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Slit-Robo GTP酶激活蛋白1(Slit-Robo GTPase-activating protein 1,SRGAP1)在卵巢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SRGAP1蛋白在卵巢良性囊肿组织、卵巢癌组织及腹膜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通过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技术验证。评估SRGAP1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The International FedSAG浓度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组织学Bioresorbable implants分型、病理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采用Kaplan Meier plotter分析SRGAP1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卵巢癌组织中SRGAP1表达高于卵巢良性囊肿组织和腹膜转移组织(P<0.05)。SRGAP1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的组织学分型和病理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RGAP1低表达患者相比,SRGAP1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展后生存期(PPS)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SRGAP1在卵巢癌中表达上调,其高表达与卵巢癌的不良预AY-22989浓度后有关,可考虑作为卵巢癌预后不良的特异性标志物。
Author: admin
化疗介导mTOR/AKT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因子分泌抑制非小细胞肺癌发展
目的 探讨化疗介导mTOR/AKT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因子分泌抑制非小细胞肺癌发展及相关机制。方法 以化疗药物紫杉醇(Paclitaxel,PAC)梯度浓度(0、5、10、50μmol)处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Western blot检测p-mTOR和pAKT表达变化。进一步使用mTOR/AKT信号通路激动剂SC79进行功能逆转实验,荧光定量PCR检测M1型炎症因子IL-6和iNOS以及M2型炎症因子Arg-1和CD206表达变化;CCK-8和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selleck激酶抑制剂蛋白Bax/Bcl2和Cleaved-caspaGSK126se3/Caspase3表达变化。结果 化疗药物紫杉醇可抑制p-mTOR和pAKT表达,并且具有明显的梯度相关性(P<0.ER-Golgi intermediate compartment05)。紫杉醇可明显逆转SC79诱导的A549细胞M1型炎症因子IL-6和iNOS表达的升高(P<0.05),M2型炎症因子Arg-1和CD206表达的降低(P<0.05)。此外,紫杉醇可明显抑制SC79诱导的A549细胞增殖增多(P<0.05)、凋亡减少(P<0.05)及Bax/Bcl2和Cleaved-caspase3/Caspase3表达降低(P<0.05)。结论 化疗药物紫杉醇通过mTOR/AKT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因子分泌,达到抑制非小细胞肺癌发展的效果。
肿瘤相关慢性炎症性贫血和肿瘤相关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相关参数及铁代谢指标的比较
目的:分析与比较肿瘤相关慢性炎症性贫血(CRA-ACD)和肿瘤相关缺铁性贫血(CRA-IDA)红细胞相关参数及铁代谢指标,以明确两种贫血的临床特征并探讨红细胞相关参数及铁代谢指标在两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湖北妇幼保健院初治确诊14例CRA-IDA及16例CRA-ACD患儿进行红细胞参数[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铁代谢指标[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与血清铁蛋白(SF)]检测,并与20例同期健康对照组比较,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个研究组MCV[CRA-IDA组(77.53±selleckchem DS-32016.78) fL,CRA-ACD组(80.12±4.83) fL]均小于对照组(90.severe bacterial infections01±2.90) f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Staurosporine.html);且CRA-IDA组小于CRA-A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研究组的MCH、MCHC、SI、TS及TIB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个研究组SF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CV、SI、TS及TIBC异常率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A-IDA组有7例、CRAACD组有11例SF高于20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A-ACD组全部高于30μg/L,而CRA-IDA组仅5例低于30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CRA-IDA和CRA-ACD的红细胞参数(MCV下降)及常规铁代谢指标(SI、TS和TIBC下降,SF升高)相似,故不能简单地采用上述指标对CRA进行病因分析,需寻找一种新的生物学指标更好地鉴别CRA-IDA和CRA-ACD。
肺癌患者MSCT影像学征象与血清肿瘤因子相关性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MSCT影像学征象与血清肿瘤因子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MSCT检查和肿瘤因子检测。对所得MSCT图像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检查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分析MSCT影像学征象与血清肿瘤因子相关性。结果 在单独肿performance biosensor瘤因子检查中对肺癌诊断敏感性均不高,但有着较高的特异性,而MSCT检查敏感性高于单独肿瘤因子检查;MSCT+LTA+NSE+CBarasertib体内EA联合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四者单独检查(P<0.05)。经t检验结果分析:血清肿瘤因子LTA、NSE、CEA与MSCT征象“毛刺”征、“空泡”征、结节性质、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胸腔积液无明显相关性(P>0.05);LTA与淋巴结转移之间有较好相关性(P<0.05)。结论 肺癌患者MSCT影像学征象与血清肿瘤因子存在相关性,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肺癌诊selleck Wnt-C59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普里西特干预模式对男性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性功能及心理弹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普里西特(PLISSIT)干预模式对男性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性功能、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结直肠癌造口术的100例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PLISSIT模式干预,均干预8周。利用国际勃起功能问卷(IIEF-5)、早泄诊断量表(PEDT)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干预前后2组性Repeated infection功能及心理弹性水平进行评测。结果 排除中途退出者后,试验组最终纳入48例,对照组49例。干预前,2组IIEF-5评分、PEDT评分及性功能等级、CD-RISC各维度评分及CD-RISC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II确认细节EF-5评分、PEDT评分、勃起功能等级Antineoplastic and I抑制剂改善情况、心理弹性的3个维度(韧性、自强及乐观)项目评分及CD-RISC总分均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SSIT干预模式可帮助结直肠癌造口男性患者改善性功能及心理弹性,促进心理健康。
普里西特干预模式对男性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性功能及心理弹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普里西特(PLISSIT)干预模式对男性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性功能、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结直肠癌造口术的100例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PLISSIT模式干预,均干预8周。利用国际勃起功能问卷(IIEF-5)、早泄诊断量表(PEDT)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干预前后2组性Repeated infection功能及心理弹性水平进行评测。结果 排除中途退出者后,试验组最终纳入48例,对照组49例。干预前,2组IIEF-5评分、PEDT评分及性功能等级、CD-RISC各维度评分及CD-RISC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II确认细节EF-5评分、PEDT评分、勃起功能等级Antineoplastic and I抑制剂改善情况、心理弹性的3个维度(韧性、自强及乐观)项目评分及CD-RISC总分均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SSIT干预模式可帮助结直肠癌造口男性患者改善性功能及心理弹性,促进心理健康。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目的 研究黄芩茎叶总黄酮(SBTF)对结肠癌HCMicrobiota-independent effectsT116细胞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SBTF(5、10、20、50、100、200、400、600μg·mL~(-1))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SBTF (80、120、160μg·mL~(-1))对HCT116细胞凋亡的影响;JC-1染色法检测SBTF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Tra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SBTF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tinSBE-β-CD浓度g法检测SBTF对细胞凋亡、迁移和侵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BTF可明显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干预24、48 h后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156.50、98.59μg·mL~(-1);SBTF显著提高HCT116细胞selleckchem Taurine凋亡率(P<0.05、0.01);SBTF明显促进HCT116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改变;SBTF显著降低HCT116细胞迁移和侵袭率(P<0.05、0.01);SBTF显著上调HCT116细胞的Bax/Bcl-2值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P<0.05、0.01),显著下调MMP-2、MMP-9蛋白表达(P<0.05、0.01)。结论 SBTF可通过诱导HCT116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迁移、侵袭发挥抗结肠癌作用。
CT电磁导航系统引导下经皮穿刺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操作规范专家共识(2021版)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经皮诊断周围型肺癌技术目前已成熟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但该技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无法在操作过程中完成实时监测、反复扫描可能会对患者造成辐射损伤等。近年来,CT电磁导航系统辅助下经皮诊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显著提高了诊疗的质量与水平,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其在经皮诊断周围型肺癌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得到了初步验证,尤其适用于初学者使用,练习肺穿刺技术。为了进一步优化国产电磁导航系统技术的操作规范,指导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上海确认细节市抗癌协会实体肿瘤聚焦诊疗专委会电磁导航技术专家HER2 immunohistochemistry组召开电磁导航系统规范化操作专家研讨会,从技术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流程及并发症处理等方www.selleck.cn/products/gsk126面展开认真讨论,并最终形成本共识。
肺癌患者化疗后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化疗后药物治疗过程中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总结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6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性肿瘤类型、肝功能、肝损伤发生时间、保肝药物应用情况等。分析对患者实施DP方案、EP方案、GP方案所产生药物性肝损伤情况及愈后。结果 3种化疗方案的肝损伤严重程度均发生在1级和2级,经检验3种方案所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致的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P方案患者肝细胞损伤类型以胆汁淤积型为主,GP方案患者肝细胞损伤类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EP方案患者肝细胞损伤类型以混合型为主。不同化疗方案所Lorlatinib配制致患者药物性肝损伤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药物治疗患者均好转或治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Dinaciclib.05。结论 3种不同肺癌化疗中,GP方案所致的患者化疗后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最高,EP方案、DP方案的肝损伤均存在不同特点。在临床治疗中需充分考虑并对症使用保肝类药物,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Ⅱ/Ⅲ期食管癌放化疗的影像学评价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影像学评价对食管癌Ⅱ/Ⅲ期放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2月于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复诊的20例食管癌病例展开研究,病例来自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食管癌Ⅱ/Ⅲ期,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对象均接受简单调强技术或三维适形放疗。分析不完全缓解(not in complete remission,NCR)与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solid tumors,RECaput medusaeCIST)(Nr CR、r CR)、X射线造影(NxCR、x CR)、病理(NpCR、p CR)等评价方法下的总生存率,并展开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20例患者r CR率、x CR率、pCR率分别为35.0%(7/20)、45.0%(9/20)、30.0%(6/20)。对比在不同评价方法中NCR与CR者的1、3、5年总生存率,NrCR与r CR、Nx CR与xwww.selleck.cn/products/ferrostatin-1 CR、Np CR与p CR之间的差异显著(P <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患者独立预后因素为p CR(95%CI:0.199~0.553,HR=0.342,P <0.05)。结论:放化疗的食管癌Ⅱ/Ⅲ期患者以治疗后pCR为判断疗效金标准,且其属于独立预后因素,可用于指导判断临床疗效,且与NrLBH589 MW CR、Nx CR相比,r CR、x CR显著提升了患者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