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经手术切除的最大径≤4 cm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MRI征象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经术后病理证实的最大径≤4 cm的112例AML患者, 其中5例为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根据MRI上能否观察到脂肪成分, 分为含脂肪AML和乏脂肪AML。评估MRI征象, 包括肿瘤最大径、肿瘤位置、生长方式、形状、鸟嘴征、劈裂征、假包膜、出血、囊变、坏死、血管流空影、T2WI及DWI信号强度Vorinostat试剂及均匀性、强化峰值所在期相。含脂肪和乏脂肪AML病灶最大径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 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MRI征象的差异。结果 112例患者共123个病灶, 其中96个为含脂肪AML, 27个为乏脂肪AML。82个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 112个为外生性生长, 71个强化峰值位于皮髓质期, 出现劈裂征、鸟嘴征、囊变、假包膜、出血的病灶数分别为30、49、1、1、1个, 未见坏死征象。乏脂肪AML均为单发, 含脂肪AML与乏脂肪AML病灶最大径分别为2.5(1.7, 3.5)、1.8(1.4, 2.3)c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0, P=0.005)。含脂肪与乏脂肪AML中, 分别有65、12个T2WI呈不均匀信号, 鸟嘴征、劈裂征的个数分别为44、5和26、4个, DWI上分别有57、10个信号不均匀, 在生长方式上完全内生、部分外生、完全外生的个数分别为5、44、47和6、8、13个。2组间鸟嘴征、T2WI和DWI均匀性、生长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其他征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例EAML患者共8个病灶, 其中1例多发为4个含脂肪病灶。另外4例均为单发, 其中2个为含脂肪病灶, 2个为乏脂肪病灶。1个乏脂肪病灶中可见出血。结论手术切除的≤4 cm的AML常表现为外生性生长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 强化峰值多位于皮髓质期, 可出现劈裂征及鸟嘴征, 少见囊变、假包膜、出血征象, 无坏死征象。相对于含脂肪AML, 乏脂肪AML常为单发直径较小的肿瘤, 更易内生性selleck NMR生长, 多无鸟嘴征。EAML可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表现为乏脂肪伴出血或多发含脂肪病灶两种模式。
Category: Uncategorized
血脂、凝血功能及总胆红素与高血压合并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脂、凝血功能、总胆红素与高血压(hypertension, HT)合并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 WML)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筛检的273例HT合并WML患者,根据核磁结果与Fazekas量表评分将WML程度分为轻、中、重度,采RSL3溶解度集患者人口学资料,检测血压、血脂、凝血功能、总胆红素;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比较不同分级WML患者血脂、凝血功能、总胆红素间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T合并轻度WML患者的年龄显著低于合并中、重度WML患者(P<0.05);文化程度和饮酒影响HT合并WML的分级(P<0.01)。HT合并轻度WML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显著低于HT合并重度WML患者,而bioactive packagin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in time, APTT)显著高于HT合并中、重度者(P<0.05),3组间其余检测指标无统计学差异。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APTT、文化程度与HT合并WML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结论 年龄、APTCL 318952T、文化程度可能是HT合并WML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可以作为初筛或诊断HT合并WML病情的辅助手段之一。
ARFI技术+CEUS检查对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诊断效能
目的 探讨ARFI(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技术+CEUS(超声造影)检查对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112例甲状腺滤泡型肿瘤患者,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按照疾病类型分为PLX4032供应商滤泡状腺瘤(FA)组75例、滤泡状癌(FC)组37例,对比2组超声声像图特征、ARFI技术、CEUS检查及ARFI+CEUS检查的诊断causal mediation analysis结果、诊断效能、弹性评分及CEUS评分。结果 2组弹性评分、CEUS评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2组形状、边界、晕、囊性变、钙化等方面超声声像图特征对比差异明显(P<0.05)。ARFI技术检出62例FA,50例FC;CEUS检查检出64例FA,48例FC;ARFI+CEUS检查检出82例FA,30例FCMC3细胞培养;ARFI+CEUS检查灵敏度、准确度高于ARFI、CEUS(P<0.05);ARFI+CEUS检查漏诊率低于ARFI、CEUS(P<0.05)。结论 ARFI技术+CEUS检查应用于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诊断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降低漏诊率,为临床病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有效依据。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联合胸腔积液中CA199、CA125、 CA153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联合胸腔积液中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86例疑似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检查结果peptide antibiotics为金标准分为肺癌组123例、肺部良性病变组63例,另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胸腔积液ProGRP、CA199、CA125、CA153水平,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胸腔积液ProGRP、CA199、CA125、CA15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胸腔积液ProGRP、CA199、CA125、CA153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肺癌组胸腔积液ProGRP、CA199、CA125、CA153水平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及对照组(P<0.05);腺癌、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患者胸腔积液CA199、CA125、CA15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癌患者胸腔积液ProGRP水平明显高于腺癌、鳞状细胞癌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roGRP诊断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5,特异度为61.7%,灵敏度为86.2%;CA199诊断肺癌的AUC为0.686,特异度为65.0%,灵敏度为78.9%;CA125诊断肺癌的AUC为0.717,特异度为63.3%,灵敏度为81.3%;CA153诊断肺癌的AUC为0.733,特异度为60.0%,灵敏度为78.9%;4项指标联合诊断肺癌的AUC为0.899,特异度为75.0%,灵敏度为86.2%。结论 胸腔积液ProGRP联合CA199、CA125、CA153诊断肺癌具有较高的selleck NMR价值,可为临床早期筛查、诊断肺癌提供参SAHA作用考。
miR-26a在裸鼠体内对食管癌发生发展及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miR-26a在裸鼠体内对食管癌发生发展及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验证miR-26a在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干扰miR-26a慢病毒转染食管癌细胞实验的分组:lv-miR-26a inhibitor组、空载体组(lv-NC组)、对照组。过表达miR-26a慢病毒转染实验的分组:lv-miR-26a组、lv-NC组、对照组。进行裸鼠荷瘤实MK-4827验。检测各组裸鼠肿瘤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cyclinD1、c-myc和β-catenin)和mDevice-associated infectionsiR-26a的表达量。结果:转染miR-26a干扰和过表达慢病毒后的细胞裸鼠皮下注射后,lv-miR-26a组的瘤体体积明显小于lv-CN组(21 d:P=0.021;28 d:P=0.027)和对照组(21 d:P=0.002;28 d:P=0.003)。lv-miR-26a-inhibitor组的瘤体体积明显高于对照组(14 d:P=0.042;21 d:P=0.039)。lv-miR-26a inhibitor组miR-26a呈阴性表达,miR-26a组miR-26a呈阳性表达。lv-miR-26a组细胞周期蛋白D1(cNaporafenib核磁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下调,cmyc和β-链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也下调。结论:miR-26a抑制食管癌发生发展,miR-26a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转导抑制食管癌的进展。
抗菌肽merecidin通过ERK/mTOR信号通路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抗菌肽merecidin通过ERK/mTOR信号通路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抗菌肽Merecidin干预组和雷帕霉素Rapamycin干预组。通过CCK-8法检测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凋亡和周期,通Trichostatin A配制过平板划痕试验和Transwell检测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Western selleckchem LGX818blot法检测A549细胞中MAPK1、MEK2、mTOR、PRAS40、EIF4EBInterface bioreactorP1磷酸化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抗菌肽merecidin能够明显抑制A549的增殖能力,处理24 h后的IC50值为10.01μmol/L(P<0.05)。与control组比较,抗菌肽merecidin处理后促进细胞凋亡(P<0.05),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P<0.05),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均降低(P<0.05)。同时抗菌肽merecidin可抑制p-MAPK1和p-MEK2蛋白的表达,并且降低了mTOR、PRAS40和EIF4EBP1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 抗菌肽merecidin可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ERK/mTOR通路有关。
缝隙连接蛋白26在肝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缝隙连接蛋白26(Cx26)在人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程度及定位,探讨该基因在HCC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59份肝脏石蜡包埋组织中Cx26蛋白的表达和定位,其中正常肝组织20份selleckchem GDC-0068、肝炎30份、肝硬化33份,HCC 76份。另在体外使用人正常肝细胞株LO2和肝癌细胞株SMMC-7721,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Cx26蛋白表达Infectivity in incubation period和定位,细胞接种荧光示踪法检测缝隙连接功能。结果:与正常肝组织比较,肝炎、肝硬化和HCC组织中Cx26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下降(均P<0.05)。Cx26蛋白表达强度在HCC中明显高于非癌肝组织(均P<0.05)。非癌肝组织Cx26多呈轻中度表达,主要定位于www.selleck.cn/products/dibutyryl-camp-bucladesine相邻细胞间相互接触的细胞膜上,偶见于细胞质;而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的Cx26染色多较强,且多数定位于细胞质,偶见于细胞膜。Cx26蛋白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病理分级、TNM分期、伴肝炎肝硬化、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癌栓无明显相关(均P>0.05)。体外实验进一步证实,与LO2细胞比较,SMMC-7721肝癌细胞存在Cx26蛋白表达降低及分布异常,并且功能性缝隙连接明显下调。结论:Cx26蛋白的表达及定位异常可能与HCC的发生有关,HCC中残存的缝隙连接可能成为抗肝癌治疗新靶点。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
患者女, 76岁, 因”发现肺部恶性肿瘤伴多发转移7个月余, 反复发热4个月余”于2021年11月29日入院。既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长期服用拜阿司匹林。2021年4月起出现下腹隐痛, 2021年4月26日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示左上肺肺癌术后化学治疗后, 左肺上叶支气管残端管壁稍厚、氟代脱氧葡萄糖(flmedial ball and socketurodeoxyglucose, FDG)高代谢、复发可能, 左侧胸膜累及不除外, 纵隔、两侧肺门淋巴结增大;左侧附件区实性占位累及左侧输尿管下段、膀胱肿瘤可能、FDG高代谢, 卵巢来源肿瘤可能, 肝胃间隙、腹膜后、双侧髂血管旁小淋巴结部分FDG代谢轻度增高, 肿瘤不除外。2021年6月23日患者在全身麻醉下接受腹腔镜下左附件切除+肠黏连松解术, 膀胱镜检查+(左侧)肾旷置术, 病理见左侧附件鳞状分化的差分化恶性肿瘤, 考虑转移性肺鳞状细胞癌可能大;部分左侧输尿管鳞状分化的差分化恶性肿瘤, 考虑转移性肺鳞状细胞癌可能大;输尿管切缘均见癌累及;盆底病灶见差分化癌组织。2021年7月20日静脉滴注化学治疗药物吉西他滨;2021年8月11日、8月19日静脉滴注化学治疗药物顺铂(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0812);2021年9月17日、10月11日静脉滴注化学治疗药物顺铂+替雷丽珠单抗注射液(百泽安, 上海百济神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20190045);2021年11月9日静脉滴注化学治疗药物百泽安;2021年11月23日静脉滴注化学治疗药物替雷丽珠单抗/百泽安+维迪西妥单抗(爱PF-07321332地希, 烟台荣昌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20210017)。患者自2021年9月29日晚间发热, 最高体温约39.0℃, 伴有畏寒寒战, 静脉滴注美罗培南(深圳海滨制药, 国药准字H20010250)、头孢他啶(海南海灵化学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23802)抗感染治疗, 每日仍有反复发热, 体温38.0℃~40.0℃MRTX1133。自2021年11月26日起出现腹泻, 每日5、6次, 为黄色稀便。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治疗, 于2021年11月29日收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入院查血常规:血红蛋白70 g/L, 白细胞计数6.60×109/L, 血小板计数187×109/L, C反应蛋白196.1 mg/L, 红细胞沉降率71 mm/h, 降钙素原0.66 μg/L。肝肾功能均正常, 尿培养大肠埃希菌, 粪XPERT艰难梭菌产B毒素艰难梭菌阳性, 核糖体O27型阴性。
纵隔神经母细胞瘤伴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及肠道功能异常一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纵隔神经母细胞瘤伴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opsoclonus-myoclonus syndrome , OMS )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20年10月收治的1例年龄为2岁10个月的纵隔神经母细胞瘤伴OMS及肠道功能异常女童的临床资料。以”神经母细胞瘤”、”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儿童”和”婴幼儿”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 以”Neuroblastoma”、”opsoclonus-myoclonus syndrome”、”Children”、”Infant”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截止至2020年11月收录的病例, 总结胸腔/纵隔神经母细胞瘤相关病例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结果肿物切除术后1个月OMS症状有所缓解, 且无需苯巴比妥片控制, 但仍需开塞露协助通便。钡剂灌肠结肠未见明显异water disinfection常, 24 h随访见钡剂排selleck HPLC空延迟。术后45 d患儿开始恢复自行排便, 查血清Anti-Ri抗体阳性。出院后随访至术后6个月, 患儿OMS症状较前有显著缓解, 肿瘤未见复发。文献检索收集到28例纵隔神经母细胞瘤伴OMS患儿资料, 包括本例在内共29例, 手术完全切除肿瘤62.1%(18/29), 部分切除肿瘤17.2%(5/29), 仅活检6.9% (2/29 ), Dolutegravir体外未手术13.8%(4/29);OMS症状未缓解6.9 % (2/29 ), 症状部分缓解62.1%(18/29), 症状完全消失27.6%(8/29), 未手术失访3.4%(1/29)。结论纵隔神经母细胞瘤合并OMS病例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治疗后OMS症状多数也能缓解。Anti-Ri抗体可能参与神经母细胞瘤患儿OMS的发生。
肺癌相关的基因共表达网络构建研究
如今世界发病率与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肺癌,为了更好地了解肺癌的分子机制,提出了肺癌相关的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构建方法。首先使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Pexidartinib溶解度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方法分析在肺癌组织和邻近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然后将差异表达的基因转化为模块和枢轴基因(Hub基因)鉴定,共获得8个模块。计算每个模块特征向量基因(模块特异性基因)和样本特征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最终得到与肺癌高度相关的模块(蓝色模块)。蓝色模块的基因被确定为碳酸酐4photodynamic immunotherapy,该枢转基因在模块中起重要作用。使用在线工具DAVID(注释,可视化和集成搜索数据库)在蓝色模块中执行基因功能分类(gene ontology,GO)增强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PD0325901供应商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途径分析。GO分析表明该蓝色模块具有调节Rho蛋白信号传导,生物黏附和糖结合等生物学功能。KEGG分析表明该蓝色模块参与了轴突的诱导和O-聚糖的生物合成途径。分析表明,文章中识别高度相关的模块和关键基因在肺癌的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