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早期营养支持联合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寻找更多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则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早期营养支持与快速康复护理。护理后,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指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74)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管拔除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QOL-74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Joint pathology究组对护理干预的满意selleck合成度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早期营养支持联合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可缩短其术后康复进程,有利于改善机体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其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积极意义,并且可收获较理想的护理满意评价。
碳酸钙D3联合骨化三醇在甲状腺癌全切术后低钙血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碳酸钙D3联合骨化三醇在甲状腺癌全切术后低钙血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5月期间连云港市LBH589细胞培养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行甲状腺癌全切术的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术前1周开始服用碳酸钙D3,并持续至SAG研究购买术后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服用骨化三醇。分别于不同时间对患者血清钙及血清PTH水平进行检测,评估患者低钙血症发生情况,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血清钙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PT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组术后1周低血钙、症状性低血钙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钙Antiretroviral medicines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碳酸钙D3联合骨化三醇能够改善甲状腺癌全切术后血清钙及血清PTH水平,降低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有效预防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疏肝解郁胶囊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疏肝解郁胶囊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解郁胶囊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组织病理学Geboes指数,疾病活动指数评分、梅奥(Mayo)评分,血清炎症指标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GNE-140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P物质(Substance P,SP)、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Decitabine纯度ine, 5-HT),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42-5p(MicroRNA-142-5p, miR-142-5p)相对表达量。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42/48)明显高于对照组70.83%(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ecomprehensive medication managementboes指数、疾病活动指数评分、Mayo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Geboes指数、疾病活动指数评分、Mayo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IP、5-H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S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VIP、5-HT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血清S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iR-124-5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miR-124-5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解郁胶囊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中RNF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2020年全球癌症数据报告显示,结直肠癌发病率位居全球第三,死亡率全球排名第二,且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其为直径大于1cm,沿肠腔黏膜表面水平生长的特殊类型腺瘤。良性LST病变可在3年内发展为晚期结直肠癌,发生率为8.4-52.5%。有研究报道,环指蛋白6(Ring finger proteZ-VAD-FMK配制in 6,RNF6)在结直肠癌中过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及迁移,但RNF6在LST中的表达情况还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对RNF6在LST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探讨RNF6在LST转变为结直肠癌的过程中是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方法:共收集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肠镜检查或内镜下治疗的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34例(LST组)、结直肠隆起型腺瘤41例(PA组)、外科行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35例(CRC组)、癌旁正常黏膜35例(NM组)。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技术检测组织中的RNF6的表达。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NF6蛋白在癌旁正常黏膜、隆起型腺瘤、侧向发育型肿瘤、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40%(14/35)、46.3%(19/41)、76.5%(26/34)、91.4%(32/35)。其中,侧向发育型肿瘤中RNF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隆起型腺瘤及癌旁正常黏膜(P均<0.0083),且其阳性率与结直肠癌无明显差异(P>0.0083),而阳性强度低于结直肠癌(P<0.0083)。2.RT-qPCR结果显示:RNF6 mRNA在侧向发育型肿瘤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P<0.0083),低于结直肠癌(P<0.0083),且与隆起型腺瘤无明显差异(调整后P>0.0083)。3.侧向发育型肿瘤中RNF6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比较结果显示:RNF6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指数、肿瘤直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LST亚型无关,与肿瘤的上皮内瘤变级别相关(P<0.05)。在蛋白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Antibody-mediated immunityLST不同上皮内瘤变级别间RNF6蛋白的阳性表达强度差异具有selleck合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侧向发育型肿瘤中RNF6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隆起型腺瘤及癌旁正常黏膜,均低于结直肠癌。2.在侧向发育型肿瘤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RNF6蛋白及mRNA表达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提示RNF6可能与侧向发育型肿瘤的恶变有关。
结直肠癌病人体力活动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目的:系统评价结直肠癌病人参与体力活动的体验,为制定干寻找更多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LNAHL、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搜集结直肠癌病人体力活动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年限为cancer-immunity cycle建库至2022年8月。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整合结果。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提取出47个研究结果,归纳形成10个类别,得出4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1:结直肠癌病人参与体力活动的促进因素。整合结果2:结直肠癌病人在体力活动中感知困境。整合结果3:结直肠癌病人在体力活动中感知益处。整合结果4:对专业人员制订有监督的个性化方案的需求。结论:医务人员要关注结直肠癌病人体力活动的态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ve-822.html度,充分调动病人积极性,及时识别并帮助其克服障碍因素,根据病人躯体症状以及偏好制订个性化运动处方。
鱼油对副溶血弧菌感染小鼠肠炎损伤和肠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鱼油可以调节肠道生态系统和促进肠道健康,但是其在抵御食源性致病菌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明鱼油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感染小鼠肠炎损伤和肠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通过entertainment media构建Vp感染小鼠模型,测定小鼠经鱼油干预前后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病理评分(histopathological score,HIS)、肠纤维化标记物(Ⅰ型胶RAD001小鼠原蛋白和Ⅲ型胶原蛋白)、细胞因子(白介素1β、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酶)和结肠基因转录水平。结果显示,灌胃4.0 mg/d鱼油显著降低(P<0.05)小鼠DAI和HIS,减轻结肠病理损伤;鱼油还显著下调(P<0.05)肠纤维化蛋白表达,维系肠屏障功能,抑制细胞因子介导的过度炎症和氧化应激。本质上,VX-661鱼油通过改变结肠基因表达模式,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PPAR)基因表达,富集PPAR信号转导通路,抑制核因子-κB信号,缓解Vp感染诱导的机体损伤。因此,膳食补充鱼油可以使机体在遭受食源性致病菌侵袭时得到一定的保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指标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指标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8月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接诊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疾病状态分为稳定期组(31例)和急性加重期组(37例)。比较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用力肺活量(BI 10773FVC)、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_1/FVC),分析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指标与炎症指标及外周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加重期组FVC、PGSI-IX细胞培养EF、FEV_1/FVC低于稳定期组,IL-33、CRP、TNF-α、NLR、PLR、RDW高于稳定期组(P<0.05)。急性加重期患者FVC与IL-33、CRP、PLR呈负相关;PEF与IL-33、TNinsects infection modelF-α、NLR、PLR呈负相关;FEV_1/FVC与IL-33、TNF-α、NLR、RDW呈负相关(r<0,P<0.05)。结论 CRP、NLR、PLR、RDW等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指标具有相关性,可用于辅助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变化。
针刺联合耳穴贴压干预偏颇体质糖耐量减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耳穴贴压干预偏颇体质糖耐量减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1月河medicine management源Navitoclax小鼠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偏颇体质糖耐量减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维持原有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按照中医四诊仪体质报告予以生活方式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两组均完成6个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血糖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两组均连续完成6个月治疗,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体型肥胖、四肢倦怠、食后饱满、头身困重及纳呆呕恶评分及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耳穴贴压干预偏颇体质CP-690550半抑制浓度糖耐量减低患者,能提高临床效果,降低中医症候积分、血糖及炎症因子水平。
神灯治疗仪联合个性化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神灯治疗仪联合个性化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个性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灯治疗仪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疼痛、生活自理能力LGK-974分子式、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和不良反应。结果 相较于对MDV3100浓度照组,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态、疼痛评分均较低,临床效果、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灯治疗仪联合个性化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应用效果确切,有利于减轻关节疼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与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并Bioresearch Monitoring Program (BIMO)提升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状况,并观察其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方法 选取150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均接受病原菌selleckchem Laduviglusib检测,观察病原菌分布状况。依据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检测其血清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观察不同严重程度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 150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62株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106例(65.43%),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8例(29.6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8例(4.94%);150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轻度49例(32.67%),中度6selleckchem8例(45.33%),重度33例(22.00%);随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逐渐降低,PCT、IL-6、TNF-α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endall tau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T、IL-6、TNF-α水平与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情呈正相关(均P<0.001)。结论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以大肠埃希菌、biomarkers of aging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肺部感染时患者PCT、IL-6、TNF-α水平升高,且病情越严重其水平变化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