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急性缺血性脑脑卒中(AIS)是全球范围内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急性肾损伤(AKI是AIS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同型半胱氨酸(Hcy)可能是导致肾损伤和加速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关于H寻找更多cy与AKI关系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在AIS患者中。目的 探讨AIS患者Hcy水平与AKI的发生关系,为AIS人群AKI的防治提高新思路。方法 选择2018年01月~2021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IS患者1202例,根据患者血浆Hcy水平分为Hcy正常组、轻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组和中重型HHcy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cy分别作为连续变量与分类变量对AIS后发生AKI的影响,采用亚组分析探讨各亚组人群中Hcy与AKI的关系,采用限制购买GSKJ4立方样条回归探索Hcy与AKI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Lateral flow biosensor果 1202例AIS患者中150例(12.48%)发生了AKI。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调整混杂变量后Hcy每升高1μmol/L,AIS后发生AKI的风险增加1.035倍(95%CI:1.019~1.052);以Hcy正常患者为参照组,轻型和中重型HHcy患者发生AKI风险分别增加1.770倍(95%CI:1.150~2.724)和2.927倍(95%CI:1.671~5.126)。亚组分析显示无论作为分类变量还是连续变量,Hcy对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卒中病史的人群发生AKI的影响都较无基础疾病的患者更为显著。限制立方回归显示Hcy与AKI发生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联,且呈上凸型曲线。结论 AIS患者中Hcy无论作为连续变量还是分类变量都是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监测患者Hcy水平有助于早期识别并预防AKI,改善患者预后。
Category: Uncategorized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风险预测模型建立探讨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此网站的危险因素,建立HDP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妇幼保健院8771例孕妇的HDP风险因素及早中孕期特异性血清学指标,筛选207例HDP孕妇作为HDP组,4556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间的风险因素及特异性血清学指标的差异性,建立HDP风险预测模型。结果:(1)两组孕妇的孕前BMI、预产期年龄、产次、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妊娠相关蛋白(PAPP-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印)P(正)<0.005);而甲胎蛋白(AFP)、抑制素A(Inhibin 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2)当联合β-hCG+PAPP-A+孕前BMI+预产期年龄+产次联合建立HDP风险预测模型时,最大约登指数为0.816,对应敏感度为0.875,特异度为0.941folding intermediate,AUC为0.907;联合β-hCG+PAPP-A+AFP+Inhibin A+孕前BMI+预产期年龄+产次联合建立HDP风险预测模型时,其最大约登指数为0.926,对应敏感度为0.926,特异度为1,AUC为0GSK-3抑制剂.968。结论:联合β-hCG+PAPP-A+孕前BMI+预产期年龄+产次联合建立的HDP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而AFP、Inhibin A作为预测指标联合建立HDP风险预测模型的价值还需进一步认证。
抑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高血压肾病中肾脏纤维化和足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究靶向抑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GTR1)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高血压肾病中肾脏纤维化和足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健康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每组10只小鼠,正常对照组不进行处理,生理盐水组进行单侧肾切除并用微渗泵灌注生理盐水,模型组进行单侧肾切除并用微渗透泵灌注血管紧张素Ⅱ,药物组在进行单侧肾切除并用微渗透泵灌注血管紧张素Ⅱ前30 min腹腔注射50 mg/kg氯沙坦,用动物血压仪检测造模前及造模后2周、4周各组小鼠血压,造模后4周,酶联免疫法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rinary protein,24 h UP)、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Masson染色检测肾组织纤维化,透射电镜观察genital tract immunity足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组织足细胞裂Pidnarulex孔膜蛋白(nepStem Cells & Wnt抑制剂hrin)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组织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I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nephrin、膜蛋白(podocin)以及突触足蛋白(synaptopodin)表达。结果 模型组相较于正常对照组,造模后小鼠血压升高[造模2周:(148.92±12.56)mmHg比(109.18±9.43)mmHg;造模4周:(150.92±13.74)mmHg比(117.68±10.73)mmHg,(1 mmHg=0.133 kPa)],生理盐水组和模型组24 h UP[(2.02±0.18)mg/24h比(3.88±0.34)mg/24h比(0.37±0.02)mg/24h]、Scr[(11.34±0.97)μmol/L比(13.92±1.16)μmol/L比(9.18±0.87)μmol/L]、BUN[(11.34±1.09)mmol/L比(14.55±1.30)mmol/L比(7.71±0.73)mmol/L]水平均升高,肾组织内肾小管出现萎缩、坏死,空泡变性,上皮细胞脱落,炎性细胞大量浸润,伴随明显的纤维化,足细胞足突增粗、融合,裂孔膜消失,nephrin荧光强度减弱,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的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nephrin、podocin、synaptopodin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小鼠血压下降[造模2周:(125.08±10.79)mmHg比(148.92±12.56)mmHg;造模4周:(122.78±10.07)mmHg比(150.92±13.74)mmHg],24 h UP[(1.25±0.11)mg/24 h比(3.88±0.34)mg/24 h]、Scr[(10.33±0.84)μmol/L比(13.92±1.16)μmol/L]、BUN[(8.96±0.81)mmol/L比(14.55±1.30)mmol/L]水平均降低,肾小管萎缩、坏死以及空泡变性等现象减轻,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纤维化程度减轻,足细胞足突增粗、融合现象得到改善,同时,nephrin荧光强度增强,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nephrin、podocin、synaptopodin的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结论 抑制AGTR1可减轻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高血压肾病小鼠模型中肾脏纤维化,同时减轻足细胞损伤。
运脾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代谢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究运脾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代谢影响。方法研究合计纳入河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119例2型糖尿病SBE-β-CD MW患者一级亲属(2019年1年~2020年1月),均为非糖尿病,并将受试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60例受试者均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观察组59例受试者均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运脾方治疗,时间3个月,比较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腰围及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指标变化及空腹血尿酸指标变化、血压变化、糖代谢指标及脂代谢指标变化、治疗前后生活质量(theshort-form36itemhealthsurveyquestionnaire,SF-36)指标变化及受试者对本次干预满意率情况、不良反应情况。随访2年,观察组脱落3例,剩余56例,对照组脱落2例,剩余58例,比较两组受试者糖尿病发生情况、冠心病及高血压、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结果两组受试者治疗前腰围及BMI指标、空腹血尿酸指标、收缩压及舒张压、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及空腹胰岛素(Fasting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Resistanceindex,HOMA-IR)等血糖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teinImmune receptorchSB431542 molecular weight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等脂代谢指标、生活质量(SF-36)指标等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受试者腰围及BMI指标、空腹血尿酸指标、收缩压及舒张压、FBG、FINS、HOMA-IR、TC、TG、HDL—C、LDL—C、SF-36评分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受试者治疗后腰围及BMI指标、空腹血尿酸指标、收缩压及舒张压、FBG、FINS、HOMA-IR、TC、TG、HDL—C、LDL—C、SF-36评分等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受试者;观察组受试者满意率(96.61%)高于对照组(83.33%),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P>0.05;2年后,观察组受试者糖尿病发生率(5.36%)低于对照组(18.97%),脑卒中及冠心病、高血压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5.36%)低于对照组(20.69%),P<0.05。结论运脾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代谢具有积极影响,可较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糖代谢、脂代谢等指标,受试者生活质量改善,十分认可,且还可预防患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值得深入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模型验证研究泻白散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在作用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模型验证的Mind-body medicine方法逆向研究泻白散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治疗作用。方法 首先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分析平台筛选泻白散的活性成分;然后使用STITCH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再通过GeneCards3-Methyladenine半抑制浓度、CTD和OMIM数据库筛选COVID-19的疾病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后筛选出交集靶点,再将交集靶点构建PPI网络与活性成分-共同靶点网络,并对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使用Autodock Vina对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并使用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对泻白散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动物试验验证。结果 泻白散的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柚皮苷和异鼠李素;其作用于COVID-19的潜核心作用靶点为IL-8、IL-10、MAPK3、MAPK8和TNF-α,候选靶点富集的通路包括TNF-α、Toll样受体和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免疫相关代谢途径;泻白散可降低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血中免疫蛋白IgA、IgM、IgG以及细胞因子IL-8、IL-10、MAPK3、MAPK8和TNF-α的含量。结论 泻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cb-839.html白散可能通过调控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和Toll样受体等免疫信号通路来治疗COVID-19引起的免疫因子风暴。本研究结果为开发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新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阿戈美拉汀片联合降压药在难治性高血压伴抑郁症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戈美拉汀片联合降压药在难治性高血压伴抑郁症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安阳市殷都区中医院自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20例难治性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以信封GDC-0068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试验组采用阿戈美拉汀片联合降anti-tumor immunity压药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联合降压药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疗效、血压控制情况、抑郁症改善情况等。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试验组、对照组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试验组、对照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各观察项目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各评分显著低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erastin.html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86.96±1.8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阿戈美拉汀片联合降压药用于难治性高血压伴抑郁症疗效确切,两种药物可发挥协同作用,改善抑郁症,缓解应激反应导致的高血压。
中药调控食管癌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食管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虽然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在食管癌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仍存在并发症多、不良反应大等问题。中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众多基础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了其治疗食管癌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及食管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现状,决定了中药防治食管癌存在相关作用机制不明等问题,需要从现代医学着手,从分子生物学、网络药理学等层面揭示中药防治疾病的作用机制。中医学认为食acquired antibiotic resistance管癌的发生多归结于肝气郁结、痰瘀气滞、津亏热结、正气衰败、癌毒胶结等。查阅文献发现,本综述中中药复方主要为补益剂如六君子汤、润燥剂如启膈散及清热剂复方苦参注射液等;中药单体以攻毒杀虫类、清热类、活血化瘀药及理气药等为主;与中医学所认为的食管癌发生的病因病机相挈合。研究发现,中药还可以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神经源性位点缺口同源蛋白(Notch)、分泌型糖蛋白/β-链蛋白(Wnt/β-catenin)、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酪氨酸激酶2/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等相关信号通路发挥促进细胞凋亡,促进细胞自噬,阻滞细胞周期,逆转细胞耐药等作用治疗食管癌,但缺乏系统认识。本研究通过系统总结中药调控食管癌的相关信号通路,利于明确中药治疗在食管癌分子机制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等过程中的相关作用机制,以期为食管癌selleck产品的治疗提供新靶点,新视角,新Lapatinib思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基于斑马鱼模型评价白茶的降糖作用
研究以白茶为对象,采用新型斑马鱼实验技术开展了白茶降糖比较研究。基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斑马鱼研究发现,50和100μg/m L老白牡丹茶(AWP)孵育24 h葡萄糖(GLU)值水平分别降低了29.68%和20.51%,孵育48 h GLU值分别降低了42.16%和51.54%,差异均显著(p<0.05);25、50和75μg/m L白牡丹茶(WP)孵育24 h GLU值分别降低了40.18%、52.57%和62.11%,差异均显著(p<0.05)。另外,基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斑马鱼研究,20和30μg/m LAWP孵育24 h GLU值分别降低了24.92%和23.66%,孵育48 h分别降低了54.35%和3Elexacaftor8.38%,差异均显著(p<0.05);40μg/m L WP孵育24 h GLU值降低了22.58%(p<0.05)Baricitinib核磁,2Medicago truncatula0μg/m L WP孵育48 h降低了26.51%(p<0.05);30μg/m L茶多酚(TP)孵育48 h GLU值降低了24.53%(p<0.05)。重要的是,在同等生药量下,20μg/m L WP和AWP对NIDDM斑马鱼的降糖效果显著优于TP;30μg/m LAWP对IDDM斑马鱼的降糖效果略优于TP,再明显优于WP。结果表明白茶具有明显的降糖功效,TP也具有明确的降糖作用,但白茶的降糖效应并不仅限于依赖TP,具体何成分起关键作用尚值得关注和研究。
激励式心理干预联合PDCA循环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激励式心理干预联合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程序(PDCA)循环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漯河市某医院收治的132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6此网站例。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激励式心理干预联合PDCA循环护理。比较2组孕妇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母婴结局、疾病知晓情况、依从情况、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结果 研究组孕妇疾病知晓率和依从率高于对照组biofortified egg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阿普加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ptisol采购P<0.05)。研究组孕妇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励式心理干预联合PDCA循环护理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中,可提高孕妇疾病知识了解度及依从性,减轻负性情绪,改善母婴结局。
孕早期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妊娠糖尿病发病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孕早期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 glucose index,TyG)指数与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参加中国出生人口队列研究的8207例无孕前糖尿病、单胎活产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于孕6~13+6周入组,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基线信息,通过医院病例系统获取孕早期首次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NSC125066采购lesterol,HDL-C)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于孕24~27~(+6)周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根据结果分为GDM组(1303例)与非GDM组(6904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孕早期发生GDM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中GDM发病率为15.9%。孕早期TyG指数水平与OGTT 0、60及120min血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01)。孕早期TyG指数(OR=2.838,95%CI 2.CSF AD biomarkers397~3.360)、总胆固醇(OR=1.1获悉更多02,95%CI 1.005~1.208)、年龄(OR=1.103,95%CI 1.086~1.121)、孕前超重及肥胖(OR=1.879,95%CI 1.634~2.160)是影响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孕早期TyG指数升高与GDM发生显著相关,可以预测GDM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