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躁狂发作时血清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多巴胺(DA)水平与其攻击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海南省平山医院112例BPD躁狂发作患者和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检测所有受试对象的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和多巴胺水平,以logistic多因素分析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结果 BPD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雌二醇(E_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睾酮和DA水平与健康人员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12例BPD躁狂发作患者中,攻击行为发生率为38.39%。logistic因素结果显示,FT_3、T4、DA、睾酮和男性PRL的表达水平是BPD躁狂发作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P <0.05);ROC曲线显示,FT_3、T_4、DA、男性PRL、男性睾酮和女性睾酮各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8、0.758、0.823、0.846、0.785selleck化学和0.822,灵敏度为86.00%、74.40%、90.70%、91.70%、83.30%和68.40%,特异度为69.60%、71.00%、63.80%、68.70%、68.70%和89.20%,各指标水平最佳阈值为3.8 pg∕ml、9.1μg∕ml、245.1 ng∕ml、419.1 history of forensic medicinem IU∕ml、28.3 nmol∕L和2.95 nmol∕L。结论 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和DA水平与BPD躁狂发作患者攻击行为密切相关,其中FT_3、T_4、DA、男性PRL和睾酮的表达水此网站平可用于预测BPD患者躁狂发作时发生攻击行为的风险。
敦煌脐密功联合西药对改善IBS-D胃肠道症状疗效的评价
目的:评价敦煌脐密功联合西药改善脾虚湿阻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胃肠道症状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匹维溴铵片,50 mg/次,口服,3次/日。治疗组给予敦煌脐密功联合匹维溴铵片,脐密功每日一次,匹维溴铵片用法同对照组。4周为一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单项症状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积分及总体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在腹痛、腹胀、神Vacuum-assisted biopsy疲乏力、大便频次、纳呆方面评分及IBS-BSS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在腹痛、腹胀、神疲乏力、纳呆方面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BS-BSS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Compound 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敦煌脐密功联合西药在改善脾虚湿阻证IBS-D胃肠道症状方面疗效优于西药组,敦煌脐密功作为传统非药物疗法,不经过LY2157299纯度胃肠给药,具有简便廉、无痛苦、患者易接受的优点。
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左心室重构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左心室重构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9例,分为左心室重构组21例、对照组(未发生左心室重构)48例。于患者PCI术后48 h内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得到左室心肌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之后测定三维斑点Membrane-aerated biofilter追踪参数,包括:整体径向峰值应变、整体面积峰值应变、左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采集患者入院次日空ICI 46474采购腹肘静脉血,检测血清Ⅰ型C端胶原前肽(PIC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 左心室重构组患者的左室心肌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重构组患者整体径向峰值应变、整体面积峰值应变、左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心室重构组患者血清PICP、FGF23、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此网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整体径向峰值应变、整体面积峰值应变、左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与血清PICP、FGF23、MMP9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三维超声心动图可用于评估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左心室重构。
AI结合LBL“双师”模式应用于本科生冠心病见习教学的实践
Stress biomarkers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应用于医学本科生冠心病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昆明医科大学2020年7月—2021年7月医学影像学本科见习学生120名进行随机平均分组,试验组60名使用冠状动脉AI辅助诊断系统学习,对照组60名使用常规幻灯片教学,学习时间均为1课时。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试题考察及问卷调查,比较教学效果。结果(1)试验组SCH727965试卷答题总成绩(88.62±3.59)分;对照组(79.27±5.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其中在对冠脉各分支识别中,试验PF-07321332临床试验组学生准确性得分(53.73±2.69)分,高于对照组(45.95±3.43)分;在对病变冠脉狭窄程度评判中,试验组学生准确性得分(17.40±2.17)分,高于对照组(15.33±2.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在斑块性质判断上,试验组(17.48±2.15)分,对照组(17.98±2.2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对冠脉AI的诊断效能,教学交互性、启发性、教学效果及教学总体评价等方面认为好/高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冠状动脉AI在本科教学的使用,能极大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本科学生学习成绩,提升教学满意度。
单个核细胞中CD31的表达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genetic offset过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方法分别检测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及健康人群中单个核细胞中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Platelet endothelial adhesion molecule-1,CD31)的表达水平,讨论单个核细胞中CD31的表达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与超敏肌钙蛋白I(Hypersensitive troponin I,hs-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CK)、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及Gensini评分等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从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初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共86例。包括64例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1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及11例对照者的动脉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采集所有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单个核细胞中CD31的表达水平,通过收集分析所有入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血液学指标例如:心肌梗死标志物hs-c Tn ILorlatinib体内实验剂量等、Gensini评分,分析单个核细胞中CD31的表达水平与冠心病及其与hs-c Tn I、CK、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不同的分组患者的CD31的表达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在不同分组患者的淋巴细胞中的CD31的相对表达水平,AMI组、SAP组明显高于NC组,SAP组相对于NC组表达水平升高了1.23倍(45.98±10.56 VS 37.11±9.49),AMI患者相对于NC患者表达水平升高了1.36倍(50.58±10.62 VS 37.11±9.49);在不同分组患者的单核细胞中的CD31的相对表达水平,AMI组明显高于NC组、SAP组,AMI组相对于NC组表达水平升高了1.08倍ABT-263化学结构(4.60±0.29 VS 4.27±0.16),AMI组相对于SAP组升高了1.08倍(4.60±0.29 VS 4.26±0.15)。2.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提示:在淋巴细胞中CD31的表达水平与Gensini评分、hs-Tn I、CK呈正相关;在单核细胞中CD31的表达水平与Gensini评分、hs-Tn I、CK、LDL呈正相关。结论:1.淋巴细胞中CD31的表达…
参附注射液调控CMPK2/NLRP3轴对心脏骤停后心肌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CA)后CMPK2/NLRP3轴对炎症反应的发生及参附注射液的调节机制。方法:使用随机数字法,随机选取2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BC组),另外将待进行制备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组)、正常复苏组(NR组)、参附组(SF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操作;假手术组不进行心脏骤停,每日注射生理盐水;正常复苏组在心脏骤停及复苏后每日注射生理盐水;参附组在心脏骤停时开始注射参附注射液,并在复苏后每日继续注射参附注射液。观察复苏后24 h及72 h各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尖组织HE染色情况,并使用qRT-PCR技术检测各组CMPK2、NLRP3、caspase-1、IL-1β相关mRNA表达情况。结果:24 h时NR组较SO组和SF组的MAP降低(P<0.05)。HE染色可见lichen symbiosis24 h时NR组及SF组心肌细胞部分破裂,炎性细胞浸润,72 h时,NR组及SF组细胞水肿较24 h明显减轻,细胞间隙仍可见部分炎性细胞存在。qRT-PCR发现,复苏selleck Telaglenastat后24 h, NR组、SF组较BC组和SO组的CMPK2、NLRP3、caspase-1、Iselleck MK-2206L-1β相关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复苏后72 h, NR组、SF组的NLRP3、caspase-1、IL-1β相关mRNA表达均仍较BC组和SO组高(P<0.05)。结论:CA发生后,CMPK2/NLRP3通路可被激活,并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使用参附注射液可抑制CMPK2/NLRP3的激活程度,减少炎症反应。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注射剂治疗终末期肾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重组人Bemcentinib生产商促红素注射液(rhEPO)联合左卡尼汀注射剂(LC)治疗终末期肾病(ESRD)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6月-2022年6月广信区中医院收治的50例ESRD肾性贫血确认细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rhEPO治疗,观察组应用rhEPO联合LC治疗,比较两组贫血治疗效果、血常规指标[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caveolae-mediated endocytosisRP)、白介素6(IL-6)]、心功能指标[血清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贫血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RBC、Hb、HC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RBC、Hb、HCT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s-CRP、IL-6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s-CRP、IL-6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NP水平低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EPO联合LC治疗ESRD肾性贫血疗效突出,可有效纠正患者的血常规指标,下调体内炎症反应,同时改善心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白内障术后前房深度变化与屈光误差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后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的变化与屈光误差的关系,以期能够提高白内障术前计算IOL屈光度的准确性。方法:根据入组标准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0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的81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IOL Master测量ACD并计算IOL屈光度,电脑自动验光仪测量患者术后屈光度,所有患者术前均使用Barrett UniversalⅡ作为IOL度数计算公式。本研究中所有手术均由本医院同一位专业的白内障术者完成,人工晶体均植入晶状体囊袋内,手术顺利。收集患者术前以及术后1天、1个月、3个月的所有眼部参数及验光资料。根据白内障患者术后前房深度变化的大小分为A组(前房深度变化<0.11mm)和B组(前房深度变化≥0.11mm)两组(前房深度变化=0.11mm为整组数据的中位数)。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白内障患者术后前房深度变化与术后屈光误差的关系;对于术前前房深度,将前房深度<2.95mm作为a组即浅前房组,前房深度≥2.95mm作为b组即深前房组(前房深度=2.95mm为整组数据的中位数)。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白内障患者术前前房深度与术后前房深度变化及屈光误差的关系;通过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术前前房深度和术后前房深度变化及屈光误差的相关性。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软件2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白内障患者术后1天、1月、3月的前房深度分别为4.16±0.49mm,4.29±0selleck BAY 73-4506.47mm,4.30±0.49mm,1天与1月、1天与3月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1月与3月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86),提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后1个月前房深度基本稳定;术后1天、1月、3月的屈光度分别为-0.25(-0.50~0.00)D、+0.25(-0.13~+0.50)D、+0.25(-0.25~+0.75)D,1天与1月、1天与3月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1月与3月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647),提示白内障术后1个月屈光度亦基本稳定。2.A组(ACD变化<0.11mm)和B组(ACD变化≥0.11mm)的屈光误差分别为+0.51±0.44D和-0.13±0.73D,A组和B组的屈光误差有显著性差异(P<0.001)。这表明白内障术后前房深度变化小的患者趋于发生屈光误差的远视漂移,而前房深度变化大的患者则趋于发生屈光误差的近视漂移。3.a组(术前ACD<2.95mm)和b组(术前ACD≥2.95mm)两组术后ACD变化分别为0.17±0.11mm和0.0IDN-65569±0.07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屈光误差分别为-0.37±0.48D和+0.69±0.38D,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这表明术前浅前房的白内障患者术后前房深度变化量较大,趋于近视漂移,而术前深前房组的患者术后前房深度变化量较小,趋于远视漂移。4.术前前房深度和术后前房深度变化呈负相关(P<0.001),相关系数为-0.385;术前前房深度和术后屈光误差呈正相关(P<0.001),相关系数为0.742;术后前房深度变化和术后屈光误差呈负相关(P<0.001),相关系数为-0.488。这表明白内障患者术前前synthetic genetic circuit房越浅术后前房深度变化越大,屈光误差越趋于近视漂移。结论:1.白内障术后1个月前房深度及屈光状态基本稳定。2.前房深度较浅的白内障患者术后前房深度变化量较大,趋于屈光误差的近视漂移,而术前前房深度较深的患者术后前房深度变化量较小,趋于屈光误差的远视漂移。
鱼鳔与驴皮的化学成分及对环磷酰胺所致贫血小鼠的改善作用
目的:研究鱼鳔、驴皮化学成分及对环磷酰胺所致贫血小鼠的改善作用。方法:测定总蛋白含量、氨基酸组成及分子bioconjugate vaccine量范围;胃蛋白酶辅助提取获得胶原蛋白,并分析其含量、组成及结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d))建立小鼠GSK1349572半抑制浓度贫血模型,灌胃给予受试物(鱼鳔胶1.52 g/(kg·d)、驴皮胶1.39 g/(kg·d)),观察对脏器系数和血液学指标的影响。结果:鱼鳔、驴皮总蛋白含量均大于97%,鱼鳔胶、驴皮胶分子量在50 Da ~ 328 kDa之间;鱼鳔、驴皮胶原蛋白均为Ⅰ型胶原蛋白,鱼鳔胶原蛋白含量约为驴皮的6.5倍,但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不同,鱼鳔胶原蛋白以α-螺旋结构为主,驴皮胶原蛋白以反平行为主。功效评价结果表明,给药28天,鱼鳔胶与驴皮胶均可促进环磷酰胺贫血小鼠造血机能的恢复,以鱼鳔胶效果更佳。与模型组相比,鱼鳔胶给药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网织红细胞、脾脏及胸腺系数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驴皮胶给药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胸腺系数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鱼鳔Fer-1说明书、驴皮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确定了化学成分间的差异;发现鱼鳔胶、驴皮胶均可促进环磷酰胺贫血小鼠造血机能的恢复,且鱼鳔胶效果更佳,推测二者补血活性可能与氨基酸、胶原蛋白等成分有关。本研究为鱼鳔资源精深加工奠定理论基础。
滋水清肝饮加味方对2型糖尿病(阴虚燥热型)免疫炎症调节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滋水清肝饮加味方对2型糖尿病(阴虚燥热型)患者的免疫炎症调节作用及实际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就诊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门诊及住院部,属消渴病之阴虚燥热型的2型immediate loading糖尿病患者共72例,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予西医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西医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加予滋水清肝饮加味方。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细胞因子血浆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变化,中医证候(TCM)评分的改变;评价滋水清肝饮加味方对2型糖尿病(阴虚燥热型)患者免疫炎症调节作用及临床疗效。结果(1)最终依照方案收集患者病例共67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31例;研究过程中未出现不良事件。(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bA1c组内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Hb A1c水平改善不明显;(3)治疗后FPG、2hPG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P<0.01/P<0.05),说明在降低FPG、2h PG水平上,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有优势,滋水清肝饮对于辅助降糖治疗,具有一定效应。(4)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IL-6均较前下降(P<0.01/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P<0.01);TNF-α治疗selleck产品组前后相比有差异(P<0.05),对照组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滋水清肝饮加味方治疗以Panobinostat溶解度后,患者外周血中hs-CRP、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水平下降,2型糖尿病免疫炎症水平下降,进一步揭示滋水清肝饮加味方,有减轻2型糖尿病免疫炎症的功效,临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5)两组治疗后以证候总积分改变评价的疗效指数,有效率治疗组为87.10%,对照组为58.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1);中医证候总积分前后比较治疗组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有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滋水清肝饮加味方联合西医规范化治疗在改善2型糖尿病(阴虚燥热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上相比单纯西医规范化治疗更具优势。结论滋水清肝饮加味方联合西医规范化治疗2型糖尿病阴虚燥热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较好,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免疫炎症因子(hs-CRP、细胞因子IL-6、TNF-α)水平下降,从而减轻2型糖尿病免疫炎症,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