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调查及预后分析

目的 调Religious bioethics查中老年人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病因,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到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456例中老年CRF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病因及影响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456例中老年CRF患者病因分布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220例(48.24%)、糖尿病肾病78例(17.11%)、高血压肾病65例(14.25%)、肾盂肾炎37例(8.11%)、药物性肾损伤19例(4.16%)、梗阻性肾病18例(3.95%)、狼疮性肾炎12例(2.63%)、多囊肾7例(1.5www.selleck.cn/products/blebbistatin4%),其中病因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患者发病年龄低于其他病因患者(P<0.05);456例患者院内死亡Laduviglusib试剂94例,死亡率为20.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严重感染、脑血管疾病、心律失常、高血压Ⅲ期、左心室肥厚、心肌梗塞是引发患者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中老年CRF发病的主要病因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而心脏疾病是引发此类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应针对高危人群做好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从而降低CRF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生物信息学方法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关键基因与通路筛选及中药预测研究

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diabeselleck化学tes mellitus)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分析,获取疾病的关键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探索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分子机制,预测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潜在中药。首先从GEO数据库下载关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GSE43950,利用GEO2R在线分析工具筛选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差异表达基因(diffeLiproxstatin-1化学结构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可视化,对DEGs利用DAVID在线分析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通路富集(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通过STRING在线分析工具、Cytoscape软件及其插件cytoHubba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DEGs进行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寻找关键基因,随后将关键基因映射到医学本体信息检索平台(coremine medical),筛选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潜在中药,同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最后共获得692个DEGs,包括121个上调基因和571个下调基因。GO功能注释显示DEGs参与了血液凝固、止血的调节、中性粒细胞活化免疫应答、DNA的特异性结合等生物过程,KEGG信号通路分析主要涉及MAPK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等。利用蛋白互作数据库STRING以及Cytoscape软件中的cytoHubHumoral innate immunityba分析DEGs,获取了前10位的hub基因,分别是CD4、IL1B、TLR4、TLR2、ITGAM、CD86、CSF1R、TLR8、CYBB、TLR1。通过关键基因筛选得到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潜在中药为黄芩、丹参、川牛膝和郁金。包括TLR2、TLR4、IL1B等在内的10个关键基因可能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黄芩、丹参、川牛膝和郁金等中药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治疗的潜在分子药物来源。

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住院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为制定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营养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80例,根据不同营养治疗方法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120例)。发病24h内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干预组给予肠内营养;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入院当天,入院第7、14天营养指标(包括血红蛋白、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Isolated hepatocytes等),以及住院selleckchem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入院第7天前清蛋白更高,入院第14天总蛋Compound 3研究购买白、清蛋白、血红蛋白均更高,住院时间更短,便秘、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患者营养指标,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相关信号通路及其临床应用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占全部乳腺癌病例的15%~20%,其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均为阴性表达,也是所有乳腺癌亚型中侵袭性和恶性程度较高的一种。TNBC还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和较差的预后特性。由于异质性高、临床特征复杂,化疗、放疗和手术切除等手段仍是当前TNBC治疗的主要方法。然而,严重的副作用、高复发风险和健康损伤等问题仍然不容忽视。随着TNBRAD001使用方法C基础研究的进展,越来越多的TNBC靶向治疗相关信号通路被揭示,而且其中有一部分已进入临床试验,为TNBC的治疗提供了充满希望和前景的分子靶点。此外,其中一Cytogenetic damage些治疗靶点在TNBC精确分型和精准治疗的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TNBC靶向治疗中经典的合成致死通路、PI3K/AKT/mTOR通路、PD-1/PD-L1免疫通路等信号通路及其临床试验进行了综述,同时介绍了近几年比较具有潜力的TNBC靶向治疗信号通路,包括肿瘤血管生成通路、多胺合成和分解代谢通路、SLC3MLN4924 NMRA2/LAT1通路以及IGF-1/IGF-1R/FAK/YAP信号转导通路等。

超声造影监测乳腺癌术后他莫昔芬相关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用于监测乳腺癌术后他莫昔芬(tamoxifen,TAM)相关子宫内膜病变Alpelisib体内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济南市人民医院诊疗和随访的乳腺癌患者,口服TAM治疗后行CEUS检查者178例,152例CEUS检查后进行宫腔镜检查和刮宫术。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病变组(子宫内膜癌5例),良性病变组(共61例,其中子宫内膜息肉39例、子宫内膜增生不伴不典型增生2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共86例,其中增生期子宫内膜31例、分泌期子宫内膜37例、囊性萎缩性子宫内膜18例)。分析152例患者CEUS图像特征。结果 3组的CEUS峰值强度、子Fe biofortification宫内膜和肌层峰值强度比、子宫内膜和肌层Ceralasertib溶解度达峰时间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恶性病变组与良性病变组的达峰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8 700±3740)ms vs.(34 800±7760)ms,P<0.05],良性病变组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的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口服TAM患者,应用CEUS监测子宫内膜病变对临床预判具有指导意义。

中医药防治肺癌的优势与策略

恶性肿瘤是重大疑难疾病的典型代表,发病形势日益严峻,半个世纪以来的科研攻关与临床实践表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控制肿瘤发生与演进的根本出路。在我国,肺癌已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健康,目前亟需强化构建肺癌防治体系。中salivary gland biopsy医药在肺癌综合治疗、精准医疗中特色鲜明,其在阻断肺癌炎癌转化、改善肿瘤转移前MS-275临床试验微环境、调控肿瘤化疗多药耐药等方面优势显著。随着对中医药治疗肿瘤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防治肺癌也进入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时代,基于寻找更多多领域、多学科跨界融合创新,阐释中医药防治肺癌的科学内涵已经成为肺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关键命题。在发挥技术引领、优势整合的基础上,系统挖掘肺癌防治方药,建立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将有助于突破肺癌中医药研究瓶颈,实现肺癌防控的关口前移和肺癌防治的疗效提升。

中国男性乳腺癌预后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影响中国男性乳腺癌预后的诸多因素。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中关于中国男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文献。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利用RevMan5.3软件对文献的相关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20篇文献,723例患者纳入研究,对各相关指标的5年生存率进行Meta分析。结IACS-010759抑制剂果显示肿瘤<5cMK-2206供应商m者预后优于肿瘤≥5cm者(OR=10.80,95%CI:3.42-34.03),TNM分期I+II期的患者预后优于III+IV期的患者(OR=6.68,95%CI:4.45-10.03),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患者预后不如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OR=0.28,95%CI:0.12-0.64),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预后优于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OR=4.09,95%CI:0.21-4.54),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预后优于行非根治性手术的患者(OR=3.28,95%CI:1optical fiber biosensor.63-6.60),病理类型对男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尚不能确定(OR=0.71,95%CI:0.39-1.27)。结论: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激素受体表达、手术方式与中国男性乳腺癌预后相关,病理类型对预后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证明。

基于动态增强MRI纹理分析术前预测肝细胞癌Ki-67表达状态的价值

目的:初步探讨基于动态增强MRI纹理分析在Maternal immune activation预测肝细胞癌(HCC)Ki-67表达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7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术前MRI资料,共72个HCC病灶纳入研究。依据Ki-67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5个HCC为Ki-67高表达(阳性细胞比例≥10%),47个病灶为Ki-67低表达(阳性细胞比例<10%)。选取病灶最大层面的轴面T_1WI动态增强(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图像,采用MaZda4.6软件手动绘制ROI,提取病灶纹理特征。采用交互信息(MI)、Fisher系数、分类错误概率联合平均相关系数(POE+ACC)联合的方法选择最佳纹理子集,采用4种纹理分类方法评估纹理特征预测肝细胞癌Ki-67表达状态的效能,包括原始数据分析(RDA)、主要成分分析(PCA)、线性分类分析(LDA)和非线性分类分析(NDA),ROC曲线分析评价分类方法的预测效能。结果:基于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图像纹理特征,4种分类方法判别Ki-selleck化学67表达状态的错判率分别为6.94%~36.11%、18.06%~34.72%、9.72%~23.61%。4种分类方法中NDA的错判率最低(6.94%~18.06%),其错判KD025体外率低于RDA(23.61%~36.11%)、PCA(25.00%~34.72%)和LAD(15.28%~25.00%)。基于动脉期图像纹理特征的NDA分类方法对于预测肝癌Ki-67表达具有最优效能,其预测Ki-67高表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9,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8.00%、95.74%和93.06%。结论:基于动态增强MRI纹理分析是术前无创预测肝细胞癌Ki-67表达状态的可靠方法,其中动脉期图像纹理分析的预测效能最优。

冷冻消融治疗对肺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究冷冻消融治疗对肺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根据冷冻消融术后肿瘤组织局部变化,在细胞水平上建立肺癌冷冻消融模型。传代培养人肺癌H1299细胞株,将细胞分为4组:A组,未处理细胞,为对照组;B组,未处理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坏死液(将细胞悬液放入液氮罐中冷冻5 min, 37℃复温后离心取上清液,得到坏死液);C组,亚致死细胞(细胞在-80℃环境中冷冻7 min,模拟亚致死状态);D组,亚致死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坏死液。24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查冷冻消融对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qRT-PCR和WeAdavosertib小鼠stern blot检测冷冻消融对凋亡相关分子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采用Lewis肺腺癌细胞株建立C57BL/6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成2组,假手术组和冷冻消融组,每组4只,氩氦刀冷冻14 d后,取肿瘤组织,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冷冻消融对凋亡相关分子Bax及Bcl-2VX-661体外表达的影响。结果 细胞冷冻模型中与对照组A组相比,B、C、D组均能促进细胞凋亡(P<0.05),且D组细胞凋亡率最高,高于其他组(P<0.05),体外和体内实验均显示冷冻消融能提高BHereditary cancer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体内实验中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下降(P<0.05),在体外细胞冷冻模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冷冻消融通过细胞凋亡机制达到有效消融目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Bcl-2/Bax相关。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新辅助化疗与术后辅助化疗治疗Borrmann Ⅳ型胃癌疗效研究

目的 探索新辅助化疗对BorrmannⅣ型胃癌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此类病人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胃外科2010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BorrmannⅣ型胃癌病人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新辅助治疗组(NCT组)和非新辅助治疗组(NNCT组),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后,比较不同治疗方native immune response案对此类病人预后的影响。结果 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后,共入组254例病人,其中NCT组90例,NNCT组164例,新辅助化疗及术后辅助化疗均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的方案。NCT组和NNCT组R0切除率分别为90.0%和8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olutegravir说明书P=0.599)。NCT组和NNCT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33.3%和29.3%(P=0.623),5年生存率分别为25.6%和25.0%(P=0.713),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获得R0Pevonedistat供应商切除与非R0切除病人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33.3%和10.3%(P<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28.4%和0(P<0.01);两组共有40例病人(15.7%)接受了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HIPEC治疗组和未行HIPEC治疗组病人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55.0%和26.2%(P=0.012),5年生存率分别为45.0%和21.5%(P=0.028),HIPEC治疗组预后好于非HIPEC治疗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orrmannⅣ型胃癌分化差,腹膜转移发生率高。以铂类联合氟尿嘧啶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未能有效提高BorrmannⅣ型胃癌病人的R0切除率及生存率,而联合腹腔局部治疗如HIPEC可能有望改善此类病人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