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片段C3a及其受体在纳米二氧化硅致肺损伤中水平变化

[背景]纳米二氧化硅(SiNPs)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进入人体,引起机体损伤,肺脏是主要受损器官之一。[目的]观察经呼吸道暴露SiNPs小鼠肺脏中补体活化片段C3a及其受体C3aR的表达情况,探讨C3a/C3aR是否参与SiNPs暴露致小鼠肺损伤。[方法]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SiNPs(粒径5~20 nm)超微结构,纳米粒度仪测定SiNPs流体动力学直径和表面Zeta电位。88只SPF级C57BL/6J小鼠进行随机化分组:空白对照组小鼠14只,不予以任何处理;溶剂对照组小鼠14只,气管滴注50μL生理盐水;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各20只,按体重分别滴注7、21、35 mg·kg~(-1) SiNPs悬液50μL,每3 d暴露一次,共5次。在暴露结束后第1天(模型1天组)和第15天(模型15天组)麻醉小鼠,抽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后处死小鼠,留取肺脏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BALF中C3a表达量,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中C3a、C3aR沉积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3aR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免疫荧光法对肺组织中C3a与C3aR进行定位以及半定量检测。[结果] SiNPs在生理盐水中会发生团聚,流体动力学直径为(185.60±7.39)nm,Zeta电位绝对值为(43.33±0.76)mV。模型1天组和15天组小鼠状态良好,模型1天组中剂量early antibiotics组小鼠因操作原因导致死亡2只,解剖发现肺组织淤血,存在肺气肿,气管完整。其他剂量组小鼠无死亡。HE染色结果显示,SiNPs暴露小鼠肺部产生病理损伤,表现为ABT-199价格肺泡壁增厚、炎性细胞浸润,随着剂量的升高病理损伤越严重,模型15天组较1天组稍有缓解,但仍存在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显示:C3a在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表达量无差异(P> 0.0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C3a的沉积情况Lapatinib细胞培养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一致。蛋白免疫印迹法与免疫组化法结果均显示C3aR在空白对照组与溶剂对照组表达量低,而各剂量组表达量呈现随着剂量的升高而上升的趋势。免疫荧光法结果显示,模型1天组和15天组中空白对照组与溶剂对照组C3a与C3aR荧光信号弱,而SiNPs暴露各剂量组小鼠肺组织中荧光信号呈现随着剂量的升高表达逐渐增多的趋势。[结论]补体激活中C3a、C3aR表达升高可能与气管滴注SiNPs所致肺部损伤有关,提示C3a/C3aR可能参与SiNPs暴露引起的肺脏损伤。

柴胡皂苷a对癫痫神经保护及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柴胡皂苷a(SSa)对癫痫大鼠的神经保护及对海马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氯化锂-匹鲁卡品建立大鼠癫痫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丙戊酸钠(VPA)组、SSa高剂量组和SSa低剂量组,另设15只未造模大鼠作为正常组,每组15只。连续给药4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析海马区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变化,HE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元病变,试剂盒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及一氧化氮(NO)和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selleckWestern blot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Caspase-3和蛋白激酶G(PKG)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Racine评分显著升高,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60 s内穿越过平台的次数和平台象限的停留时间减少,海马神经元兴奋性显著提高,海马区神经元有明显损伤,海马组织NOS活力、NO和cGMP含量及Bcl2、PKG蛋白表达降低,Bax、Caspase-3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SSa各剂量组大鼠Racine评分降低,逃避潜伏期缩短,60 s内穿越过平台的次数和平台象限的停留E7080作用时间增加,海马神经元ligand-mediated targeting兴奋性降低,海马区神经元损伤减轻,海马组织NOS活力、NO和cGMP含量及Bcl2、PKG蛋白表达增加,Bax、Caspase-3降低(P<0.05)。结论 SSa对癫痫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并可降低海马神经元的兴奋性,其机制可能与促进NO生成并激活cGMP/PKG通路有关。

血栓弹力图联合分子标志物对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评估价值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分子标志物对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评估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肺癌患者50例,根据有无静脉血栓栓塞分成高凝组(n=22)、非高凝组(n=28)。利用TEG评估患者的凝血反应时间(R值)、最大振幅(MA值)、凝血形成速率(Angle角)、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凝血指数(CI值),比较两组分子标志物水平,包括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Tezacaftor溶解度(PIC)、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Akt抑制剂1(TPAI-C),分析TEG联合分子标志物对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评估价值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高凝组R值、K值低于非高凝组,MA值、Angle角、CI值高于非高凝组,且高凝组血浆PIC、TAT、TM、TPAI-C水平高bloodstream infection于非高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的R值、K值与PIC、TAT、TM、TPAI-C呈负相关,MA值、Angle角、CI值与PIC、TAT、TM、TPAI-C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联合分子标志物评估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AUC为0.883,敏感度86.36%,特异度92.86%。死亡组R值、K值低于生存组,MA值、Angle角、CI值高于生存组,且死亡组血浆PIC、TAT、TM、TPAI-C水平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联合分子标志物对肺癌患者凝血功能具有较高评估价值,且TEG参数、分子标志物之间存在相关性,并与患者预后有关。

长链非编码RNA GAPLINC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表型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GAPLINC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增殖表型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行滑膜清理术或膝关节置换术的4例RA患者及3例创伤性关节炎废弃滑膜组织,分离培养并鉴定FLS细胞。通过qPCR法检测RA组和创伤组滑膜细胞内LncRNA GAPLINC表达水平。利用siRNA干扰技术靶向敲低GAPLINC表达,通过EdU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通过qPCR法与WB法检测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1、PCNA及周期抑制蛋白P21的表达水平。【结果】本研究通过qRCR验证发现,RA组LncRNA GAPLIN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创伤组(P<0.05);特异性siRNA对GAPLINC的干扰效率为(85.96±1.76)%(P <0.05)。敲低GAPLINC后,EdU细胞增殖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组(6.02±0.48)%、溶剂对照组(6.3Imidazole ketone erastin分子式2±1.48)%和阴性对照组(6.12±1.51)%相比,GAPLINC干扰组S期细胞占(2.89±1.53)%,较各对照组明显降低(P <genetic regulation0.05)。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结果显示GAPLINC干扰组PI值,即S+G2/M期细胞所占的百分比为(14.92±5.34)%,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29.68±8.48)%LY-188011化学结构、溶剂对照组(28.97±6.82)%、阴性对照组(31.13±5.13)%(P<0.05)。敲低GAPLINC后,与增殖表型正相关的基因Cyclin D1和PCNA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下降(P<0.05),而与增殖表型负相关的基因p21表达上调(P<0.05)。【结论】LncRNA GAPLINC在RA-FLS细胞中高表达,敲低GAPLINC表达后,能显著降低RA-FLS细胞增殖活性,抑制细胞周期转化,提示LncRNA GAPLINC可能影响RA-FLS细胞增殖表型,导致滑膜异常增生,参与RA疾病的进展。

穴位敷贴专项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中药穴位敷贴专项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8年11月—2medical protection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78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纳入研究,患儿均采取常规治疗及中药穴位敷贴治疗,采取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39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患儿接受专项护理。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疾病缓解率94.9%(37/39)相比对照GDC-0068配制组的76.9%(30/39)更高(P <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机体免疫功能指标Ig E、Ig G4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疾病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穴位敷贴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机体免疫水平,有助于促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在治疗期间辅以专项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确保患儿安全,利于患儿生活水平恢复,还可避免疾病急性发作,应用效果显Empagliflozin纯度著。

慢性肾脏病并发肾衰竭的风险因素分析与列线图模型构建

Febril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目的 分析慢性肾脏病患者中肾衰竭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依次构建预测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肾衰竭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我们使用日本慢性肾脏病治疗和流行病学结局研究的数据进行预测模型的开发和内部验证,而外部验证集使用了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集的患者样本数据。我们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并在R软件中开发了列线图模型。最后,采用R软件对模型判别、标定和临床价值进行了测试。结果 开发和内部验证数据集分别包括797例患者[191例(23.96%)进展患者]和341例患者[89例(26.10%)进展患者],而外部验证数据集中包括297例患者[108例(36.36%)进展患者]。将列线图模型与年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和试纸蛋白尿一起开发,以预测3年无不良结局的概率。该列线图的C统计量(一致性统计量)在开发数据集为0.95(95%CI:0.89~0.92),内部验证数据集为0.91(95%CI:0.89~0.94),外部CB-839分子量验证数据集为0.83(95%CI:0.BAY 73-4506细胞培养78~0.88)。该模型的校准和决策曲线分析良好。结论 这种可视化的预测列线图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慢性肾脏病3年肾功能衰竭结果,为临床从业者提供易于使用且广泛适用的工具。

单体化合物富马酸二甲酯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炎症反应

大鼠软骨细胞经LPS诱导模拟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体外细胞模型,初步研究经富马酸二甲酯(dimethyl fumaraCarcinoma hepatocelularte, DMF)干预后,软骨细胞JAK2/STAT3信号通路变化以及其对软骨细胞线粒体抗氧化应激能力和炎症反应的影响,以期为DMF作为OA治疗药物提供理论基础。选取27只雄性4周龄SD大鼠,均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LPS)和治疗组(LPS+DMF),分别分离软骨细胞。收集细胞样本,ELISA检测软骨细胞内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变化;qRT-PCR检测JAK2、STAT3、琥珀酸Staurosporine体外脱氢酶复合体A亚基(succin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subunit A,SDH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1,COX1)的表达水平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JAK2/STAT3信号通路蛋白p-JAK2、JAK2、p-STAT3、STAT3和氧化应激蛋白SDHA、COX1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软骨细胞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均P<0.05),JAK2、STAT3、SDHA和COX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均P<0.01), JAK2、STAT3的磷酸化水selleck化学平与SDHA和COX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软骨细胞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显著减少(均P<0.05),JAK2、STAT3和SDHA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上升(均P<0.01), JAK2、STAT3的磷酸化水平与SDHA和COX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均P<0.05)。由此,JAK2/STAT3信号通路与OA的发生发展过程存在密切联系,DMF可以通过降低细胞炎性因子表达量和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OA炎症反应,提高线粒体抗氧化应激能力,在OA的治疗过程中有广泛且更进一步的应用前景。

立体定向近距离治疗宫颈癌肺转移灶初探

目的 初步探讨立体定向近距离消融治疗(StereotacticablatAIT Allergy immunotherapyivebrachytherapy,SABT)在宫颈癌肺转移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18例接受SABT的宫颈癌肺内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ABT前后肿瘤区体积(VolumeoCompound 3浓度fGrINCB28060osstumor,VGTV)、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CellCarcinomaantigen, SCC)、最终临床获益率(Clinicalbenefitrate, CBR)变化,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 经SABT治疗后,VGTV较治疗前明显减小(t=1.708,P<0.05),SCC较前下降(t=1.740,P<0.05);CBR高达94.44%。所有患者均未发生3~4级不良反应,14例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其中痰中带血1例,少量气胸1例。10例患者出现轻度的放射性肺损伤,其中4例达到二级放射性肺炎。相关因素分析表明,KPS评分及进针深度与不良反应发生无相关性,靶区半径及间质性肺病与不良反应发生相关。结论 作为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式,宫颈癌肺转移患者行SABT是安全、有效的。

五方散外敷配合体外冲击波在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五Q-VD-Oph浓度方散外敷配合体外冲击波在轻中度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2月佳木斯骨科医院收治的86例轻中度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采取外冲击波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五方散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44、10.612、4.709、6.422、7.250,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评分标准(HSS)高于对照组,骨关节炎指数(WOMAC)、膝关节功能评分表(KSS)、视觉模拟评分法(AZD1152-HQPA溶解度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50、5.620、4.212、19.807、16.018,P<0.05)。结论:对轻中度KOA患者采取五方散外敷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效果较marine-derived biomolecules好,能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提供膝关节功能恢复。

一贯煎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方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一贯煎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方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GDC-0973临床试验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和Clinical Trials数据库,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采用肝硬化腹水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一贯煎加减),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3年2月。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an 5.4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共1 14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方案可提高总有效率(RR=1.31,95%CI=1.24~1.40GSK2118436细胞培养,P<0.000 01),缩小腹围(MD=-8.26,95%CI=-10.44~-6.09,P<0.000 01),减轻体质量(MD=-6.86,95%CI=-8.23~-5.48,P<0.000 01),增加24 h尿量(MD=465.38,95%CI=351.27~579.48,P<0.000 01),缩短腹水消退时间(MD=-7.29,95%CI=-13.97~-0.61,P=0.03),并促进肝功能改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降低。结论:联合一贯煎加减治疗能University Pathologies提高西医常规方案对肝硬化腹水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