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在过去十余年中,一类全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药物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肿瘤治疗的方式方法。从2013年ipilimumab被欧盟批准用于转移性黑色素瘤,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在之后一年内也被陆续批准。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也被FDA批准允许用于二线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d 1,PD-L1)的阳性NSCLC,而Nivolumab也被获准用于治疗肾细胞癌(RCC)。抗程序性细胞死亡-1(Programmed death 1,PD-1)和抗PD-L1能够避免某些肿瘤免疫逃逸机制,阻断免疫学检查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 4,CTLA-4)和PD-1促进效应T细胞活化和增殖,从而增强细胞免疫,从而恢复患者免疫系统的抗肿瘤反应。ICIs正成为一种广泛治疗癌症的手段,并且在很多癌症治疗上具有显著的效果。然而,ICI在临床使用中已经形成了与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 AEs)。ir AEs常累计皮肤,胃肠道,内分泌系统,肝脏,肺部等器官,其中造成的肺部相关不良反应(checkpoint inhibitor-induced pneumonitis,CIP)尤其严重。这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以及预后水平都有较大的影响,最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的健康生命。目的:回顾性分析ICIs中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造成的免疫相关肺损伤,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认识其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发生因素,为临床用药治疗提供选择。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筛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2月~2022年1月间使用PD-1抑制剂(主要为卡瑞利珠单抗、替雷丽珠单抗、信迪利单抗)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65例。2.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入组病人的年龄段、临床性别、合并基础病、吸烟史和酗酒史,以及癌症种类、癌症分期诊断、既往肿瘤治疗方案、是否手术、PD-1单抗类型、有无联合治疗、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及是否死亡),分析PD-1抑制剂治疗后出现肺相关损伤的发生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3.统计分析方法:纳入对象根据是否发生CIP进行分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165例接受ICIs治疗的患者中,有9例患者发生了不同程度的CIP,本研究中CIP的总体发生率为5.45%。Colforsin抑制剂本研究的9例CIP中,不良反应分级的中位数为G2级,1例(11.11%)患者Cell Cycle抑制剂出现严重呼吸衰竭而死亡。5例(55.56%)患者使用了抗生素对症治疗,2例(22.22%)患者使用了激素,2名患者因仅有影像学改变未予以药物治疗。CIP的发生时间通常较早,多在使用ICIs治疗的前2个周期后出现。其中,有6例(66.67%)因CIP中断了后续ICIs治疗,3例(33.33%)在治疗ICIs后继续使用。2.对CIP组和未发生CIP组使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了比较,发现在长期吸烟史、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和肿瘤疗效评估这三个指标上,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这些结果genetic absence epilepsy表明长期吸烟、联合其他肿瘤治疗以及肿瘤疗效可能与发生CIP之间存在关联。3.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CIP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提示吸烟史(OR=7.643,95%CI:1.532~38.137)与联合其他肿瘤治疗(OR=10.909,95%CI:1.332~89.351)为影响CI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1.CIP的发生率低且较早。大多数患者的不良反应是中度的。半数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需要停止抗PD-1单抗的治疗。2.抗PD-1单抗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以及吸烟是影响CIP发生的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