他赛组、紫杉醇组分别为25.17%,20.39%,17.14%,且白蛋白紫杉醇组显著高于多西他赛pacemaker-associated infection组(P=0.046)和紫杉醇组(P=0.003);肿瘤直径≥2 cm患者的比例分别为64.63%,56.96%,65.71%,白蛋白紫杉醇组显著高于多西他赛组(P=0.042);淋巴结阳性比例分别为58.50%,46.77%,60.00%,组间差异显著(P <0.001),且白蛋白紫杉醇组显著高于多西他赛组(P=0.026)。中位随访时selleck PF-07321332间为23个月。白蛋白紫杉醇组、多西他赛组、紫杉醇组的2年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96.00%,97.80%,94.80%,组间无显著差异(PPD-0332991供应商=0.095)。Cox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多西他赛组相比,紫杉醇组的复发风险显著升高[HR=2.3,95%CI(1.1,4.9),P=0.04],而白蛋白紫杉醇组的复发风险无显著差异[HR=1.3,95%CI(0.4,3.5),P=0.66]。多西他赛组和白蛋白紫杉醇组按1∶4匹配,多西他赛组和紫杉醇组按1∶4匹配,白蛋白紫杉醇组和紫杉醇组按1∶1匹配,当校正T分期、N分期、雌激素受体状态、Ki67混杂因素后,仍未发现不同治疗组间DFS的差异(P=0.70,0.35,0.53)。结论 相对于多西他赛,年龄≤40岁、肿瘤直径≥2 cm、淋巴结阳性患者更倾向于在辅助化疗中选择白蛋白紫杉醇。整体人群未发现白蛋白紫杉醇、多西他赛和紫杉醇辅助化疗对DFS的影响,尚需进一步长期随访。

有氧运动干预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大鼠的肾脏纤维化

背景:肾脏纤维化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特征与基本病理生理学变化,其中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稳态失衡造成的胶原代谢异常可能起关键作用。有氧运动是防治各种类型组织纤维化的重要非药物手段,但其对肾脏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尚未明确。目的:阐明规律有氧运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GSK2118436临床试验响,并探讨胶原代谢通路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其间的作用机制。方法:45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安静组和模型运动组(n=15),后两组利用5/6肾切除术制作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安静组于鼠笼内安静饲养,模型运动组进行18周跑台有氧运动训练(60 min/d,5 d/周)。运动训练结束后,利用无创血压仪测定尾动脉血压,代谢笼收集尿液测定24 h蛋白尿,心脏取血检测血清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采用PAS染色和Masson染色进行肾脏组织病理学观察并获取肾小球硬化指数和纤维化指数,取肾组织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Ⅰ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以及血管紧张素原、肾素、肾素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血管紧张selleckchem NN2211素Ⅱ2型受体和Mas受体蛋白表达量,明胶酶谱法检测肾脏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结果与结论:(1)与模型安静组比较,模型运动组血压降低、肾功能提高(P <0.05);肾小球硬化指数和肾脏纤维化指数降低(P <0.05);肾脏Ⅰ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血管紧张素原、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蛋白表达量降低(P <0.05);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和Mas受体蛋白表达量上调(P <0.05);基质金属蛋白酶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比值、基质金属蛋白酶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比值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升高(P <0.05);(2)提示长期有氧运动能够减轻5/6肾切除所致的大鼠肾脏纤维化并electromagnetism in medicine延缓肾功能衰竭进程,其机制可能与恢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稳态失衡、进而改善胶原代谢有关。

MicroRNA-93及Tspan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检测miR-93及Tspan1在结肠癌组织及细胞中表达,观察其在结肠癌γ-aminobutyric acid (GABA) biosynthesis临床病理特征的意义,预测二者可能具有靶向调控关系。方法选取手术切除结肠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74例,结肠癌细胞株(SW480、SW620、HCT116、CaCo-2、LoVo、HT29)及正常人结肠上皮细胞株 (FHC),分别以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miR-93、Tspan1mRNA及Tspan1蛋白表达,观察二者表达在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异性,Pearson rank分析miR-93及Tspan1mRNA的相关性,采用软件Target Scan及Find Tar预测二者的靶向调节作用。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miR-93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低(P<0.05),Tspan1 mRNA及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高(P<0.05);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比较,miRWnt-C59细胞培养-93在结肠癌细胞株中表达低(P<0.05),Tspan1 mRNA及蛋白在结肠癌细胞株中表达高(P<0.05)。miR-93在远处转移(M1)、淋巴结转移阳性、血管浸润阳性及高TNM分期患者中表达低(P均<0.05),Tspan1 mRNA在远处转移(M1)、淋巴结转移阳性、血管浸润阳性及高TNM分期患者中表达高(P均<0.05)。Pearson rank相关分析显示,miR-93与Tspan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735,95Entinostat%CI:-0.855~-0.535,P=0.000)。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93及Tspan1在3'UTR区可能具有靶向调节关系。结论miR-93在结肠癌中低表达,Tspan1为高表达,miR-93及Tspan1与结肠癌转移行为具有相关性,二者具有统计学相关性,可能具有靶向调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