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风后失眠的证素特点及中药用药规律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文献期刊中的关于中风后失眠的证型及中药方剂,挖掘出其证素特点及高频使用中药、药物组合以及其中的组方规律,探索中风后失眠的病理特点及用药规律,以期为中风后失眠辨证分型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案。方法:计算机在线检selleck激酶抑制剂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 Fang)及Pub Med数据库的文献期刊,设置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至2022年11月30日,以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合格的文献期刊后使用Excel 2016录入数据并进行规范化处理,以此建立基于文献期刊的中风后失眠常见证型及中药方剂数据库,以统计软件Excel 2016、SPSS Statistics26.0、IBM SPSS Modeler18.0对中医证型进行证素分布规律分析、聚类分析及对中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药物使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与复杂网络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1、中风后失眠的证素特点研究:(1)共纳入文献79篇,记录88条证型,涵盖27个中医证型,涉及6434个病例。(2)病位证素涵盖心神(2196个病例数,38.7%)、肝(1355个病例数,23.88%)、肾(848个病例数,14.94%)、心(493个病例数,8.69%)、脾(425个病例数,7.49%)、经络(280个病例数,4.93%)、半表半里(78个病例数,1.37%)。(3)病性证素组合共22个,包括6个单一病性证素、12个两种病性证素组合和4个三种病性证素组合,拆分两种及以上病性证素组合发现单一病性证素可归结于痰(2599个病例数,22.31%)、火/热(2441个病例数,20.95%)、血瘀(2135个病例数,1MS-2758.33%)、虚(3226个病例数,27.69%)、气滞(711个病例数,6.10%),其中虚性证素以阴虚(1358个病例数,11.66%)、气虚(1234个病例数,10.59%)为主,气滞主要表现为肝郁气滞,是一个特征性的病理特点。(4)中医证素聚类分析可得4类:C1:痰+火/热+心神+半表半里;C2:血瘀+经络;C3:阴虚+肝+肾+气滞+阳亢+阳虚+动风;C4:气虚+心+血虚+脾。2、中风后失眠的中药用药规律研究:(1)共纳入文献144篇,方剂152首,涉及145味中药。(2)使用频次≥20次的单味中药共35味,按照出现频次依次为酸枣仁(84次)、茯苓(76次)、甘草(65次)、川芎(64次)、当归(59次)等。(3)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中药的四气分类以平(565次,32.36%)、温(449次,25.72%)居多,共占58.08%;五味以甘(934次,34.04%)、苦(632次,23.03%)、辛(584次,21.28%)常见,共占78.35%;归经主要归入心(956次,19.07%)、肝(919次,18.33%)二经,共37.4%;药物功效涉及19种,按使用频次分析发现以补虚药(432次,24.77%)、安神药(275次,15.77%)、清热药(196次,11.24%)、活血化瘀药(195次,11.18%)常见。(4)根据关联规则分析得出20组药对组合,包括川芎、赤芍、茯苓、竹茹、陈皮、黄连、枳实、桃仁、半夏、龙骨、牡蛎、黄芪、当归、红花、酸枣仁远志共16味中药。(5)系统聚类分析可得新处方5个:C1:酸枣仁、当归、远志、首乌藤、黄芪、白术、茯神、合欢皮、党参;C2:茯苓、半夏、黄连、陈皮、枳实、炙甘草、竹茹;C3:赤芍、白芍、柴胡、甘草、生地黄、熟地黄、川芎、桃仁、红花、牛膝;C4:黄芩、牡蛎、龙骨、大枣、生姜;C5:石菖蒲、丹参、郁金、地龙。结论:1、中风后失眠患者的病位证素主要为心神、肝、肾、心,病性证素可归结成痰、火/热、血瘀、虚、郁五类,其中阴虚为出现频次最高的虚性证素,气滞主要表现为肝郁气滞,是一个特征性的病理特点,提示中风后失眠患者相较于普通人群更易出现肝郁气滞的症状,临床上应注意把握疏肝理气的治疗原则。2、中风后失眠往往以两种证素及以上的形式出现相兼致病,聚类结果显示痰火扰神、瘀血内阻、心脾两虚、肝肾亏虚是中风后失眠的主要证型,证候特征与中风急性期和恢复期病程相关,诊治时应仔细辨证,把握病因病机和其动态变化特征。3、酸枣仁、首乌藤、龙骨、牡蛎、半夏、茯苓等药物既是治疗中风后失眠的高频药物,Biotinidase defect也是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所涉及的药物,说明为治疗中风后失眠的核心药物,体现了安神、清热化痰、活血化瘀的治则。当代医家治疗中风后失眠的原则在于补虚祛邪,本在调理气血、清热化痰、活血化瘀,辅以安神药治标。4、中风后患者气血虚弱,但中风患者重痰、瘀,因此不可一味补虚,要注重祛邪的原则,在合理辨证的基础上清热、化痰、活血化瘀,以免助邪伤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