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15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及心理状况分析,揭示银屑病的某些发病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从而为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2019年在某综合医院心身医学科就诊的15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bio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n临床分析,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血型、文化程度、发病年龄、病程、家族史、发病季节、发病和复发诱因及心理状况。结果:本病首次发病年龄多见于30岁以下,男性首次发病年龄显著高于女性(P<0.05)。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对于银屑病的发病和复发都有影响。银屑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53.0%,44/83)和抑郁情绪(46.8%,29/62)。不同民族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环境因素中潮湿和季节变化是主要的诱发因素;银屑病患者表现出焦虑和PLX3397抑郁症状,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购买MK-2206应注重心理干预。
复方木姜叶柯活性茶对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尿酸和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复方木姜叶柯活性茶对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的尿酸和肾功能的影响,为开发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药物和功能性食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氧嗪酸钾联合腺嘌呤建立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10 mg/(kg·d))、复方茶高、中、低剂量组(10 g/(kg·d))、3.33 g/(kg·d)、1.11 g/(kg·d))。末次给药1 h后,取尿液,采用CBB法测定尿蛋白(UP),脲酶法检测尿液尿素氮(UUN);眼眶取血,采用酶比色法检测尿酸(UA)含量,脲酶法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含量,酶联免疫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取肾组织,荧光定量分析法检测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及葡萄糖Tezacaftor分子式转运体9(GLUT9)含量,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中UP、UUN、UA、BUN、IL-6、URAT1、GLUT9及TNF-α水平显著增高(P<0.01,P<0.05),肾组织结构正常。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中UP、UUN、UA、BUN、URAT1、IL-6、Immune landscape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肾组织有少量肾小球萎缩变形,偶见肾小管扩张,无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复方茶高剂量组中UP、UUN、UA、BUN、IL-6、URAT1、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复方茶中剂量组中UP、UUN、UA、IL-6、URAT1、GLUT9、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复方茶低剂量组中UP、UUN、UA、IL-6、URAT1、BUN、TNF-α、GLUT9水平显著降低(P<0.01,P<寻找更多0.05)。结论 复方木姜叶柯活性茶能降低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的尿酸,且对肾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尿酸重吸收有关,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识别靶向癌症免疫微环境和代谢重编程的天然活性成分的算法COIMMR开发
目的免疫逃逸和代谢重编程被认为是导致癌症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天然活性成分通过改变免疫微环境和调节代谢重编程被广泛用于癌症治疗。然而,人工实验筛选是耗时的、费力的,且目前没有筛选针对特定途径的候选药物的计算方法。为此,需要设计一个新的计算框架来推断免疫微环境和代谢重编程在天然活性成分抗癌作用中的贡献;进一步特异性的筛选针对免疫微环境和代谢重编程的天然活性成分。方法首先,收集608个免疫signature和69个代谢signature。然后,通过GSEA计算每个免疫signature或代谢signature在癌症和天然活性成分的转录表达中的富集程度,分别构建了癌症和天然活性成分的免疫图谱或代谢图谱。随后,通过癌症和天然活性成分的免疫/代谢图谱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天然活性成分与癌症之间的免疫相似性评分(I_(score))和代谢相似性评分(M_(score)),评估了天然活性成分调节癌症免疫系统和代谢通路的能力。进一步将差异分析定义的癌症特异性signature,通过RGSEA计算天然活性成分对癌症的整体疗效评分(OCES)。最重要的一步,将OCES分别与I_(score)和M_(score)进一步做相关分析计算出免疫微环境和代谢重编程对整体疗效的贡献。基于COIMMR(Contribution Of the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and Metabolic Reprogramming)计算方法,筛选得到针对STAD的异甘草素和针对LGG的吐根酚碱盐酸盐并在体外评价抗癌活性:采用CCK-8实验检测异甘草素和吐根酚碱盐酸盐对MGC803细胞和SW1783细胞的抗增殖效果。采用T细胞共培养实验检测异甘草素以T细胞为介质的抑癌作用,并通过酶联免疫吸medical cyber physical systems附试验(ELISA)检测IL-2细胞因子。Western blot检测吐根酚碱盐酸盐中视黄酸代谢通路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构建了癌症和天然活性成分的免疫图谱和代谢图谱,STAD和LGG分别是对免疫微环境和代谢重编程影响最大的癌症。根据相应的免疫signature研究了14880种天然活性成分和癌症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发现6356个显著负相关的治疗关系。此外,在基于相应代谢signature的14880个潜在的相互作用中,得到了493个治疗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活性成分是可以通过改善免疫微环境和代谢重编程治疗癌症的,但调节免疫微环境在天然活性成分抗癌作用中的贡献度更大。进一步通过天然活性成分的排序确定了针对STAD中T细胞的异甘草素,以及针对LGG中代谢重编程的吐根酚BMN 673小鼠碱盐酸盐,异甘草素对STAD的IC_(50)是36.19μM,BMS-354825使用方法吐根酚碱盐酸盐对LGG的IC_(50)是4.721μM。T细胞共培养实验表明,异甘草素可以促进T细胞的激活和IL-2的释放以抑制STAD。Western blot实验表明,吐根酚碱盐酸盐下调SW1783细胞的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中的COX-2和KAT5蛋白水平,并上调视黄酸代谢的ALDH1A2蛋白,下调CYP26A1蛋白水平。结论1.对于代谢重编程的改变,天然活性成分更主要的是以调节免疫微环境来发挥抗癌作用。2.异甘草素可以通过促进T细胞的激活抑制STAD。3.吐根酚碱盐酸盐对LGG的抑制作用与下调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上调视黄酸代谢通路ALDH1A2蛋白水平,下调CYP26A1蛋白水平有关。4.这种新方法能够确定针对特定途径的候选化合物,并计算出它们的贡献。为重新定位针对癌症的免疫和代谢功能障碍的药物创造了新的可能性,并为其他疾病的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北京市东城区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受种者疫苗认知及推荐意愿调查
目的 评价北京市东城区带状疱疹疫苗(herpes zoster vaccine,HZV)受种者对带状疱疹患病及其疫苗接种的认知情况以及向他人推荐的意愿。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2020年8月1日—2021年9月1日在北京市东城区预防接种门诊全程2剂次HZV的≥50岁受种者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受种者对带状疱疹患病及其疫苗接种各项知识的知晓率、向他人推荐接种的比例及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303名受种者自愿参与调查,其中65.68%的受种者为通过家人朋友推荐而接种的疫苗。对于各项带状疱疹患病知识的知晓率为23.76%~95.71%,对于各项带状疱疹疫苗知识的知晓率为40.59%~77.23%,88.78%受种者表示愿意推荐家人朋友接LY2157299研究购买种带状疱疹疫苗。多因素logistic分析PF-6463922化学结构显示,接受疫苗价格、知晓带状疱疹可复发及知晓带状疱疹需就医治疗为受种者推荐意愿的影响因素polymorphism genetic[OR (95%CI):2.83(1.13~7.14)、 3.25 (1.48~7.17)、 3.51 (1.59~7.75)]。结论北京市东城区受种者对带状疱疹发病原理知晓程度较低,缺少对带状疱疹疫苗保护作用的了解,仍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知从而提高互相推荐的意愿。
HPK1 GROβ及THRSP蛋白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造血祖细胞激酶1(HPK1)、生长调节蛋白-β(GROβ)及THRSP蛋白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温州市中医院收selleck Navitoclax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取所有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GROβ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HPK1、THRSP表达量。结果 癌旁组织中HPK1、GROβ及THRSP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62±0.35)、(47.23±6.Q-VD-Oph溶解度56)pg/ml、(1.13±0.16);癌组织中HPK1、GROβ及THRSP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16±0.19)、(116.35±25.59)pg/ml、(1.57±0.31)。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中HPK1表达量较低,GROβ、 THRSP蛋白表达量较高(均P<0.05)。淋巴结转移、Ⅲ期、Ⅳ期、低分化患者中HPK1表达量较低,GROβ、 THRSP蛋白表达量较高(均P<0.05)。乳腺癌癌组织中HPK1与GROβ表达量呈负相关(r=-0.292,P<0.05),GROβ与THRSP表达量呈正相关(r=0.277,P<0.05),HPK1与THRSP表达量呈负相关(r=-0.34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PK1、 GROβ、 THRSP蛋白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HPK1、GROβ及THRSP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异常genetic model,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三者表达和乳腺癌患者预后有一定相关性。
猫血浆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参考范围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
为了建立猫血浆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SDMA)的参考范围,并探索SDMA对猫慢性肾病(CCleaning symbiosisKD)的诊断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本试验从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采集健康成年猫和慢性肾病(CKD)、心脏病(HD)、肿瘤、糖尿病(DM)、脂肪肝(FHL)和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患猫的血浆样本,Liraglutide IC50应用ELISA检测SDMA水平,建立健康成年猫的SDMA参考范围,并分析不同疾病对SDMA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健康成年猫血浆SDMA的参考范围为0~13.09μg/dL,且不受年龄、性别和品种的影响(P>0.05)。CKD患猫血浆SDMA水平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升高,且与肌酐(CREA)呈强相关性(r=0.890,P<0.001),可反映肾功能的损伤程度。与健康成年对照组相比,FHL组和FIP组患猫血浆SDMA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HD组差异显著(P<0.05),肿瘤组和DM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血浆SDMA水平对猫CKD早期诊断具有一定意义,猫脂肪肝和传染性腹膜炎Vorinostat试剂可能会影响SDMA水平。
猫血浆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参考范围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
为了建立猫血浆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SDMA)的参考范围,并探索SDMA对猫慢性肾病(CCleaning symbiosisKD)的诊断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本试验从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采集健康成年猫和慢性肾病(CKD)、心脏病(HD)、肿瘤、糖尿病(DM)、脂肪肝(FHL)和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患猫的血浆样本,Liraglutide IC50应用ELISA检测SDMA水平,建立健康成年猫的SDMA参考范围,并分析不同疾病对SDMA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健康成年猫血浆SDMA的参考范围为0~13.09μg/dL,且不受年龄、性别和品种的影响(P>0.05)。CKD患猫血浆SDMA水平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升高,且与肌酐(CREA)呈强相关性(r=0.890,P<0.001),可反映肾功能的损伤程度。与健康成年对照组相比,FHL组和FIP组患猫血浆SDMA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HD组差异显著(P<0.05),肿瘤组和DM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血浆SDMA水平对猫CKD早期诊断具有一定意义,猫脂肪肝和传染性腹膜炎Vorinostat试剂可能会影响SDMA水平。
猫血浆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参考范围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
为了建立猫血浆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SDMA)的参考范围,并探索SDMA对猫慢性肾病(CCleaning symbiosisKD)的诊断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本试验从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采集健康成年猫和慢性肾病(CKD)、心脏病(HD)、肿瘤、糖尿病(DM)、脂肪肝(FHL)和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患猫的血浆样本,Liraglutide IC50应用ELISA检测SDMA水平,建立健康成年猫的SDMA参考范围,并分析不同疾病对SDMA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健康成年猫血浆SDMA的参考范围为0~13.09μg/dL,且不受年龄、性别和品种的影响(P>0.05)。CKD患猫血浆SDMA水平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升高,且与肌酐(CREA)呈强相关性(r=0.890,P<0.001),可反映肾功能的损伤程度。与健康成年对照组相比,FHL组和FIP组患猫血浆SDMA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HD组差异显著(P<0.05),肿瘤组和DM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血浆SDMA水平对猫CKD早期诊断具有一定意义,猫脂肪肝和传染性腹膜炎Vorinostat试剂可能会影响SDMA水平。
PDK1和Ki-67表达水平与卵巢浆液性癌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 分析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DK1)、Ki-67表达水平与卵巢浆液性癌(OSC)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该院行手术治疗的93例OSC患者的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medicines optimisation测组织中PDK1及Ki-67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DK1、Ki-67表达水平与OS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PDK1、K3-MA使用方法i-67表达水平与3年内复发及铂耐药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PDK1、Ki-67表达水平对OSC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PDK1及Ki-67表达水平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组织分化级别、淋巴转移、腹水形成、腹水阳性有关(P<0.05);PDK1高表达是OSC患者FIGO分期晚期(Ⅲ~Ⅳ期)、淋巴转移及腹水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Ki-67高表达是OSC患者FIGO分期晚期(Ⅲ~Ⅳ)及腹水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PDK1、Ki-67高表达者3年内复发率及铂耐药率均明显高于低表达者(P<0.05);PDK1、Ki-67高表达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5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 PDK1、Ki-67表selleck达水平在OSC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PDK1和Ki-67表达水平与卵巢浆液性癌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 分析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DK1)、Ki-67表达水平与卵巢浆液性癌(OSC)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该院行手术治疗的93例OSC患者的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medicines optimisation测组织中PDK1及Ki-67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DK1、Ki-67表达水平与OS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PDK1、K3-MA使用方法i-67表达水平与3年内复发及铂耐药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PDK1、Ki-67表达水平对OSC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PDK1及Ki-67表达水平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组织分化级别、淋巴转移、腹水形成、腹水阳性有关(P<0.05);PDK1高表达是OSC患者FIGO分期晚期(Ⅲ~Ⅳ期)、淋巴转移及腹水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Ki-67高表达是OSC患者FIGO分期晚期(Ⅲ~Ⅳ)及腹水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PDK1、Ki-67高表达者3年内复发率及铂耐药率均明显高于低表达者(P<0.05);PDK1、Ki-67高表达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5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 PDK1、Ki-67表selleck达水平在OSC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