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及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导致穿刺未确诊及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6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肺结节患者。收集患者的病例资料、穿刺后病理结果、结节外科手术切除后病理结果及结节治疗后情况,计算穿刺确诊率及分析不同方式分组的结节确诊率有无差异,并分析导致穿刺未确诊及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最终纳入的291例病例中,有246例穿刺确诊,未确诊的有45例,穿刺确诊率为84.54%。2.恶性结节的穿刺确诊率为86.26%,良性结节为68.97%,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肺实性结节、混合性结节及磨玻璃结节穿刺确诊率分别为:90.14%、87.57%及66.67%,三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行两两比较,发现实性结节与磨玻璃结节及混合性结节与磨玻璃结节的穿刺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10mm的穿刺确诊率为64.29%,直径10~30mm的为87.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位于肺内的结节的穿刺确诊率为85.24%,胸膜下结节的为75%,通过比较发Neurological infection现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4.单因素分析显示:结节密度、结节大小、肺内分布、穿刺距离及C59 MW结节良恶性与穿刺未确诊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磨玻璃结节、结节直径≤10mm、分布于下叶、穿刺距离≥6cm及良性结节是穿刺未确诊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5.穿刺后气胸的发生率为:16.83%。肺实性结节、混合性结节及磨玻璃结节穿刺后气胸的发生率分别为:14.08%、19.53%及13.3%,比较发现三组气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10mm的结节穿刺后气胸发生率为28.57%,直径10-30mm的为14.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位于肺内的结节的穿刺后气胸发生率为17.34%,胸膜下结节为10.0%,通过BYL719临床试验比较发现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6.单因素分析显示:结节大小、肺内分布、有无肺气肿、病灶胸膜距离及体位与穿刺后出现气胸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结节直径≤10mm、分布于下叶、有肺气肿及病灶胸膜距离≥3cm是穿刺后出现气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7.穿刺后出血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