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环境污染物二噁英暴露对大鼠血清胆固醇、炎症因子的影响及运动干预效果,探讨二噁英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及运动的预防效应。方法 将24只健康7周龄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玉米油对照组、暴露组、运动暴露组,每组8只。暴露组与运动暴露组在实验第1周周日进行二噁英腹腔注射暴露,剂量为6.4μg/kg,之后每周日以1.344μg/kg剂量持续暴露7周;运动暴露组每周进行5%体重负荷量的负重游泳运动(每周5 d,每次30 min)。实验8周后,麻醉处死动物,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Baricitinib生产商脂蛋白胆selleck激酶抑制剂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暴露组大tumor suppressive immune environment鼠血清TC高于对照组,运动暴露组大鼠TC低于暴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暴露组、运动暴露组大鼠血清LDL-C高于对照组,运动暴露组大鼠LDL-C低于暴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暴露组、运动暴露组大鼠血清TNF-α均高于对照组,运动暴露组大鼠TNF-α低于暴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暴露组、运动暴露组大鼠血清IL-6均高于对照组,运动暴露组大鼠IL-6低于暴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二噁英可能通过诱发胆固醇代谢障碍及炎症反应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而规律运动对其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有一定预防作用。
唾液酸化IgG对结肠炎患者粪便肠道微生物组成的体外益生作用研究
为了探讨唾液酸化IgG对结肠炎的缓解作用,本研究分别以唾液酸化IgG和非唾液酸化IgG作为碳源,通过结肠炎患者粪便进行体外发酵,对比健康志愿者肠道菌群,分析结肠炎患者肠道的菌群多样性、肠道微生物组成和SCFAs等指标,研究唾液酸化的IgG对结肠炎患者肠道Pacific Biosciences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健康志愿者肠道菌群相比,唾液酸化IgG不仅显著提高了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中Bifidobaterium的相对丰度,而且改善了结肠炎患者肠道的菌群多样性、肠道微生物组成、Firmicutes/Bacteroidetes值、pH和SCFAs,使其恢复并接近健康志愿者肠道菌群。非唾液酸化IgG虽然对Panobinostat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有所改善,但效寻找更多果不如唾液酸化IgG明显。因此,唾液酸化IgG可以作为益生元调节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失衡,抑制非有益菌生长,进而缓解并改善结肠炎症状。
芒果苷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迁移及炎性因子的表达
背景:芒果苷是一种从芒果叶、树皮、根中提取的双苯吡酮类化合物,前期研究表明芒果苷可以通过NF-κB、JAK/STAT等转录因子的活化发挥抗全身性炎症作用。目的:SAHA化学结构探讨芒果苷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heumatoid arthritis fibroblast-like synovial cells,RA-FLS)增殖、迁移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RA-FLS分为空白组、R848(TLR7/8激动剂)刺激组、芒果苷低、中、高浓度组(2,4,8μg/mL)、阳性对照组(Cu-CPT8,TLR8通路抑制剂)。CCK-8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芒果苷对RA-FLS毒性的影响并筛选最终细胞用药质量浓度,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RA-FLS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及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RA-FLS的迁移能力,qRT-PCR检测RA-FLS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colon biopsy culture因子α 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空白组比较,2-10μg/mL的芒果苷干预组对RA-FLS活力有抑制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 0.05),说明对RA-FLS的毒性影响很小;(2)与R848刺激组比较,芒果苷低、中、高浓度组RA-FLS克隆数、划痕愈合率及迁移细胞数均降低(P <0.01);芒果苷中浓度和高浓度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的表达降低(P <0.01);(3)与R848刺激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细胞克隆数、划痕愈合率及迁移细胞数以及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5,P <0.01);白细胞介素1β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4)结果表明,芒LEE011化学结构果苷可能通过TLR7/8信号通路抑制RA-FLS增殖、迁移以及炎症因子表达发挥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
钴掺杂配位聚合物纳米酶载体的构建及其递送姜黄素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复发性疾病,病因不明。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U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然而,传统药物的治疗方法存在着药效不佳、毒副作用大等弊端,远不能适应临床治疗的需要。因此,开发和利用新式的治疗方法势在必行。UC的理想治疗方法应该是精准和多功能的,具有抗氧化、消炎和修复粘膜等特定靶点。这就需要我们能够用合理的方式在合理的时间内将合理的治疗药物的量输送到相应的靶点,借此达成最大的疗效和最小的毒副作用。姜黄素(CCM)作为一种天然植物多酚,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炎等功效,且CCM对机体无毒副作用。目前已有研究表明CCM能缓解结肠炎症状,但是CCM具有亲水性差的问题,造成在体内生物利用率低。因此研究者们通过负载的办法增强药物的药性,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本课题选择了易于合成、稳定性良好的钴基纳米配位聚合物材料作为抗炎药物CCM的载体。钴是人体必需的微量之一,同时也是维生素B12的金属元素。另外过渡金属钴常以+2、+3价态形式出现,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加快界面电子向·O2-氧化转移,使其发挥纳米酶的功效。CCM中具有烯醇式结构,可以与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而结合。鉴于多数配位聚合物材料在酸性条件下结构不稳定的特点,利用此种优势,达成了在炎症弱酸性条件下可控释药的pH响应性,可清除炎症疾病所带来的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以及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通过ultrasound-guided core needle biopsy溶液搅拌法合成Co掺杂的ZIF-8,通过SEM、TEM、XRD、FTIR等测试来验证Co-ZIF-8的结构正确性。通过类POD、SOD、CAT等纳米酶活性的检测方法检测验证Co-ZIF-8的纳米酶活性。通过室温搅拌法负载抗炎药物姜黄素,并通过一系列的理化表征来证明CCM的成功负载。在细胞层面探索其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和抗炎性能。2、通过室温静置法合成纳米普鲁士蓝类似物CoFe PBA,通过SEM、TEM、XRD、FTIR等验证CoFe PBA的结构正确性。通过类POD、SOD、CAT等纳米酶活性的检测方法检Vorinostat测验证CoFe PBA的纳米酶活性。通过室温搅拌法负载抗炎药物姜黄素,并通过一系列的理化表征来证明CCM的成功负载。在细胞层面探索其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和抗炎性能。3、在动物水平上,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Balb/c小鼠建立结肠炎动物模型,通过评价DAI指数、小鼠体重变化、结肠长度、结肠炎症因子以及结肠组织切片等,对比检测CCM-Co-ZIF-8和CCM-CoFe PBA分别对结肠炎小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同时对CCM-Co-ZIF-8和CCM-CoFe PBA的生物安全性进行了系统评价。基于Co基配位聚合物一Co-ZIF-8和CoFe PBA研究了它们的理化性能和pH响应性,证实它们可以特异性靶向结肠炎症部位的巨噬细胞,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大大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因此,它为UC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具有Captisol作用巨大潜力的药物递送系统。
丹参酮提取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探究丹参酮提取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只SD健康雄性大鼠,进行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建立并分为模型组和丹参酮组。对丹参酮组大鼠使用丹参Photocatalytic water disinfection酮提取物进行灌胃处理,模型组大鼠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处理。对两组大鼠进行足体积测量、关节炎指数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VX-765细胞培养法检测血清SOD、MDA、TNF-α、IL-6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建模前比较,模型组大鼠建模后足体积、关节炎指数均上升;丹参酮组大鼠足体积、关节炎指数均低于模型组,高于建模前(P<0.05);在建模后1天、第7天、第14天、第20天,模型组大鼠SOD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建模前,丹参酮组大鼠SOD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低于建模前(P<0.05);与建模前比较,模型组大鼠与丹参酮组大鼠建模后MDA相对表达量均呈现上升状态,且低于模型组(P<0.05);在建模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0天,模型组大鼠IL-6、TNF-α相对表达量高于建模前,丹参酮组此网站大鼠IL-6、TNF-α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组,高于建模前(P<0.05)。结论 丹参酮提取物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病情能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并且能够通过调控机体内血清SOD、MDA、IL-6、TNF-α表达起到抗炎作用。
栀子清肝汤加减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初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栀子清肝汤加减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初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湖南省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初发性甲亢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巯咪唑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栀子清肝汤加减治疗,2组患者均以8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甲状腺激素指标、甲状腺体积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χ~2=6.135ICI 46474使用方法,P=0.013)。治疗8周后,2组患者震颤、烦躁、消瘦及恶热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1);2组患者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均升高,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Open hepatectomy_4)及总甲状腺素(TT_4)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降低更显著(P<0.01);2组患者甲状腺体积均缩小,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5.0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51,P=0.152)。结论 栀子清肝汤加减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初发性甲亢可明显提高临床Pexidartinib疗效,改善中医症状,促使甲状腺激素水平保持稳定,缩小甲状腺体积,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急性脑梗死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血清TH、Hb Alc、Hcy水平比较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H)、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神经功能缺损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所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评定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分为轻型组(n=42)、中型组(n=25)和重型组(n=13);另选取急性脑梗死无神经功能缺损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各组TH[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HbAlc、Hcy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FT3、TSH、HbAlc、Hcy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价值,并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检验分析TH、HbAlc、Hcy与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FT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SH、HbAlc、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组FT3水平显著高于中型组和重型组,TSH、HbAlc、Hcy水平均显著低于中型组和重型组,中型组FT3水平显著高于重型组,TSH、HbAlc、Hcy水平均显著低于重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selleck RSL35)。经ROC分析证实血清FT3、TSH、HbAlc、Hcy水平均可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Rat hepatocarcinogen的预测,曲线下面积0.947、0.855、0.762、0.778。神经功能缺损与FT3呈负相关(P<0.05),与TSH、HbAlc、Hcy呈正相关(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FT3呈负相关,与TSH、HbAlc、selleck激酶抑制剂Hcy呈正相关,说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受FT3、TSH、HbAlc、Hcy等水平影响。
循环微生物DNA:一个新的肿瘤早筛生物标志物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肿瘤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依旧处于较高的水平,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基于液体活检的肿瘤早筛技术能实现肿瘤ZD1839的早诊断和早治疗,对肿瘤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微生物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已有11种微生物被列为了1类致癌微生物。肿瘤内部存在瘤种特异性的微生物组,主要存在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中。肿瘤患者体内的循环微生物DNA(circulating microLiraglutide小鼠bial DNA, cmDNA)主要来源于凋亡与坏死肿瘤组织细胞内微生Open hepatectomy物的被动释放,肿瘤组织细胞的主动分泌以及肠道菌群的转移等。cmDNA具有特异的生物学特征,具备成为肿瘤生物标志物的潜能。多项研究表明,通过检测cmDNA能进行多种肿瘤,例如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等的早期筛查。本文简要介绍了人类肿瘤与微生物的关系、cmDNA的来源和生物学特征,以及cmDNA在肿瘤早筛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中药塌渍联合温针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
目的Microsphere‐based immunoassay:观察中药塌渍联合温针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就诊的93例KOA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研究组基于对照组采用中药塌渍联合温针灸干预;比较2组疗效、膝关节功能即Lysholm膝关节评分(LKS)、疼痛视觉模拟法评分(VAS)及炎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 (IL-1)水平。结果:研SCH727965核磁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干预6周后LK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干预6周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寻找更多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干预6周后TNF-α、IL-1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KOA患者采用中药塌渍联合温针灸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下调炎性因子水平。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第二人民医院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高频超selleckchem声检查,并通过手术病理最终确诊。对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高频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进行计算。结果: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高频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度分别为97.00%、95.24%、97.47%,均接近手术病理的100.00%、100.00%、100.selleck化学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46、1.024、2.026,P=0.081、0.311、0.155)。甲状腺良性结节、恶性结节超声征象存在明显差异。甲状腺恶性结节有丰富血流信号、结节内部低回声、可见微小钙化、边界模糊、无晕环、形态不规则的特征。甲状腺良性结节形态规则、高回声、边界清楚、有晕环、血流信号不丰富,存在囊实性。结论: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有很高价值,诊断准确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