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螺钉联合前环内支架系统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徒手置入骶髂螺钉联合前环内支架系统(INFIX)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遂宁市中心医院采用徒手置入骶髂螺钉联合前环内支架系统治疗28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利用PACS系统骨盆CT了解有无骶骨变异,规划骶髂螺钉通道。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骨折复位、患者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根据术后CT图像判断螺钉的穿透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月,平均(12.6±5.6)selleck抑制剂月。手术时间50~116 min,平均(67.5±4.7)min;术中E7080研究购买出血量30~120 mL,平均(51.6±6.3)mL。术后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4周,平均(9.5±3.6)周;无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根据CT图像判断螺钉的穿透情况:0级30枚,1级5枚,2级穿透1例,无3级穿透。末次随访用Matta评分标准评价骨折复位:优18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2.86acute chronic infection%;用Majeed评分标准功能评价:优18例、良9例、可1例,优良率96.43%。术后1例骶1螺钉穿出骶孔,屈髋直腿抬高时感下肢放射性疼痛,取出骶髂螺钉后症状逐渐好转。1例出现骶髂螺钉松动退钉,感臀部不适,取出骶髂螺钉后好转。4例出现单侧股外侧皮神经激惹,口服甲钴胺3月后症状消失。无髂外血管及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术前利用PACS系统规划骶髂螺钉通道,徒手置入骶髂螺钉联合前环内支架系统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临床效果好,操作简单,骶髂螺钉可安全置入。

小青龙汤联合痰热清治疗老年人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的疗效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小青龙汤、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喘息型慢性支气管此网站炎发作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漯河市中医院治疗的84例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小青龙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multidrug-resistant infection察组Elexacaftor分子式患者咳嗽、喘息、咳痰、湿音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咳嗽、咳痰、喘息、肺哮鸣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用小青龙汤、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症状缓解,改善肺功能。

耳穴压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耳穴压丸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气阴两虚证)患者的心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评估其临床疗效,为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提供经验。方法:病例来源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以及住院的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气阴两虚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简单心理疏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丸,每周两次,左右耳轮换贴敷,两组疗程均设为4周。统计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NYH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表、明尼苏达生活质量(MLHFQ)评分表、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通过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治疗后心悸乏力、心烦不寐、自汗盗汗、气喘气短、口燥咽干5个症状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组间比较,两组在Transmembrane Transporters抑制剂心悸乏力、心烦不寐、自汗盗汗、气喘气短症状上,差异显著(P<0.05);在口燥咽干症状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3.33%,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左心室射血分数:两组治疗后LVEF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心功能分级: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心功能分级改善更明显(P<0.05)。(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PSQI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5)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selleck Fulvestrant:治疗后两组MLHFQ评分均下降,但治疗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MLHFQ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6)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两组治疗后NT-pro 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NT-pro BNP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7)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且安全性指标Polymer-biopolymer interactions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耳穴压丸可有效提高CHF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清中NT-pro BNP水平,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良好,可进一步于临床研究推广。

三种防止骨水泥渗漏椎体增强术比较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增强(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 PVA)术治疗老年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Bioelectricity generation性分析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采用PVA治疗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骨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其中,20例采用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30例采用分次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30例采用海绵PVP。比较三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结果]三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海绵组发生1例骨水泥渗漏。手术时间由高至低依次为PKP组>分次组>海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2±4.5) min vs (35.4±4.0) min vs (28.9±3.2) min, P<0.001]。骨水泥注入量依次为PKP组>分次组>海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0.4) ml vs (5.4±0.5) ml vs (4.9±0.6) ml, P=0.001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ms-275.html]。PKP组手术费用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随时间推移,三组患者的VAS及ODI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1d VAS评分依次为PKP组>分次组>海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8) vs (1.2±0.8) vs (1.0±0.6), P<0.001]。影像方面,PKP组后凸角的矫正度显著优于其他两组[(7.4±0.9) vs (5.3±1.0) vs (5.1±0.5), P<0.001]。与术前相比,术后三组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三组手术技术各其优缺点,PKP适用于需要恢复后凸畸形的患者,但花费较高;分次组在三组手术中在各个数据中较均衡;海绵组手术方式简单,手术时间短,AZD6738化学结构但仍为有一定的渗漏风险。

基于文献计量学火针治疗筋伤的知识图谱分析

目的:为了深入探索火针治疗筋伤的研究现状、热点研究机构、热点研究人物以及优势病种分布情况,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paediatric oncology,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火针治疗筋伤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数据来源: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所属筋伤范畴疾病名称来源:根据詹红生、何伟主编的《中医骨伤科学》和岑泽波主编的《中医伤科学》确定筋伤范畴。研究方法: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火针治疗筋伤领域相关的期刊文献以及硕博论文进行分析,包括:年度发文情况、发文量、受基金资助情况、发表杂志或学位授予单位情况、核心情况以及被引情况等。由此找出该领域的活跃研究者和活跃机构。使用共现与聚类分析的方法,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对该领域期刊文献以及硕博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包括:机构合作网络分析、作者合作网络分析以及关键词分析。由此发现该领域中不同的研究主题,根据研究主题随时间的变化,预测火针治疗筋伤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结果:1.该领域文献发文情况整体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2013-2019年为高产期,发文量占文献总数的50.88%;从受基金资助情况来看,期刊文献受基金支持占比17.58%,硕博论文受基金支持占比0.48%,虽然受到的基金支持占比较低,但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赞助为主;从期刊文献发表杂志情况来看,发文最多的是《中国针灸》,为66篇,selleckchem《针灸临床杂志》次之,为62篇,这两家期刊是火针治疗筋伤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杂志;从博硕论文授予单位分布来看,广州中医药大学发文量最多,为67篇,北京中医药大学发文量次之,为38篇。2.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而广西中医药大学为该领域研究的后起之秀,主要研究机构之间没有形成紧凑的合作网络。3.火针治疗筋伤领域形成了四个作者合作网获悉更多络,每个合作网络有其核心的作者团队。4.通过对期刊文献和硕博论文的关键词共现分析,涉及的针具名称除了火针之外还有毫火针、新九针;涉及的研究方法最多的是临床疗效观察;涉及最多的疾病是肩周炎,其次是网球肘、颈椎病;联合治疗多配合毫针、拔罐、推拿。结论:1.对该领域文献发文量数据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发现发文量整体成增长趋势,出现过爆发式增长期,现在已进入平缓增长期,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较高研究价值。2.期刊文献与硕博论文受到的基金资助以国家自然基金资助为主,期刊文献受资助比例高于硕博论文受资助比例。硕博论文受资助占比较低,说明该领域硕博论文受资助相对较少,科研项目申请成功不多。3.《中国针灸》是火针治疗筋伤领域最具有影响力的期刊。在该领域的主要载刊杂志中,以国家级期刊占比较大,省级、中文核心和科技核心期刊占比较小,整体论文水平需要提高。4.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及广西中医药大学在该领域发文量较高,说明这几所高校对火针治疗筋伤领域的研究比较关注,并且在此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另外这也说明火针治疗筋伤是中医药院校的研究热点。5.广州中医药大学是火针治疗筋伤领域合作最广泛的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河北省三河市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北京市中医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是比较活跃的机构。6.优势病种方面,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颈椎病等为火针治疗筋伤领域的热点研究疾病;临床针具选用方面,多选用贺氏中粗火针、微火针;联合治疗方面,多选用内服中药、灸法、推拿法、毫针法及温针灸配合治疗;热点证型方面,热点证型为风寒湿痹型、阳虚寒凝型;腧穴选择方面,最常用辨证选穴和近部取穴法;科研方法方面,临床疗效观察为研究热点。7.从临床研究来看,陈晓强、王成等学者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机构,都是未来研究者寻求合作时的可靠选择。

多维度探讨肺通气功能保留的慢性支气管炎人群特征及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

目的:比较肺功能正常的慢性支气管炎、肺通气功能保留(PRISm)的慢性支气管炎及COPD(GOLD1+2级)三组人群在临床症状、炎症、肺功能、影像学方面的特征,多维度分析PRISm的慢性支气管炎人群特征,以探讨其是否为慢性支气管炎进展为COPD的中间人群。并探讨双相CT参数(PRMfsad)在评估慢性支气管炎和COPD不同GOLD分级人群中小气道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象与方法:纳入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西安市第九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COPD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163例,其中慢性支气管炎55例(肺功能正常组22例,PRISm组33例);COPD组108例(GOLD1+2级42例、GOLD3级45例、GOLD4级21例)。收集人口统计学资料、实验室炎症参数;入院当天完成双相CT扫描;住院期间内行传统肺功能检查和新型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收集相关参数。从临床、炎症、肺功能、影像方面多维度探讨PRISm的慢性支气管炎人群特征并基于定量CT比较慢性支气管炎和不同GOLD分级COPD人群中小气道病变差异,探索双相CT参数(PRMfsad)在评估小气道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确认细节:1.PRISm的慢性支气管炎人群特征(1)临床症状(CAT、m MRC、急性加重次数)、气道嗜酸性炎症(Fe NO50、Fe NO200、Ca NO)、全身炎症(WBC、N%、L%、NLR、E%、hs CRP、Fib、PCT)及气道阻力(Z5%、R5%、R20%、R5-R20、Fres、X5、AX)与肺功能正常的慢性支气管炎、COPD(GOLD1+2级)均无统计学差异;(2)传统肺功能的肺容量参数(FVC、TLC)和CT测量的肺容积均低于其他两组;小气道通气功能(MMEF、MEF50%、MEF25%)低于肺功能正常的慢性支气管炎,高于COPD(GOLD1+2级)(p<0.05);肺弥散功能(DLCO%)、储备功能(MVV%)低于肺功能正常的慢性支气管炎组(p<0.05);(3)反映小气道病变的单呼气相CT参数(LAA-856exp)、双相CT参数(PRMfsad)与肺功能正常的慢性支气管炎相似,低于COPD(GOLD1+2级)(p<0.05)。2.小气道病变在慢性支气管炎和COPD(GOLD1-4级)中普遍存在。COPD组高于慢性支气管炎组;肺功能正常的慢性支气管炎、PRISm的慢性支气管炎两组的LAA-856exp、PRMfsad无统计学差异;E/I MLD在肺功能正常的慢性支气管炎、PRISm的慢性支气管炎组、COPD(GOLD1+2级)无统计学差异。在GOLD分级中,LAA-856exp、PRMfsad、E/I MLD在GOLD1+2级低Puromycin抑制剂于GOLD3级和GOvaginal microbiomeLD4级(p<0.05)。结论:1.PRISm的慢性支气管炎人群可能并不是慢性支气管炎进展为COPD的中间人群,更可能倾向于是先天肺功能发育不良的一种特殊的慢性支气管炎人群。2.小气道病变在慢性支气管炎和COPD人群普遍存在,随着肺功能损害加重而增加,双相CT参数(PRMfsad)较单呼气相CT参数(LAA-856exp)更准确,较双相CT参数(E/I MLD)更灵敏,在小气道病变的评估上是一个良好的临床评价指标。

手法复位联合Wiltse椎旁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经Wiltse椎旁入路手法整复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为临床作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4)。实验组采用手法整Bucladesine配制复加Wiltse椎旁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照组采用后路传统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OT)、出血量(BL)、术后引流量(PD)、支撑时间(TB)及受伤后凸畸形俯卧位Cobb角恢复情况、Cobb角变化、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多裂肌横断面积(CSA)变化。结果:实验组BL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0,P<0.05)。实验组OT、PD、TB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24.49、9.60,P<0.05)。术后1 d和3 d,实验组CK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8、2.753,P<0.05)。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实验组患者ODI明显www.selleck.cn/products/ly2157299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7、3.125,P<0.05)。在术后Cobb角变化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6、3.169,P<0.05)。结论:该手术适用于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术前手法整复具有恢复损伤椎体高度的优点。Wiltse肌间入路可减少术genetic model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椎旁肌损伤。

老年住院患者社会衰弱现状及其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社会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社会衰弱与睡眠质量的关系,进一步分析生活质量在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与社会衰弱间的中介效应,为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预防或延缓老年住院患者社会衰弱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以期为医务工作者对老年住院患者社会衰弱的干预提供新的切入点。方法:(1)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购买Gefitinib年5月新疆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老年医学科500例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衰弱指数量表(HALFT)、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SF-36健康调查量表及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2)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相关性分析采用Sprearman相关系数检验;同时采用SPSS 26.0中Precoss V4.0插件进行生活质量在睡眠质量与社会衰弱关系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1)本次调查的500例老年住院患者中无社会衰弱为46例(9.2%获悉更多),社会衰弱前为303例(60.6%),社会衰弱为151例(30.2%),社会衰弱总得分为2(1.00,3.00)分。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差为317例(63.4%),睡眠质量好为183例(36.6%),睡眠质量总得分为(10.26±3.43)分,其中主观睡眠质量得分为(1.60±0.73)分,入睡时间得分为(2.19±0.91)分,睡眠时间得分为(2.04±0.83)分,睡眠效率得分为(2.61±0.71)分,睡眠障碍得分为(1.40±0.71)分,催眠药物得分为(0.53±1.01)分,日间功能障碍得分为(1.34±0.94)分。(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住院患者社会衰弱在年龄、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自评、医疗支付方式、家庭人均收入、服药种类是否超过3种、疼痛、健康自评、慢病数、兴趣爱好、平时锻炼、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子女数、是否独居、有无他人照顾、照顾者、子女探望情况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居住地、婚姻状况、服药种类是否超过3种、健康自评情况、子女数、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为社会衰弱的保护因素(P<0.05);年龄、文化程度、疼痛、慢病数、兴趣爱好、平时锻炼状况、营养状况、子女探望情况、睡眠质量为社会衰弱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4)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睡眠质量与社会衰弱间呈正相关(r=0.442,P<0.01),与生活质量间呈负相关(r=-0.419,P<0Medico-legal autopsy.01);生活质量与社会衰弱间呈负相关(r=-0.554,P<0.01)。(5)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质量→社会衰弱的置信区间为[0.038~0.405],直接效应显著;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社会衰弱的置信区间为[0.050~0.189],中介效应显著,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4.20%。结论:(1)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较差的占比较高,社会衰弱的问题较为严峻。高龄、文化程度低、无兴趣爱好、平时锻炼较少、营养不良、健康自评较差,子女探望陪伴少、多种慢病共存、躯体疼痛、睡眠质量差的老年住院患者社会衰弱程度更为严重。(2)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与社会衰弱呈正相关,表明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越差,社会衰弱的发生风险越高。因此,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社会衰弱现状及其与睡眠质量关系的研究,为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预防或延缓其社会衰弱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3)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不仅能直接影响社会衰弱,而且可以通过生活质量间接影响社会衰弱,即老年住院患者较差的睡眠质量通过降低生活质量来增加社会衰弱。因此,医务人员应密切关注老年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以期通过探索更加有效的措施来识别和干预社会衰弱,进而改善社会衰弱的状态。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6例获悉更多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NPPV治疗,观察组接受HFNC治疗。治疗后均对两组患者进行48 h的观察,比较两组获悉更多患者的疾病转归指标,治疗前后的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氢离子浓度指数(pH值immune deficiency)水平及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插管率、鼻面部皮损率低于对照组,气道护理干预次数少于对照组,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_2、SpO_2、MAP水平高于治疗前,pH值、RR、HR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NPPV治疗相比,HFNC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能更有效减少患者插管、鼻面部皮损及气道护理干预次数,缩短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感。

肿瘤抑制基因p16/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双染人乳头瘤病毒E6/E7及液基薄层细胞学联合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16(p16)/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Ki67)双染、IACS-010759分子量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及液基薄层细胞学(TCT)联合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457例,其中包括宫颈炎315例,CIN 112例,宫颈癌30例。采用自动制片机TCT检查,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检测p16/Ki-67双染,全自动分子诊断仪进行HPV E6/E7 mRNA检测。结果 CIN患者p16/Ki-67双染、HPV E6/E7及TCT阳性表达高于宫颈炎患者(χ~2=86.427、65.569、199.481,均P<0.05);宫颈癌患者p16/Ki-67双染、HPV E6/E7及TCT阳性表达高于CIN患者(χ~2=59.877、48.058、13.256,均P<0.05)。宫颈癌患者p16/Ki-67双染、HPV E6/E7及TCT阳性表达Emphysematous hepatitis高于宫颈炎患者(χ~2=200.45、150.538、156.718,均P<0.05)。CIN、宫颈癌患者HPV E6/E7 mRNA表达均高于宫颈炎患者;宫颈癌患者HPV E6/E7 mRNA表达高于CIN患者(F=8selleckchem4.164,P<0.05)。与p16/Ki-67双染、HPV E6/E7及TCT相比,3项联合对宫颈癌的筛查价值较高(χ~2=3.742,P<0.05)。结论 p16/Ki-67双染、HPV E6/E7及TCT 3项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提高早期宫颈癌筛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