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酸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分析人群血尿酸与血压的关系,为双重危险因素防治提供科学依据selleck NSC125066。方法 采用年龄分层(20~79岁)、随机抽选连续5年(2015—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体检中心600名体检者,男女各半。采集该人群的病史、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液生化指标,其中资料完整且符合纳入标准者524人(87.3%),体检项目与相关参数均采用统一标准化方法。研究对象根据血尿酸水平的四分位数分组:第一分位组(血尿酸141.0~<260.5μmol/L,n=131)、第二分位组(血尿酸260.5~<315.0μmol/L,n=132)、第三分位组(血尿酸315.0~<375.0μmol/L,n=131)、第四分位组(血尿酸375.0~683.0μmol/L,n=130)。分析高血压与血尿酸关联的密切程度。结果 在血尿酸四分位数selleck NMR分组中存在性别分布差异,高血尿酸值区(第四分位组)男性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而女性主要集中于低血尿酸值区(第一分位组);研究人群的血尿酸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存在线性关系(P值分别为0.0Biofouling layer018和0.0005),这种差异仅表现在女性。结论 血尿酸与高血压显著相关,青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应多关注自身的血尿酸水平。

miR-195-5p靶向VEGFA抑制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研究

目的 探究miR-195-5p通过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对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生长和运动的影响。方法 检测胶质瘤细胞中miR-195-5p和VEGFA表达量的变化;miR-195-5p mimiNucleic Acid Detectionc和pcDNA-VEGFA单独或共转染U-251细胞后,qRT-PCR检测miR-195b-5p和VEGFA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确定miR-195b-5p和VEGFA的靶向关系;克隆Tezacaftor体内实验剂量形成实验、Transwell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U-251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胶质瘤细胞中miR-195-5p的表达量下调,VEGFA蛋白表达量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选择miR-195-5p和VEDolutegravirGFA表达量变化最为显著的U-251细胞继续研究。与对照组比较,miR-195-5p mimic和pcDNA-VEGFA转染U-251细胞后,miR-195-5p和VEGF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miR-195-5p mimic降低VEGF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A是miR-195-5p的直接靶点。过表达VEGFA可增加U-251细胞的集落形成,侵袭迁移及增殖细胞相关的核抗原Ki67、生存素(Surviv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降低N-钙黏蛋白(N-cadherin)的表达。miR-195-5p mimic可逆转过表达VEGFA的促癌作用。结论 miR-195-5p可通过靶向调控VEGFA的表达抑制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金属蛋白酶的影响

目的:分析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金属蛋白酶的影响。方法:选择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学门诊接诊的63例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接诊过程中,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28例分到对照组,35例分到研究组selleck产品,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LCAM-1)等细胞黏附分子水平、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金属蛋白酶水平、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VCAM-1、SLCAM-1等细胞黏附分子水平、PAGM、MMP2、MMP9等金属蛋白酶水平对比均无显著Bone infection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SVCAM-1、SLCAM-1等细胞黏附分子水平、PAGM、MMP2、MMP9等金属蛋白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颈动脉粥样Bucladesine临床试验硬化的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改善细胞黏附分子、金属蛋白酶水平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还能提升其治疗效果,且产生的毒副作用较少,因此,其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硒化壳寡糖对雏鸡生长性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试验旨在研究硒化壳寡糖对雏鸡生长与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海兰褐蛋雏鸡selleck激酶抑制剂160只,预饲7 d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壳寡糖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7 mg/kg壳寡糖,亚硒酸钠组在基础日粮中以亚硒酸钠形式添加0.15 mg/kg硒,硒化壳寡糖组在基础日粮中以硒化壳寡糖形式添加0.15 mg/kg硒和57 mg/kg壳寡糖,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硒化壳寡糖组21 d时Subclinic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鸡平均日增重、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白细胞介素(IL)-2、IL-10、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禽流感病毒抗体(AIV-Ab)、新城疫病毒抗体(NDV-Ab)、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体(IBV-Ab)、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抗体(IBDV-Ab)水平和42 d时鸡体重、平均日增重、sIgA、IgA、IgM、IL-4、IFN-γ、TNF-α、IBD-Ab、ND-Ab水平高于对照组和壳寡糖组(P<0.05)。硒化壳寡糖组21 d时IgG、sIgA、IL-10、IFN-γ、AI-获悉更多Ab水平和42 d时sIgA、IgA、IL-4、IFN-γ、TNF-α水平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由此可见,硒化壳寡糖能促进蛋雏鸡的生长,改善免疫功能,其效果优于壳寡糖和亚硒酸钠。

中国上海市与美国纽约市新型冠状病毒流行趋势对比分析

【目的】通过与纽约市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上海市在2022年3月至5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采取的防疫措施对疫情发展的影响,并对上海市此次的防疫措施进行评价。【方法】收集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美国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官方网站公布的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每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每日新增死亡病例,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结果】上海市在3月1日至5月17日,每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最多达到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的58倍,上海市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基本低于纽约市同期。在疫情高峰期,上海市每日罹患率增长速度显著低于纽约市(P<0.05),每日新增死亡人数明显低于纽约市。此外,上海市老龄人口(年Immunosandwich assay龄≥60岁)疫苗接种率明显低于纽约市(年龄≥65岁)。【结论】本次上海市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与纽约市在2021年12月之后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都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与Delta变异株相比,病毒的复制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为上海与纽约这类人口密集的超大型城市的防疫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上海市在采取了严格的Navitoclax临床试验隔离防疫策略后,疫情得到了快速有效的控制,而纽约市因为没有采取有效的防疫措施,疫情依然非常严峻。随着病毒的不断进JNJ-42756493 MW化,以及外部输入压力的不断增大,今后我国的防疫策略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消化酶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发酵豆粕(FSBM)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48头21日龄断奶仔猪(杜×长×大,6.88 kg±0.13 k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粮为基础饲粮,试验饲粮用6%FSBM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的豆粕。试验期为20 d。试验期间记录采食量和体重。试验第21天,每个重复选取2头猪屠宰,收集回肠食糜测定消化酶活性和肠道菌群结构,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饲喂FSBM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Flow Panel Builder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并显著降低了料重比(feed/gain,F/G)(P<0.05);(2)FSBM组断奶仔猪回肠中的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3)饲喂FSBM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回肠食糜中拟GSK1120212化学结构杆菌门、普雷沃氏菌科NK3B31类群、厌氧弧菌属、瘤胃菌科UCG-005、普氏菌属2、巨型球菌属、副杆菌属、Solobacterium及毛螺菌科UCG-004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4)相关性分析显示,胰蛋白酶活性与颤螺菌属、瘤胃菌科UCG-005的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GNE-140试剂关(P<0.05),而与Subdoligranulum、萨特氏菌属的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淀粉酶活性与普雷沃氏菌科UCG003、柔嫩梭菌属的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琥珀酸弧菌属、罗姆布茨菌属的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脂肪酶活性与柠檬酸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饲喂FSBM可改变断奶仔猪回肠菌群结构,增加断奶仔猪回肠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并提高其生长性能。

异氟烷麻醉对波兰兔相关生理指标及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异氟烷麻醉对波兰兔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试验将18只健康波兰兔随机分为异氟烷低浓度组(L-ISO组,1%异氟烷麻醉)、异氟烷中浓度组(M-ISO组,3%异氟烷麻醉)、异氟烷高浓度组(H-ISO组,5%异氟烷麻醉),持续麻醉20 min,观pneumonia (infectious disease)察对波兰兔的麻醉效果,分别于异氟烷麻醉前(0分钟)、麻醉后(5,10,15,20分钟)及苏醒后(10分钟)监测各组波兰兔体温(T)、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RR)、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平均动脉压(MAP);并同步采集股动脉血液,检测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含量,分析肾素、ANG-Ⅱ和ALD含量与SAP、DAP和MAP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组在麻醉后15,20分钟T显著低于麻醉前(0分钟)(P<0.05);各组HR和RR在麻醉后5,10,15,20分钟显著低于麻醉前(0分钟,P<0.05);H-ISO组SpO_2在15,20分钟显著低于麻醉前(0分钟,P<0.05)。各组SAP、DAP、MAP在麻醉后5,10,15,20分钟显著低于麻醉前(0分钟,P<0.05)。M-ISO组和H-ISO组肾素、ANG-Ⅱ和ALD含量在麻醉后5,10,15,20分钟显著低于麻醉前(0分钟Adezmapimod溶解度,P<0.05),L-ISO组肾素和ALD含量在麻醉后20分钟显著低于麻醉前(0分钟,P<0.05)。H-ISO组T在麻醉后10,15,20分钟时显著低于L-ISO组和M-ISO组(P<0.05);H-ISO组HR、RR在麻醉后15,20分钟时显著低于L-ISO组和M-ISO组(P<0.05);H-ISO组SAP在麻醉后5,10,15分钟时显著低于L-ISO组和M-ISO组(P<0.05);H-ISO组和M-ISO组DAP在麻Puromycin半抑制浓度醉后5分钟时显著低于L-ISO组(P<0.05),H-ISO组在麻醉后10分钟时显著低于L-ISO组(P<0.05);H-ISO组和M-ISO组MAP在麻醉后5,10分钟时显著低于L-ISO组(P<0.05),H-ISO组在麻醉后15分钟时显著低于L-ISO组(P<0.05);H-ISO组SAP在苏醒后(10分钟)显著低于L-ISO组(P<0.05),H-ISO组DAP和MAP在苏醒后(10分钟)显著低于L-ISO组和M-ISO组(P<0.05)。H-ISO组和M-ISO组肾素和ALD含量在麻醉后5,10,15,20分钟时,ANG-Ⅱ含量在麻醉后15,20分钟时显著低于L-ISO组(P<0.05)。M-ISO组肾素、ANG-Ⅱ和ALD含量与SAP、DAP和MAP显著相关(P<0.01),L-ISO组和H-ISO组SAP、DAP和MAP与肾素、ANG-Ⅱ和ALD含量相关性较小。说明不同浓度异氟烷麻醉可引起波兰兔生理指标、血流动力学和RAAS系统变化,3%浓度异氟烷麻醉波兰兔效果较好,其引起的血浆中肾素、ANG-Ⅱ、ALD含量变化参与了对波兰兔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调节。

老年脑微出血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特点与脑微出血(CMB)之间的关系,分析CMB的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和第八医学中心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头颅磁共振检查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85LY2835219化学结构例,根据头颅磁共振检Trichostatin A查结果分为CMB组(184例)和非CMB组(401例)。分析2组基线资料以及24 h动态血压各参数之间的差异,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CMB的危险因素。结果 CMB组患者年龄高于非CMB组[(82.34±8.46)岁vs(79.29±9.10)岁,P=0.000],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CMB组[(130.04±15.54)g/L vs(133.38±16.45)g/L,P=0.021];CMB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动脉压、24 h平均脉压差、昼间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脉压差、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动脉压、夜间平均脉压差、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收缩压升高时间百分比均显著高于非CMB组,收缩压夜间下降率、舒张压夜间下降率显著低于非CM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夜间philosophy of medicine平均收缩压升高及服用抗栓药物是发生CMB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高龄、夜间平均收缩压增高、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CMB相关,24 h血压变异性指标与老年CMB无显著关联。

改良限盐饮食控制终止高血压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改良的限盐饮食控制终止高血压(DASH)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新疆阿克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进行诊疗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7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盐低脂饮食,观察组采用改良的限盐DASH疗法。随访Mediated effect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心功能指标及药物使用等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明PLX3397 IC50显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5、2.971、4.368、2.013、2.705、9.931、14.615,P <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降压药物维持不变或增加情况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减量或停药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74,P <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显著降低(t=5.934,P <0.01)。治疗期间观察组平均每日盐摄入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24.062, P <0.01)。结论 改良的DASH疗法可有效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AM-2282采购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心功能。

白头翁皂苷A3通过调控STAT6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M2型极化从而增强人结肠癌SW480细胞对5-FU的化疗敏感性

目的:观察白头翁皂苷A3(A3)通过干预巨噬细胞极化增强人结肠癌SW480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化疗的敏感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A3对人单核THP-1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确定A3的安全作用浓度;采用佛波酯(PMA)诱导THPpulmonary medicine-1细胞分化为M0型巨噬细胞,将M0型巨噬细胞分为M0对照组、M2模型组、A3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其中M2模型组给予20 μg·L~(-1 )IL-4与20 μg·L~(-1 )IL-13进行造模,A3干预组在造模的同时给予低、中、高剂量(50,更多75,100 mg·L~(-1))A3进行干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2型巨噬细胞表面抗原CD206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M2型巨噬细胞极化因子CD206、IL-10、CCL22、CCL18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p-STAT6、CD206、IL-10、CCL22蛋白的表达。A3干预巨噬细胞M2型极化后的细胞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用于考察SW480细胞对5-FU的化疗敏感性,采用CCK8法检测SW480细胞的存活率;采用Annexin-FITC/PI双染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SW480细胞凋亡水平及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A3在(50,75,100 mg·L~(-1))浓度时对THP-1细胞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A3呈剂Dorsomorphin量依赖性减少了CD206阳性细胞表达比例,下调了p-STAT6、CD206、IL-10、CCL22、CCL18基因与蛋白的表达(P<0.05,P<0.01)。A3干预巨噬细胞M2型极化后的条件培养基显著提高了SW480细胞对5-FU的敏感性,表现为SW480细胞的存活率下降、凋亡率升高及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调(P<0.05)。结论:A3能够减弱M2型巨噬细胞对SW480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SW480细胞对5-FU的化疗敏感性,作用机制可能与A3调控STAT6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M2型极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