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卵巢轴功能与产后抑郁的关系。方法 选取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3月—2020年12月确诊的产后抑郁患者90例为抑郁组,选取同期分娩未发生产后SB431542抑制剂抑郁的90例产妇作为非抑郁组,检测两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点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检测血清黄体生成素(LH)、孕酮(P)及雌二醇(E_2)水平,比较两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性激素水平差异及爱丁堡产后抑郁remedial strategy量表(EPDS)评分差异,分析甲状腺激素、性激素与EPD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抑郁组血清TSH水平低于非抑郁组(t=6.208,P<0.05),抑郁组的FT_3、FT_4、TG-Ab及TPO-Ab水平与非抑郁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01、0.921、1.150、0.653,均P>0.05);抑郁组产妇血清LH、P水平高于非抑郁组(t=5.214、3.906,均P<0.05),E_2水平低于对照组(t=5.109,P<0.05),抑郁组EPDS评分高于非抑selleckchem Enasidenib郁组(t=27.977,P<0.05);抑郁组产妇的EPDS评分与血清TSH呈显著负相关(r=-0.694,P<0.05),与血清LH水平呈正相关(r=0.462,P<0.05),与P水平呈正相关(r=0.427,P<0.05),与E_2水平呈负相关(r=0.519,P=0.417)。结论 产后抑郁的发生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卵巢轴功能关系密切,产后应重视对甲状腺及性激素水平的调节,促进产妇身心健康的恢复。
Author: admin
千金苇茎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千金苇茎汤加减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以信封法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行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患儿行千金苇茎汤加减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占比、淋巴细胞占比、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持续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此网站胸片阴影消失时间、各项中医证候评分、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占比、淋巴细胞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各症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气喘、咯痰、发热、唇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不良MS-275小鼠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immunofluorescence antibody test (IFAT)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千金苇茎汤加减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肝素结合蛋白降钙素原及白细胞计数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计数(W购买BMS-907351BC)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出生的10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HBP、PCT及WBC水平,分析HBP、PCT及WBC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表达及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儿HBP[(63.74±13.92)ng/ml vs.(44.55±8.79)ng/ml]、PCT[(12.58±3.01)ng/ml vs.(8.55±1.23)ng/ml]及WBC[(8.67±2.03)×10~9/L vs.(5.88±1.01)×10~9/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660、12.390及13.300,均P<0.05)。极危重患儿HBP[(60.58±10.72)ng/ml vs.(96.37±15.29)ng/selleck Imidazole ketone erastinml vs.(55.12±8.69)ng/ml]、PCT[(12.32±3.63)ng/ml vs.(19.94±4.21)ng/ml vs.(10.28±2.03)ng/ml]及WBC[(8.51±1.87)×10~9/L vs.(13.86±2.58)×10~9/L vs.(7.03±1.69)×10~9/L]水平均高于危重患儿和非危重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3.450、20.670及22.140,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P、PCT及WBC水平升高是新生儿发生败血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HBP、PCT及WBC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高于HBP、PCT及WBC单项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multifactorial immunosuppression患儿HBP、PCT及WBC水平均明显升高,三项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较高。
循证护理模式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PCI术后焦虑、抑郁程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的焦虑、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且行PCI治疗的患者共计5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中对患者行心血管常规的PLX3397小鼠护理模式,干预组则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PCI术前、术后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及出院前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焦虑及抑郁程度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及干预组术后SAS评分分别为55.68±4.09,50.32±4.60,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及干预组术后SDS评分分别为58.16±6.43及52.36±5.56,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中不满意为5(20%),满意为14(56%),非常满意为6(24%);干预组中不满意为Temple medicine2(8%),满意为9(36%),非常满意为15(56%),干预组术后焦虑及抑郁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且出院前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FG-4592半抑制浓度痛患者PCI术前及术后的焦虑程度,并提升患者住院期间对护理的满意度。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对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对患者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VD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入组患者共剔除3例,最终纳入83例。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对症及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主症积分(表情呆钝、反应迟钝、沉默寡言、惊恐善忘)、脑循环动力学(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血管搏动指数)、痴呆程度和认知功能(CDR、MMSE)、血管内皮功能(EMPs,包括CD144~+、CD62E~+、CD31~+/CD42b-)、及血清VEGF、S100β、Lp-PLA_2、sICAM-1treacle ribosome biogenesis factor 1水平,评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及MMSE评分、CD62E~+、VEGF显著升高,表情呆钝、反应迟钝、沉默寡言、惊恐善忘积分及血管搏动指数、CDR评分、CD144~+、CD31~+/CD42b-、S10Pevonedistat纯度0β、Lp-PLA_2、sICAM-1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寻找更多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VD能改善症状和脑循环动力学,保护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及VEGF、S100β、Lp-PLA_2、sICAM-1相关,安全性较好。
多时相CTA融合伪彩图在远端分支动脉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于FastStroke软件的多时相CTA(mCTA)融合伪彩图在远端分支动脉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65例急诊入院的突发脑卒中症状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CTA扫描。2名高年tetrapyrrole biosynthesis资医师及2名低年资医师采用盲法分别评估所有病例的单期CTA及mCTA融合伪彩图。评估的内容有:记录动脉闭塞的位置;完成诊断所需的时间;诊断信心评分。分别在两种CTA图像上记录区域性软脑膜侧支循环(rLMC)评分,并且在mCTA融合伪彩图上记录是否出现动脉闭塞周围及远端异常时相血管的显示及其颜色。结果:65例患者中远端分支动脉闭塞(定义为脑动脉A2段、M2段、P2段或者其远端分支)病例35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病例15例,正常对照组15例。不同年资医师在对所有病例判读的过程中,虽然两种CTA模式下准确率差异无统计意义,但是mCTA融合伪彩图显著缩短了诊断时间(P<0.001),并且提高了诊断信心(P<0.05)。在远端分支动脉闭塞病例中,使用mCTA融合伪彩图时诊断此网站时间明显减少(P<0.001),其中3名医师诊断信心明显提高(P<0.0selleck IACS-107595)。在正常对照病例中,使用mCTA融合伪彩图时诊断时间减少(P<0.001)。两种CTA模式下的rLMC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mCTA融合伪彩图显示动脉闭塞周围及远端会出现绿色、蓝色或绿蓝相间异常颜色血管。结论:mCTA融合伪彩图不仅可缩短对于远端分支动脉闭塞的诊断时间,提高诊断信心,而且更加完善的评估侧支循环状态,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优势
目确认细节的 通过给予2型糖尿病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式,探讨联合用药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菏泽市定陶区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进行分组,每组30S63845说明书例,在规范使用冠心病药物同时对照组实施单一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实施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各时间节点血糖水平、心功能指标水平、Medullary infarct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血糖水平以及心功能;同时用药期间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且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
基于差异表达基因研究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模型大鼠穴位痛敏化的发生机制
目的 应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对冠心病心绞痛模型大鼠敏化穴位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mR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参与穴位痛敏化发生过程的mRNA及其可能调控机制。方法 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通过腹腔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构建大鼠冠心病心绞痛模型,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构建空白对照组,两组的注射剂量均为2 mg/kg,每24小时Genetic engineered mice注射1次,连续注射14天。检测大鼠造模前、造模后心电图,记录大鼠心电图变化情况;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采集大鼠左侧背斜方肌肌电信号,观察大鼠心脏是否产生疼痛反应;采用Electric VonFrey测痛仪于造模前、造模后检测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双侧内关穴、尺泽穴和非经非穴的机械痛阈值,并计算痛阈值变化率,判断穴位是否发生痛敏化;取模型组大鼠敏化穴位和空白组大鼠对应穴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RNA,并对其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确定其生物MG132体内学功能;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PLX3397价格ve PCR,RT-qPCR)方法验证部分显著差异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双侧内关穴的机械痛阈值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45个,挑选出9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RT-qPCR验证,结果显示Adam11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模型大鼠敏化穴位(内关穴)皮肤及皮下组织中Adam11基因可能与穴位痛敏化发生的调控机制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甘麦百黄汤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伴失眠的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甘麦百黄Adavosertib汤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伴失眠的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8例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甘麦百黄汤。2组均1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睡眠指标实际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快速动眼(REM)潜伏期、夜间觉醒次数和觉醒总时间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5-HT、IL-1β水平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38%(53/58),对照组总有效率77.59%(45/58),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PG、2 hPG、HbA_1c和FINS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Cell Cycle抑制剂明显(P<0.05)。2组治疗后实际睡眠总时间、快速动眼(REM)潜伏期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睡眠潜伏期、夜间觉醒次数和觉醒总时间均较本组治疗multifactorial immunosuppression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实际睡眠总时间、REM潜伏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睡眠潜伏期、夜间觉醒次数和觉醒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5-HT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IL-1β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5-H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甘麦百黄汤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伴失眠效果肯定,可调节患者血清5-HT、IL-1β水平,降低血糖,改善临床症状。
杵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肝阳上亢型失眠患者的效果
目的 探讨杵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肝阳上亢型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萍乡市妇VX-765核磁幼保健院中医科收治126例肝阳上亢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杵针治疗)、对照组B(耳穴压豆治疗)、观察组(杵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每组42例。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量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失眠程度,并统计各组中医症状积分及获悉更多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A和对照组B患者PSQI、ISI评immune memory分、易梦多醒、入睡困难等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PSQI、ISI评及易梦多醒、入睡困难等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PSQI、ISI评分、易梦多醒、入睡困难等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A及对照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 杵针联合耳穴压豆应用于肝阳上亢型失眠患者中,临床效果更显著,不仅能改善肝阳上亢型失眠患者的中医症状,还能改善睡眠状态,提高睡眠质量,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