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描述青少年童年期不良经历(ACEs)和谋害相关心理行为的流行特征,揭示ACEs的类型、数量及表型模式与青少年谋害心理行为的关联,探讨边缘性人格特征(BPF)与攻击性在ACEs与青少年谋害相关心理行为关联中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安徽省淮北市、合肥市、宣城市三个城市共抽取5 724名初中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基于《安徽省中学生健康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BPF、攻击性、ACEs和谋害相关心理行为发生情况等。运用χ~2检验比较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青少年ACEs和谋害相关心理行为的差异;使用潜在组别分析(LCA)探索ACEs的表型模式;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遭受不同类型、数量和表型模式的ACEs与谋害相关心理行为的关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中介检验分析BPF和攻击性在ACEs与青少年谋害相关心理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0.05(双侧检验)。结果本研究调查了8种不同类型的童年期不良经历,其中言语欺凌报告率最高(20.1%),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情感忽视、躯体欺凌和关系欺凌的报告率分别为:9.6%、19.3%、7.1%、7.3%、7.2%、7.6%和17.9%。谋害意念、谋害计划、谋害准备和谋害未遂的报告率分别为11.7%、4.3%、1.9%和0.6%。四种谋害心理行为在性别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未遭受过ACEs的学生相比,遭受过ACEs的学生BPF和攻击性得分较高;此外,报告谋害相关心理行为的学生BPF和攻击性得分均高于未报告谋害相关心理行为的学生(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在控制混杂因素影响后,不同类型ACEs与谋害相关心理行为之间均呈正向关联(P值均<0.001),其中性虐待对四种谋害心理行为的风险比均最高。ACEs数量与谋害相关心理行为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每增加1种类型ACEs,谋害意念、谋害计划、谋害准备和谋害未遂的风险分别增加2.67(95%CI:2.38~2.99)、2.96(95%CI:2.47~3.56)、4.37(95%CI:3.24~5.90)和5.94(95%GSK1120212溶解度CI:3.34~10.59)。LCA拟合确定了四种最优ACEs表型模式,分别为:低不良经历组(人数占比71.9%),同伴欺凌组(9.7%),虐待与忽视组(9.0%)和高不良经历组(3.4%)。以低不良经历组作为对照组,同伴欺凌组、虐待与忽视组和高不良经历组均显著增加谋害相关心理行为的风险(P值均<0.05)。中介分析结果显示,ACEs通过BPF和攻击性对谋害意念(中介效应值=0.062,95%CI:0.043~0.078)、谋害计划(中介效应值=0.052,95%CI:0.026~0.078)、谋害准备(中介效应值=0.045,95%CImulti-gene phylogenetic:0.004~0.087)和谋害未遂(中KD025介效应值=0.065,95%CI:0.006~0.130)的链式中介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在ACEs模式中,相对于低不良经历组,BPF和攻击性在虐待与忽视组、同伴欺凌组和高不良经历组与谋害意念和谋害计划之间的关联中存在链式中介效应(P<0.01),而在谋害准备和谋害未遂中的中介效应不显著(P>0.05)。结论ACEs是青少年谋害相关心理行为的风险因素,不同类型、数量和表型模式的ACEs与谋害相关心理行为风险增加相关。BPF和攻击性在青少年遭受ACEs和谋害相关心理行为的关联中存在链式中介效应。ACEs可能会增加BPF发生风险,进一步表现出高攻击性,从而增加谋害相关心理行为的风险。未来需要对表现出BPF和高攻击性的青少年进行早期和针对性心理干预,从而预防谋害暴力行为的发生。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白质微观结构改变的自动纤维量化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白质微观结构的变化,并探索该变化与临床指标的潜在联系。材料和方法:收集HZ患者(n=33)、PHN患者(n=32)和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s,H点击此处Cs)(n=35)的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数据,通过自动纤维定量方法分析,以准确定位白质纤维束变化的节DS-3201段,并评估差异纤维束弥散特征值与临床指标的相Biomimetic water-in-oil water关性。结果:与HCs相比,HZ和PHN患者均表现出广泛的白质纤维扩散特征值变化,HZ患者主要表现为左上纵束变化,而PHN患者主要表现为左额下枕束改变。与HZ患者相比,PHN患者的双侧上纵束和左侧皮质脊髓束发生明显改变。此外,PHN患者相对HZ患者表现出更普遍的白质微观结构改变趋势。在PHN患者中,左侧扣带皮质束的变化与情绪和疾病持续时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HZ和PHN患者均较HCs的白质微观结构表现出广泛的变化,并且这些改变在PHN组中相对HZ组中更突出。本研究结果可以为PHN患者长期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视角,为PHN患者的早期识别和临床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芪参丹芍颗粒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芪参丹芍颗粒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稳定性solitary intrahepatic recurrence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按是否加用芪参丹芍颗粒作为暴露因素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2组均采用冠心病心绞痛西医常规治疗,暴露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参丹芍颗粒,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积分及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气虚血瘀证积分、SF-36生活质量的变化。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ZD1839疼痛程度、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症状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暴露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积分及心绞痛症状总积分低于非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酸甘油用量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非暴露组(P<0.05)。2组硝酸甘油停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暴露组气虚血瘀证、主症、次症积分低于非暴露组(P<0.05),2组气虚血瘀证、主症、次症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暴露组治疗后气虚血瘀证、主症、次症积分低于非暴露组(P<0.05)。2组治疗后躯体健康总评(PCS)、精Target Protein Ligan抑制剂神健康总评(MCS)及综合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暴露组PCS、MCS及综合评分均优于非暴露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 芪参丹芍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国内中医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试验注册现况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注册的中医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试验,了解其分布特点及发展趋GSKJ4说明书势。方法 计算机检索ChiCTR建库至2023年1月5日收录的中医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相关临床试验。提取相关数据后录入Excel2019进行去重,采用SPSS26.0软件对纳入数据进行统计分Laduviglusib细胞培养析,绘制相应图表,归纳临床试验的特征。结果 共纳入临床试验48项,其中预注册43项。注册研究项目涉及江苏省、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4个省级行政区,19家临床试验机构,其中以江苏省中医院(9项,18.75%)注册数量最多。经费来源前3位分别为地方财政(19项,39.58%)、国家财政(16项,33.33%)、高校科研经费(4项,8.33%)。研究类型以干预性研究(36项,75.00%)为主,研究设计多为随机平行对照研究(29项,60.42%),仅9项(18.75%)研究使用盲法。干预措施包括经方/院内制剂、中成药等,测量指标主要包括疗效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等。结论 我国中医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试验注册数量近几年呈逐渐上升趋势,研究者临床试验注册意识有所Neural-immune-endocrine interactions提高,但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衡、注册资料填写不规范等问题。
痔洗三号剂熏洗坐浴联合手术治疗混合痔伴肛周湿疹(湿热下注证)的效果
目的 探讨痔洗三号剂熏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jq1.html洗坐浴联合手术治疗对混合痔伴肛周湿疹(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住院的混合痔伴肛周湿疹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高锰酸钾熏洗坐浴联合手术,治疗组给予痔洗三号剂熏洗坐浴联合手术,治疗2周后随访6个月记录恢复情况。统计肛周湿疹局部症状评分(含疗效评价)、嗜酸性粒细胞值、术后恢复、药物不良反应、复发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组疗效评价有效率为97.2%,对照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肛周湿疹局部症状评分治疗后均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术后恢复包括切口愈合时间及皮损消退时间,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肛周湿疹复发率治疗组为5%,对照组为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痔洗三号剂熏洗Biomacromolecular damage坐浴联合手术治疗混合痔伴肛周湿疹(湿热下注证)疗效显著,可加快术后恢复,降低复发率,且安全Crizotinib配制有效,同时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对颈源性失眠患者睡眠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VX-765纯度方方法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6例颈源性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选用传统推拿治疗,观察组选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以上治疗均30 min/次,1次/d,5 d/周,共治疗4周。依据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Immune mediated inflammatory diseases评分差值制定疗效判定标准以评估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进行PSQI、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比较,检测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收缩期峰值(Vs)变化,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PSQI总分及单项评分、NPQ评分,LVA、RVA及BA的Vm、Vs值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BE-β-CD分子量。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2.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SQI总分及单项评分、NPQ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PSQI各因子评分均降低(P<0.05),对照组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LVA、RVA及BA的Vm均上升,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LVA、RVA及BA的Vs均上升,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可有效改善颈源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症状和颈部疼痛,调节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小分子化合物I942在UVB照射诱导人黑素细胞树突形成及黑色素合成的促进作用
目的:探究小分子化合物I942在UVB照射诱selleckchem GSK1349572导人黑素细胞树突形成及黑色素合成的促进作用。方法:使用浓度为0、3.125、6.25、12.5、25、50μmol/L的小分子化合物I942处理正常永生化人表皮黑素细胞系PIG1,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24、48、72 h时的细胞活力。将PIG1细胞分为对照组、UVB组、UVB+2.5μmol/L I942组、UVB+5μmol/L I942组、UVB+10μmol/LI942组,按照分组名称进行相应处理。多巴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黑素小体及骨架蛋白F-actin分布情况,氢氧化钠裂解法测定黑色素含量,多巴氧化反应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qRT-PCR、WB检测树突形态相关、黑色素合成相关mRNA与蛋白寻找更多表达水平。结果:浓度为0、3.125、6.25、12.5、25、50μmol/Hepatic MALT lymphomaL的小分子化合物I942对PIG1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UVB组、UVB+2.5μmol/L I942组、UVB+5μmol/L I942组、UVB+10μmol/L I942组细胞树突数量、gp100、F-actin、黑色素含量、酪氨酸酶活性、MITF、TYR、TRP-1、TRP-2、Rac1mRNA与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RhoAmRNA与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小分子化合物I942结合UVB照射诱导能够增加黑素细胞的树突数量,提高细胞黑色素含量,提升酪氨酸酶活性,促进黑色素合成。
解毒祛邪扶正方治疗迁延性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风热闭肺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解毒祛邪扶正方治疗迁延性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风热闭肺型)的临床intramammary infection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诊断并收治的98例RMPP患儿。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阿奇霉素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阿奇霉素片联合解毒祛邪扶正方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RMPP患儿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比较两组RMPP患儿中医证候、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_l)、最大呼气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变化、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RMPP患儿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83.67%(P<0.05);治疗后,两组高热不退、面赤口渴、痰稠色黄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EV_l、PEF、MMEF水平均selleck R428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IL-2和IL-10水平均高于治疗前,selleckchem SBE-β-CD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祛邪扶正方可通过清热燥湿类药物对风热闭肺型的RMPP患儿进行施治,起到镇咳化痰、宣肺平喘疗效,可以调节机体免疫炎症因子,改善肺功能。
糖尿病肾病患者各阶段贫血状况及与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DN)患者各阶段贫血状况及与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1年8月~2022年10月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DN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CKD分期分为CKD1、CKD2、CKD3、CKD4、CKD5共5组,比较各组贫血发生情况及NCI贫血分级情况,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等),血清生化指标(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白蛋白、叶酸、血肌酐、胱抑素C等),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指标与贫血的关联。结果 200例患者中有1Mediated effect12例(56.00%)发生贫血,NCI贫JQ1 MW血分级与CKD分期呈正相关(r=0.610,P<0.001);各组贫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年龄、病程、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BIBW2992采购血清铁、总铁结合力、白蛋白、血肌酐、胱抑素C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铁蛋白、叶酸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I贫血分级与患者年龄、病程、血肌酐、胱抑素C呈正相关(P<0.05),与白蛋白、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血清铁、总铁结合力等呈负相关(P<0.05)。结论 DN患者CKD分期早期就已有较高的贫血发生率,且随着CKD分期的增加,贫血更严重。临床应注意DN患者CKD分期早期患者的贫血发生情况,可从患者病程、红细胞比容、血肌酐、胱抑素C等指标提前开展预防与治疗。
多西环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序贯疗法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多西环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序贯疗法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给予盐酸多西环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与平均治愈时间;对比2组血清学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点击此处反应蛋白(hs-CRP)、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Antineoplastic and I抑制剂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对比2组血气指标[酸碱度(pH)、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水平差异。结果:治疗组治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NF-α、hs-human medicineCRP、IL-6较治疗前降低,IgG、Ig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aO_2、SaO_2均较治疗前升高,PaCO_2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PaO_2、S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环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序贯疗法可有效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疗效优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