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青海汉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677C/T(rs1801133)多态性与青海汉族妇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青海省HDP患者139例(HDP组),正常妊娠孕妇145例(对照组),应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方法,检测HMetal bioavailabilityDP组和对照组MTHFR-677C/T多态性分型并测序验证。结果 MS-275配制HDP组和对照组MTHFR基因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4.68%、35.25%、10.07%和69.66%、22.06%、8.28%,CC基因型频率HDP组54.68%低于对照组69.66%(P<0.05),CT基因型频率HDP组35.25%高于对照组22.06%(P<0.05),而TT基因型频率HDP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P组和对照组MTHFR-677C/T多态性C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差异(P<0.05),HDP组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GW4869浓度组(χ~2=5.568,P<0.05)。结论 MTHFR基因-677C/T多态性与青海汉族HDP相关,MTHFR基因-677C/T多态性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HDP的易感基因,CT基因型为HDP的易感基因型。

胃癌组织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情况和CD_8~+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密度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背景 目前,胃癌组织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情况和CD_8~+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ILs)密度是否可作为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尚不明确。目的 分析胃癌组织PD-L1表达情况、CD_8~+ TILs密度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25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胃癌组织PD-L1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胃癌组织CD_8~+ TILs密度。分析胃癌组织PD-L1 mRNA相对表达量、CD_8~+ TILs密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胃癌组织PD-L1 mRNA相对表达量与CD_8~+ TILs密度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通过电话随访至术后36个月,以患者死亡或失访为终点事件,绘制Kaplan-Meier曲线以进行生存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胃癌组织平均PD-L1 mRNA相对表达量为3.1,癌巢内平均CD_8~+ TILs数量为36个,最终归为低水平组73例(PD-L1 mRNA相对Gefitinib-based PROTAC 3化学结构表达量<3.1)和高水平组52例(PD-L1 mRNA相对表达量≥3.1),低密度组55例(CD_8~+ TILs数量<36个)和高密度组70例(CD_8~+ TILs≥36个)。低水平组与高水平组患者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腹膜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组与高密度组患者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腹膜转移情况比较,oncology educatio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织PD-L1 mRNA相对表达量与CD_8~+ TILs密度呈负相关(r=-0.412,P<0.001)。中位随访时间为36.0个月,125例患者中预后不良37例,预后良好88例;低水平组与高水平组、低密度组与高密度组患者Kaplan-Meier曲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PD-L1 mRNA〔HR=3.021,95%CI(1.632,5.045)〕、低密度CD_购买LGX8188~+ TILs〔HR=2.158,95%CI(1.854,4.632)〕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水平PD-L1 mRNA、低密度CD_8~+ TILs均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望成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生物标志物。

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ALP、ALB与KPS评分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碱性磷酸酶(ALP)及清蛋白(ALB)等指标对肺癌患者身体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 收集selleck2016年4月至2021年4月在宁国市人民医院住院并确诊的肺癌患者99例,根据其日常生活自理情况及依赖他人的程度将患者分为非依赖组[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80~100分]36例和半依赖组(KPS评分:50~70分)63例两组,并收集同期57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CEA、CYFRA21-1、ALP及ALB水平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肺癌半依赖组患者血清CEA、CYFRA21-1及ALP水平明显高于非依赖组(P<0.05),ALB水平明显低于非依赖组(P<0.05);肺癌非依赖组、半依赖组患者血清CEA、CYFRA21-1及A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肺癌患者KPS评分与CEA、CYFRA21-1、ALP水平及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呈负相关(r=-0.214、-0.366、-0.hepatitis virus201、-0.268,P<0.05),与ALB水平呈正相关(r=0.21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癌患者血清高CYFRA21-1、低ALB水平是肺癌患者KPS评分变化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YFRA21-1(AUC=0.714,95%CI:0.604~0.825,P<0.001)、ALB(AUC=0.648,95%CI:0.539~0.757,P=0.015)对诊断肺癌半依赖组的灵敏度分别为87.30%、77.80%,特异度分别为52.80%、50.80%,临界值分别为4.40 ng/mL、34.45 g/L。结论 肺癌患者KPS评分与血清CEA、CYFRA21-1selleck化学、ALP及ALB水平密切相关,血清高CYFRA21-1、低ALB水平是肺癌患者身体功能状态的影响因素,对诊断肺癌半依赖组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胶质瘤~(11)C-MET PET/CT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胶质瘤~(11)C-MET PET/CT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柳州市工人医院30例行~(11)C-MET PET/CT检查,且经病理证实为胶质瘤的患者,测量肿瘤最大径及SUVmax、SUVmean、SUVpeak、MTV,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数目、WHO病理分级、Ki-67表达、EGFR表达,采用SPSS 26.0软件分析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不同性别、WHO病理分级、Ki-67表达、EGFR表达组间SUVmax、SUVmean、SUVpeak、Baf-A1配制MT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病灶最大径、病灶数目组间SUVmax、SUVmean、SUVpeak、M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UVmax、SUVmean与性别存在中度正相关(r均为0.463,P <0.05),SUVpeak、MTV与性别无相关性(P> 0.05); SUVmax、SUVmean、SUVpeak、MTV与年龄、病灶数目无相关性(P> 0.05); MTV与病灶最大径存在中度正相关(r=0.474,P <0.05),SUVmax、SUVmean、SUVpeak与病灶最大径无相关性(P> 0.05); SUVmax、SUVmean、SUVpeak、MTV与WHO病理分级存在较高的正相关(r分别为0.773、0.631、0.723、0.716,P <0.05); SUVmax、SUVmean、SUVpeak与Ki-67表达存在很高的正相关(r分别为0.897、0.882、0.838,P <0.05),MTV与Ki-67表达存在较高的正相关(r=0.686,P <0.05)。SUVmax、SUVmean、SUVpeak与EGFR表selleck抑制剂达存在中度正相关(rRNA Immunoprecipitation (RIP)分别=0.566、0.570、0.492,P <0.05),MTV与EGFR表达存在较高的正相关(r=0.659,P <0.05)。性别、Ki-67表达可以作为SUVmax的独立影响因素(t分别为4.072、5.966,P <0.05),病理分级可以作为MTV的独立影响因素(t=2.690,P <0.05)。结论胶质瘤的~(11)C-MET PET/CT代谢参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临床病理特征,尤其与Ki-67表达关系最为密切。

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目的: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2Emricasan NMR018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首次入院并进行肝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确诊为肝细胞癌的190例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报告将其成MVI组(108例)和非MVI组(82例)。采集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癌MV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肿瘤最大直径的价值。结果:MVI组BMI低于非MVI组,吸烟占比、甲胎蛋白(AFP)≥400 ng/ml占比均高于非MVI组,肿瘤最大直径大于非MV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肿瘤最大直径是肝此网站癌MV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最大直径曲线下面积(AUC)为0.653(95%CI:0.574,0.732,P<Flow Antibodies0.000 1)。结论: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有吸烟史、BMI降低、高AFP、肿瘤直径较大的患者,存在微血管侵犯的可能性大。肿瘤最大直径是MVI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血压相关性肾上腺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相关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86例高血压相关性肾上腺肿瘤患者资料,将其分为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组和无功能性肾selleck Lapatinibmedication safety腺肿瘤组,收集两组年龄,性别、BMI、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性质和合并的相关疾病。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分析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无功能性肿瘤组比较,功能性肿瘤组年龄较小[(51.4±12.1)岁vs. (43.6±11.6)岁],肿瘤直径较长[(1.5±11.2)cm vs. (2.9±12.6)cm],合并有糖尿病(20.4% vs. 38.0%)和脑血管疾病(8.2% vs. 23.4%)患者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BI 10773化学结构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2 cm(OR=5.038,95%CI:1.515~16.982)、合并糖尿病(OR=7.881,95%CI:2.517~25.369)、合并心血管疾病(OR=3.134,95%CI:1.109~9.459)和合并脑血管疾病(OR=6.264,95%CI:1.854~21.014)是功能性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相关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高血压相关性肾上腺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相关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86例高血压相关性肾上腺肿瘤患者资料,将其分为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组和无功能性肾selleck Lapatinibmedication safety腺肿瘤组,收集两组年龄,性别、BMI、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性质和合并的相关疾病。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分析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无功能性肿瘤组比较,功能性肿瘤组年龄较小[(51.4±12.1)岁vs. (43.6±11.6)岁],肿瘤直径较长[(1.5±11.2)cm vs. (2.9±12.6)cm],合并有糖尿病(20.4% vs. 38.0%)和脑血管疾病(8.2% vs. 23.4%)患者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BI 10773化学结构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2 cm(OR=5.038,95%CI:1.515~16.982)、合并糖尿病(OR=7.881,95%CI:2.517~25.369)、合并心血管疾病(OR=3.134,95%CI:1.109~9.459)和合并脑血管疾病(OR=6.264,95%CI:1.854~21.014)是功能性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相关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多模态运动联合健康宣教二维码对青中年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模态运动联合健康宣教二维码对青中年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136例青中年肺X-liked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采取多模态运动联合健康宣教二维码。对比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心理状态等。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Piper疲乏修正量表(RPFS)各项评分及总分、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RPFS各项评分及总分、PHQ-9、GAD-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Tofacitinib采购后,两组患者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中的功能维度与总体健康状况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而症状维度和selleckchem NSC 127716其他维度得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功能维度与总体健康状况得分高于对照组,而症状维度和其他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PSS)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CPSS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健康宣教比较,多模态运动联合健康宣教二维码减轻青中年肺癌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改善心理状态与生命质量,提升自我效能的效果更理想。

吉西他滨对膀胱癌干细胞样细胞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对膀胱癌干细胞样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化疗药物顺铂结合无血清培养基技术筛选出膀胱癌干细胞样细胞株, 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吉西他滨对膀胱癌干细systems biology胞样细胞的抑制作用,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膀胱癌干细胞样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 采用qLXH254半抑制浓度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及人类平衡型核苷转运蛋白1(hENT-1)的表达情况。结果 1.6 μmol/L吉西他滨作用24 h后, 其细胞抑制率最强[(75.2±4.5)%, P0.001]。各组间相比较, C组中处于S期的细胞数目明显下降(P0.05);与B组相比, C组的OCT-4蛋白及基因水平表达明显降低(P0.05), 而hENT-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P0.001), 吉西他滨作用后的膀胱癌干细胞样细胞的肿瘤侵袭能力3-MA使用方法减弱(P0.001)。结论吉西他滨对膀胱癌干细胞样细胞具有杀伤抑制的作用, 并可以减弱干细胞特性及肿瘤侵袭能力。

阿利沙坦酯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阿利沙坦酯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 2019 年10 月—2020 年 12 月广东省丰顺县中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 138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69 例。常规组患者予以硝苯地平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阿利沙坦酯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2 组患者均治疗 2 个月。比较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 2 个月后,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 55% ,高于常规组的 88. 41% ( χ~2= 5. 824,P = 0. 016) ; 2 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Demand-driven biogas production且试验组低于常规组( P < 0. 01) ; 2 组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三酰甘油Ceralasertib分子量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常规组( P <0. 01) ; 2 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1. 070,P = 0. 301)点击此处 。结论 阿利沙坦酯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血脂,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