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十二指LY-188011 IC50肠畸胎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 提高临床医生对该肿瘤罕见发病部位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1例十二指肠实性成熟性畸胎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PubMed中以”十二指肠/duodenal”和”畸胎瘤/teratoma”为关键词, 检索2020年12月之前有关十二指肠畸胎瘤的文献selleck Compound 3, 共检出英文文献报道3篇3例和中文文献报道2篇2例;结合本文报道的1例, 总结其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结果本例为40岁男性, 临床表现为上腹部胀痛不适半年, 影像学表现为十二指肠降段不规则混杂密度影, 内见不规则钙化样高密度影及脂肪密度影;临床诊断十二指肠降部占位, 行十二指肠肿物切除术, 术后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实性成熟性畸胎瘤, 恢复良好。结合文献报道的5例, 共计6例十二指肠畸胎瘤, 其中男4例、女2例, 年龄7 d~40岁。临床均表现为肠梗阻或肠梗阻症IgG2 immunodeficiency状, 其中2例伴有贫血、2例有腹部包块。发病部位均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及水平部。影像学检查:5例行CT和/或B超检查, 均提示肿瘤或占位, 显示囊性肿瘤1例、囊实性肿块1例、实性肿瘤3例, 其中2例伴有特征性脂肪组织及钙化;另1例行X线检查, 显示”腹部空气液位”特征性X线表现。6例均行手术治疗, 切除肿瘤最大径为3~12 cm;术中4例发现肿瘤与十二指肠肠壁间有管道通连。术后病理诊断十二指肠成熟性畸胎瘤5例、恶性畸胎瘤1例, 均为原发。5例成熟性畸胎瘤中的4例预后良好、随访无复发, 另1例未报告;1例恶性畸胎术后半年、化疗后3个月复发转移。结论十二指肠畸胎瘤罕见, 多见于十二指肠降部及水平部。多数为成熟性畸胎瘤, 外科手术完整切除预后良好;少数为恶性畸胎瘤, 术后易复发、转移。临床多表现为肠梗阻, 病灶内出现脂肪和钙化征象是其最具诊断价值的影像学特征, 病理组织学改变同其他部位畸胎瘤一致。
内镜超声引导下纳米炭标记法对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的辅助价值
目的探讨内genetic relatedness镜超声引导下纳米炭标记法在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前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Z-VAD-FMK溶解度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经活检病理诊断为直肠癌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Lapatinib体外镜超声标记组(A组)、结肠镜标记组(B组)与无标记的对照组(C组)。记录肠镜下标记时肠腔内染料漏渗率、不良反应情况, 腹腔镜术中观察被标记的直肠浆膜黑染情况。记录术中寻找病灶时间、总手术时间、切除肠段长度、切缘距肿瘤距离、手术保肛率, 比较术后病理结果。结果 A组内镜超声发现2例肿瘤肛侧可疑的壁内扩散, 扩散长度分别为0.42 cm和0.71 cm, 显微镜下观察扩散长度分别为0.36 cm和0.64 cm;B组病理检查发现1例肿瘤肛侧的壁内扩散, 显微镜下观察扩散长度为0.53 cm;C组病理检查发现3例肿瘤肛侧的壁内扩散, 显微镜下观察扩散长度分别为0.43 cm、0.36 cm和0.28 cm。被标记者术中均易在直肠浆膜面发现黑染标记点, B组3例腹膜表面和肠系膜存在散在斑点状黑染。3组间数据对比如下:(1)术中寻找病灶时间:A组、B组均明显小于C组[(1.29±0.87)min、(1.31±0.63)min比(15.3±10.50)min, P均0.05];(2)总手术时间:A组、B组均明显小于C组[(176.12±27.64)min、(175.67±26.48)min比(198.65±38.67)min, P均0.05];(3)肠段切除长度:A组、B组均明显小于C组[(11.81±5.76)cm、(12.31±3.94)cm比(15.24±4.12)cm, P均0.05];(4)切缘距肿瘤距离:A组、B组均明显小于C组[(3.61±1.26)cm、(4.57±1.58)cm比(6.13±2.47)cm, P均0.05];(5)A组、B组、C组保肛率分别为65.0%(13/20)、60.0%(12/20)、40.0%(8/20),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标本切缘均未发现肿瘤细胞残留。结论在腹腔镜直肠癌术前, 进行内镜下纳米炭注射标记, 可减少术中不必要的肠段切除、缩短手术时间。而内镜超声引导下纳米炭标记更能直接了解肿瘤有无向肛侧的壁内扩散, 为直肠癌肛侧手术切端的定位提供更精确的依据。
个性化营养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营养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肿瘤科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58例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按照组间获悉更多均衡可比的原则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实施个性化营养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plot-level aboveground biomass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出院前1d,观察组PA、ALB、H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改善时间短于Elexacaftor说明书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低于对照组的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营养干预联合健康教育不仅能有效改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还能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并降低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0年鞍钢钢铁工人重点慢性病患病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鞍钢钢铁工人重点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为制定钢铁工人健康管理方案和实施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20年在鞍钢集团抽取了7 541名在岗工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20年鞍钢工人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检出率分别为41.3%、48.4%和10.7%,超重、肥胖率为45.8%和18.1%。总体超重率、高血压和高血糖检出率均随着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0infectious spondylodiscitis2,P<0.001和P<0.001)。男性工人的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检出率及超重肥胖率均高于女性(P均<0.05)。结论 鞍钢钢铁工人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和超重/肥胖等重点慢性病患病情况处于较高水平,Panobinostat作用其NVP-TNKS656纯度预防与控制工作仍需加强。建议对企业职工,特别是超重、肥胖的群体、中年群体和男性群体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职工的健康意识以及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另外,建议企业加强对职工常见慢性病的管理,及时掌握和分析职工慢性病的流行特点、规律及变化趋势,有助于进一步对职工的健康情况实施精准管理。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CDCAs)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CDCAs)介导乳腺癌的潜在靶向基因、信号传导通路及分子机制。方法 从GEO和TCGA数据库下载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样本的基因芯片;使用R软件limma包分析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样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Kaplan-Meier Plotter评估乳腺癌患者的整体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的趋势分析,筛选出2015个显著上调的tick-borne infections基因以及864个显著下调的基因,其中CDCA1/2/3/5/7/8可能为介导乳腺癌浸润性进展的相关基因。生存分析表明,乳腺癌CDCA1/2/3/5/7/8高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均P<0.05)。GO分析结果主要富集于细胞有丝分裂周期、染色姐妹单体分离、染色体、着丝粒、纺锤体等;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则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p53信号通路、DNselleck HPLCA复制显著富集。结论 整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CDCAs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并且CDCAs表达水平显著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与selleck NMR其他CDCAs相比,CDCA2/3/5/8可能是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合适靶点。
lncRNA GHET1表达水平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胃癌高表达转录本1(GHET1)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MGC-803细胞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慢病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CP-690550.html毒转染的方法构建lncRNA GHET1过表达和lncRNA GHET1沉默的MGC-803细胞模型,分别为过表达组和沉默组,并设置其对应的阴性对照组。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慢病毒转染效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lncRNA GHET1、miR-105表达水平。通过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见各组细胞病毒转染率均高于90%。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过表达组lncRNA GHET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过表达对照组(P<0.05),沉默组lnTransiliac bone biopsycRNA GHET1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沉默对照组(P<0.05),提示成功建立过表达和沉默lncRNA GHET1的MGC-803细胞模型。CCK-8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组细胞增殖速度较过表达对照组快,而沉默组细胞增殖速度较沉默对照组慢。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多于过表达对照组,而沉默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少于沉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selleck化学果显示,过表达组miR-105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过表达对照组(P<0.05),沉默组miR-10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沉默对照组(P<0.05)。结论 lncRNA GHET1可促进人胃癌细胞MGC-803增殖、迁移及侵袭,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iR-105的表达水平有关。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的ABT-199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晚期转移性结肠癌患者68例,采用双盲Torin 1作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Cell death and immune response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FDGF)]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复发率、转移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50.00%,高于对照组的26.47%(χ2=3.985,P=0.046)。治疗后,2组血清VEGF、FDGF水平低于治疗前,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血清VEGF、FDGF水平低于对照组,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高于对照组(P <0.01)。试验组复发率及转移率低于对照组(P <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4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结肠癌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因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可降低疾病复发率及癌细胞转移率,且安全性较高。
乳腺癌中环状RNA的研究进展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由前体信使RNA(mRNA)反剪接产生的序列保守的闭合环形RNA。与线性RNA不同, circRNAs不需要3’和5’端, 这有助于其抗外切酶消化, 具有序列保守性和stent graft infection组织特异性。circRNAs可以作为miRNA海绵或与RNA相关蛋白结合并调节基因转录, 直接或间接影响乳腺癌相关基因的表达。最新研究结果显示, 部分circRNAs有可以表达蛋白质的开放阅读框, 也可以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与凋亡产生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circRFulvestrant作用NAs以细胞类型、组织或发育阶段特有的方式表达, 并且也在病理条件下表达。甚至circRNAs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癌症有关, 如乳腺癌、肝细胞癌、淋巴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和膀胱癌, 它有可能成为癌症治疗所需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近年来, circRNAs在肿瘤治疗和肿瘤早期检测中的作用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其中就包括乳腺癌相关性环状RNA。本文就circRNAs的发现、产生机制、生物学功Erastin浓度能进行综述, 探讨circRNAs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外泌体circRNAs目前最新进展, 并进行问题展望。
骶骨肿瘤切除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 探究骶骨肿瘤切除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行骶骨肿瘤切除术患者110例,分析骶骨肿瘤切除术后手术切口Baf-A1价格感染情况,以及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10例患者行骶骨肿瘤切除术,共出现切口感染22例,感染发生率为20.00%(22/110)。依据手术切口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22例)及非感染组(88例);感染组存在放疗史、手术时间>6 h、放置内固定、术后直肠破裂发生率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Dorsomorphin使用方法计学意义(P<0.05);放疗史、手术时间、放置内固定、术后直肠破裂是影响骶骨肿瘤切除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行骶骨肿瘤切除术时需详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及治疗史,注意控制手术时间,放置内固定时对患者情况进行live biotherapeutics严格评估,掌握适应证,围术期还应做好胃肠道准备,控制与直肠切口的距离,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风险。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抗高血压心肌纤维化作用机制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联合实验验证探讨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抗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可能的作用靶点和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筛选蛭龙活血通瘀胶囊中药的成分和靶点,并使用UniProt数据库将靶点标准化;从GeneCards数据库获Bemcentinib说明书得心肌纤维化疾病靶点,疾病靶点和药物靶点的交集靶点通过Venny网站获得,交集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互作关系(PPI),使用Cytoscape3.72软件对PPI进行分析筛选获得核心靶点,通过R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核心靶点的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实验部分,将72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蛭龙活血通瘀胶囊6.24 g/kg组,以及福辛普利钠2.6×10~(-3 )g/kg组,每组12只,全部小鼠皮下植入Alzet渗透压泵,正常对Cell Cycle抑制剂照组输注生理盐水,其余组输注1.46 mg/kg Ang II持续28 d造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模型,造模手术后,灌胃给药,同时每周测血压,根据收缩压达是否达到150 mmHg及马松染色(Masson)结果评估造模。28 d结束后,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估心肌细胞状态和纤维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预测的关键靶点。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含有45种成分,共有靶点154个,以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白介素10(IL10)、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为关键靶点;GO富集有1 782条,KEGG富集有85条,以IL-17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JAmedical reversalK-STAT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为关键通路。实验部分,输注Ang II的小鼠收缩压均上升到150 mmHg及Masson显示心肌胶原纤维蓝染明显,表明造模成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心肌排列紊乱,心肌细胞肥大,心肌胶原纤维蓝染区域增多,心肌组织Cox2、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 < 0.01),IL-10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 < 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药物治疗组的心肌排列紊乱及心肌肥大呈不同程度好转,心肌胶原纤维蓝染区域明显减少(P < 0.01),心肌组织Cox-2、ICAM1 mRNA及蛋白均明显下调(P < 0.05或P< 0.01),IL-10 mRNA及蛋白显著上调(P < 0.01)。结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可能通过以PTGS2、IL-10、ICAM1为代表的交集靶点和以PI3K-AKT等通路为代表的多通路,起到协同抗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