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下附着点炎评分在外周型脊柱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下附着点炎评分在外周型脊柱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海南医学ECOG 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外周型脊柱关节炎(peripheral spondyloarthritis,pSpA)和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本院健康工作人员为对照组。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7对肌腱附着点,比较3组人群超声下附着点炎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超声下附着点炎评分在诊断pSpA中的价值。结果 共LGK-974纯度纳入pSpA组49例、RA组41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超声下附着点炎的阳性率在pSpA组及RA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SpA组及RA组超声下附着点炎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超声下附着点炎评分在pSpA组显著高于RA组及对照组(P<0.05MK-2206 MW)。超声下附着点炎评分(≥6.5分)在诊断pSpA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6%和60.7%;当与RA相鉴别时,超声下附着点炎评分(≥6.5分)在诊断pSpA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6%、62.5%。结论 超声下附着点炎评分有助于pSpA的诊断及其与RA的鉴别诊断。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住院病人营养风险研究

目的:了解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住院病人的营养风险。方法:收集2018年7月1日—2021年6月30日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132例活动期UC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NRS2002)对parallel medical record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收集病人临床资料,根据Mayo评分将UC病人分为轻度活动病人、中度活动病人、重度活动病人;根据病变范围,依照蒙特利尔分型将病人分为直肠炎病人、左半结肠炎CP-456773 IC50病人、广泛结肠炎病人。结果:132例UC病人中,有营养风险者82例(62.1%),无营养风险者50例(37.9%)。不同性别、病变部位、疾病活动度病人的营养风险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半结肠炎病人、广泛结肠炎病人与直肠炎病人发生营养风险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INCB28060<0.05);不同疾病活动度病人发生营养风险的情况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活动期住院病人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营养风险与性别、疾病活动度及病变部位有关。

中药调控mTOR信号通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IS)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严重的脑血管疾病。针对其缺血损伤selleck化学发生机制,通过静脉溶栓以恢复血流仍是临床上最主要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因静脉溶栓存在增加出血风险、治疗窗口狭窄、禁忌证多等弊端,使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限制。在未达到完全有效复流的同时,对缺血脑组织进行有效保护事关IS预后。研究发现,改善IS导致的脑损伤存在诸多通道机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就是其中之一。而中医在治疗IS,尤其在改善缓解患者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丰富的干预手段和独特优势。在IS发病后,中医药尽早介入其治疗、康复和预防复发的全过程可以充分发挥中西医协同治疗优势,保证患者获益最大化,对IS导致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具有Pevonedistat作用重要临床意义。诸多研究表明,中药干预手段通过调控激活mTOR信号通路,以干预和调节细胞自噬、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方式有效减轻IS导致的脑损伤,对实现脑保护、改善IS预后具Medial approach有积极作用,为IS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和思路。该文基于此,对mTOR信号通路在IS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以及近年来中药调控mTOR信号通路治疗I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IS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系统的科学参考。

藏红花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ROCK/JNK信号通路机制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CR)对自发性高血压(SH)大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ED)和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只Wistar Kyoto大鼠作为正常组,40只SHICI 46474 NM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低(25 mg·kg~(-1)·d~(-1))、中(50 mg·kg~(-1)·d~(-1))及高剂量(100 mg·kg~(-1)·d~(-1)) CR组,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大鼠血压和血脂水平、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及24 h尿样8-异构前列腺素F2α (8-iso-PGF2α)肾脏排泄量,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组织形态表现,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1 (ET-1)及血栓素B2 (TXB2)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组织中RhoA/Rho相关激酶1(ROCK1)、ROCK2和C-Jun氨基酸末端激酶(JNK)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组织中ROCK1、ROCK2、JNK和磷酸化JNK (p-JN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收缩压与舒张压,24 h尿8-iso-PGF2α肾脏排泄量,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AI,MDA、ET-1及TXB2水平、主动脉组织中ROCK1、ROCK2和JNK mRNA表达水平及ROCK1、ROCK2、 JNK和p-C59半抑制浓度JN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GSH-Px和NO水平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壁粗糙、增厚及大量泡沫细胞和坏死物质分布。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CR组大鼠收缩压与舒张压,24 h尿8-iso-PGF2α肾脏排泄量,血清TC、TG和LDL-c水平,AI,MDA、ET-1和TXB2水平,主动脉组织中ROCK1、ROCK2和JNK mRNA表达水平以及ROCK1、ROCK2、JNK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血清GSH-Px活性和HDL-c及NO水平升高(P<0.05)。低剂量CR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壁粗糙、增厚及泡沫细胞与动Standardized infection rate脉粥样坏死物质分布可见不同程度减少。与低剂量CR组比较,中剂量CR组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24 h尿8-iso-PGF2α肾脏排泄量,血清TC、TG和LDL-c水平,AI,MDA、ET-1及TXB2水平,主动脉组织中ROCK1、ROCK2及JNK mRNA表达水平及ROCK1、ROCK2、JNK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血清GSH-Px活性和HDL-c及NO水平升高(P<0.05)。中剂量CR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壁粗糙、增厚及泡沫细胞与动脉粥样坏死物质分布有所减少;与中剂量CR组比较,高剂量CR组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24 h尿8-iso-PGF2α肾脏排泄量,血清TC、TG和LDL-c水平,AI,MDA、ET-1及TXB2水平,主动脉组织中ROCK1、ROCK2及JNK mRNA表达水平及ROCK1、ROCK2、JNK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血清GSH-Px活性和HDL-c及NO水平升高(P<0.05)。高剂量CR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壁动脉粥样病理形态明显改善。结论:CR可改善SH大鼠ED及As,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ROCK/JN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模拟外湿环境探讨外湿对正常及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目的:观察外湿干预下,正常及胶原诱导性类selleckchem Bafilomycin A1风湿关节炎(CIA)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自噬水平的变化,研究外湿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将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大鼠组(Con组)、湿邪干预正常大鼠组(Damp组)、CIA大鼠组(CIA组)、湿邪干预CIA大鼠组(CIA+Damp组)。采用二次免疫法建立牛Ⅱ型胶原乳化剂诱导性关节炎模型,自造androgenetic alopecia模次日起,将Damp组和CIA+Damp组IACS-10759试剂大鼠置于人工气候箱内进行湿邪干预。60 d后取骨骼肌组织,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ELISA法检测骨骼肌三磷酸腺苷(ATP)和反应性氧簇(ROS)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组织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线粒体外膜转位酶20(TOMM20)的m RNA表达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表达,并计算LC3-II/LC3-I比值。结果:随着湿邪干预天数增加,与Con组相比,各组大鼠关节指数均上升。Damp组关节骨质破坏较轻;线粒体轻微变形;骨骼肌ATP含量减少,ROS含量上升;在m RNA水平上,AMPK、LC3B表达升高,TOMM20表达降低;在蛋白水平上,PGC-1α、TOMM20表达下调,LC3-II/LC3-I比值上升。与CIA组相比,CIA+Damp组关节指数上升,关节骨质破坏加重;线粒体数量增多、形态损伤严重;骨骼肌ATP含量减少,ROS含量上升;在m RNA水平上,AMPK、LC3B的m RNA表达降低,TOMM20的m RNA表达升高;在蛋白水平上,PGC-1α表达下调,TOMM20表达升高,LC3-II/LC3-I比值上升。结论:外湿会引起细胞中的线粒体损伤,导致正常大鼠线粒体自噬代偿性上升,CIA大鼠线粒体自噬障碍、损伤线粒体堆积。

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仙连解毒方干预小鼠结直肠癌湿热瘀毒证模型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研究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探讨仙连解毒方(Xian-Lian-Jie-Du Decotion,XLJDD)治疗小鼠结直肠癌湿热瘀毒证模型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 采用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钠(DSS)结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的复合方法建立小鼠结直肠癌湿热瘀毒证模型,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组、湿热瘀毒证模型(Model)组、仙连解毒方处理(XLJDD)组。XLJDTransbronchial forceps biopsy (TBFB)D组于造模同时开始给药(12.9 g·kg-1),每周6次,共112天获悉更多,末次给药4 h后,收集各组小鼠结直肠组织,迅速液氮保存。蛋白质质谱检测采用非数据依赖型采集模式(DIA),通过Protein Discovery 2.2软件进行蛋白质搜库鉴定,对蛋白及肽段信息定量分析,筛选各组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差异蛋白进行GO(Gene Onc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结果 Model组与Control组相比,selleckchem MK-2206共有差异表达蛋白267个,XLJDD组与Model组相比,共有225个差异表达蛋白,GO以及KEGG富集分析发现仙连解毒方干预后,发现这些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膜上,能够发挥细胞调节功能等分子功能,参与细胞粘附、Th1/Th2细胞分化、Th17细胞分化和细胞衰老通路等生物学进程相关。结论 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提示,XLJDD可能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发挥干预小鼠结直肠癌湿热瘀毒证的作用。

膝关节单髁置换胫骨优化截骨设计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 比较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CHIR-99021al knee arthroplasty, UKA)常规截骨、保留圆角截骨及全新扩大圆角截骨方法对术后胫骨近端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基于Sawbones胫骨的CT数据,构建完整胫骨模型及不同截骨方式下UKA术后胫骨模型,采用轴向压缩工况对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比较不同模型间胫骨近端应变情况及骨水泥应力差异。结果 在轴向压缩工况下,扩大圆角组其截骨区皮质骨von Mises应变峰值较常规截骨组与保留圆角组有所增加,而松质骨von Mises应变峰值则分别减少24.3%~42.9AhR-mediated toxicity%、26.0%~48.7%。对比截骨区松质骨与皮质骨von Mises应变峰值差Δε_(peak),发现扩大圆角组其Δε_(peak)远远小于其余两组。UKA后不同模型间胫骨前内侧皮质骨最小主应变无明显差Berzosertib研究购买异,但较完整胫骨模型增加23.3%~34.5%。扩大圆角组骨水泥单元平均von Mises应力随着圆角半径增大呈现下降趋势,且整体均小于常规截骨组与保留圆角组。结论 全新扩大圆角截骨方法可使健康骨质条件下胫骨近端应力传递更均匀,von Mises应变峰值更低,假体-骨界面压强更小,相比传统截骨方法及保留圆角截骨方法更有优势。

中低强度运动干预高脂饲养小鼠膝关节损伤软骨细胞LncRNA HOTAIR的表达

背景: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对膝关节软骨具有一定保护作用。长链非编码RNA对基因调节LY-188011半抑制浓度具有重要作用,其中,HOTAIR可以动员多个转录共同抑制因子,抑制某些基因表达。目的:检测HOTAIR及相关因子在高脂饲养小鼠及中低强度运动干预后膝关节软骨细胞中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软骨损伤及运动康复中的作用。方法:C57BL/6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饲养)、高脂静养组和高脂运动组,每组10只。高脂运动组进行8周中低强度跑台运动,对照组和高脂静养组笼中饲养,期间每周日称体质量。8周跑台结束后取材双下肢,采用Micro CT扫描膝关节,股骨髁成3D图像,获取相关参数;膝关节苏木精-伊红和番红固绿染色进行关节Mankin和OARSI评分;RT-PCR检测相关软骨代谢指标Ⅱ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3、白细胞介素1,脂代谢指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Non-HIV-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LRP5),HOTAIR及其下游因子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m RNA表达。结果与结论:(1)高脂静养组和高脂运动组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 <0.01),高脂运动组体质量低于高脂静养组(P <0.05);(2)高脂静养组和高脂运动组骨小梁连接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1);(3)高脂静养组Mankin和OARSI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1)和高脂运动组(P <0.05);(4)对照组Ⅱ型胶原m RNA表达高于高脂运动组(P <0.05)和高脂静养组(P <0.01),高脂运动组Ⅱ型胶原m RNA表达高于高脂静养组(P <0.01);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dorsomorphin-2hcl.html(5)高脂静养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3、白细胞介素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HOTAIR和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 m RNA表达高于对照组和高脂运动组(P <0.01);(6)结论:高脂饲养造成小鼠股骨髁骨质增加、膝关节软骨磨损,软骨细胞代谢紊乱,这一过程中HOTAIR的表达增加。8周中低强度跑台可减轻小鼠体质量、减缓膝关节软骨磨损、改善软骨细胞功能和下调HOTAIR表达。

骨宝丸对肝肾亏虚证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宝丸对肝肾亏虚证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与骨代谢(BGP、CTX-I)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Bemcentinib说明书018年11月到佛山市中医院就诊的102例辨证为肝肾亏虚证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HNF3 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 3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51例)和观察组(骨宝丸治疗,51例)。对比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血清中TNF-α、IL-1β和BGP、CTX-I的分泌。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59%(36/5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24%(45/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OMAC、VAS评分和关节肿胀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膝关节功能得到改善;且血清中TNF-α、IL-1β、BGP、CTX-I的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各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变化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selleck GSI-IX为11.76%(6/51)、13.73%(7/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宝丸可明显缓解KOA患者的关节僵硬、肿胀和疼痛症状,减轻关节炎症同时改善骨代谢损伤,且安全性高。

FOLFOX化疗方案联合斑蝥相关抗癌制剂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FOLFOX化疗方案联合斑蝥相关抗癌制剂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化疗效果和安全EPZ-6438生产商性。方法系统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7月6日。搜索FOLFOX化疗方案联合斑蝥相关抗癌制剂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项研究,共计867例患者。结果显示FOLFOX化疗方案结合斑蝥相关抗癌制GSK1349572分子量剂能够显著提高化疗的完全缓解率(CRR)、部分缓解率(PRR)、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降低疾病进展率(PDR),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mutualist-mediated effects质量。同时,二者联合用药不提高化疗产生的恶心呕吐、腹泻、脱发,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反而能够降低肝酶异常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结论FOLFOX化疗方案联合斑蝥相关抗癌制剂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能够提高化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未升高。受纳入文献的质量和数量限制,上述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