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黄连阿胶颗粒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焦虑性失眠(阴虚火旺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研究目的:观察复方黄连阿胶颗粒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用治疗焦虑性失眠(阴虚火旺型)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09月—2023年02月在芜湖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就诊的60例(阴虚火旺型)焦虑性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组在基础上加用复方黄连阿胶颗PS-341抑制剂粒;两组均治疗两周。使用睡眠严重程度量表(SPIEGEL)、汉密尔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及中医证候量表,观察治疗前、后各积分变化,并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数据分析与处理选择SPSS26.0统计软件。研究结果:1.患者的一般资料,即年龄、性别、病程、文化水平及劳动性质进行数据分析,其中患者为大学水平较多,主要以脑力为主,中老年和女性患病居多,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劳动性质均无统计学差异。2.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2周后SPIEGEL、HAMA、PSQI评分均较前减少,在组间比较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减少明显。3.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经治疗后均减少,说明两种方法对焦虑性失眠均有疗效。经数据分析,得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疗效更为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中医症候疗效分析,存Gadolinium-based contrast medium在统计学差异。4.应用PSQI量表评分减分率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得出两种疗法对焦虑性失眠均有治疗效果,但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00%,优于对照组的70.00%,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通过两组临床疗效分析,结果P=0.008<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5.安全性方面:治疗组在研究过程中出现1例白细胞减少,复查后恢复正常;单纯西药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胃部饱胀不适,嘱该患者饭后30分钟服药;1例出现日间多寐,将药物改为早晨服1片,经临床观察后症状均消失。研究结论:复方黄连阿胶颗粒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用治疗(阴虚火旺型)焦虑性失眠能显著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睡眠深度及中医症候,提高睡眠质PARP抑制剂量,综合结果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用药规律

目的 归纳总结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CB)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健康信息系统(HIS)电子病历数据提取201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的CB患者病历资料。经筛选后,将患者处方中药录入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基于Lantern5.0软件对频率>6%的中药进行隐树模型学习,得到隐变量及显变量,对模型进行诠释。利用SPSS Modeler 18.0将频率>6%的中药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点,得到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中医药治疗CB的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病例3 410例,涉及中药423味,累计频次82 766次,其中频率>6%的中药109味,累计频次69 845,频次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川贝母、茯苓、白术、紫菀、陈皮,以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偏温、寒、平,药味以苦、甘、辛为主,主归肺经、脾经、肝经、胃经。隐结构模型分析得到隐变量49个、隐类149个,结合专业知识推断得到10个综合聚类模型,21个核心方剂,如桑白皮汤、血府逐瘀汤、小青龙汤、二陈汤、沙参麦冬汤、六味地黄丸、银翘散、止嗽散、玉屏风散、血府逐瘀汤合导痰汤等,推断CB证候有痰热郁肺证、气滞血瘀证、寒饮射肺证Angiogenesis抑制剂、痰湿蕴肺证、肺气阴两虚证、肾阴虚证、风热犯肺证、风寒袭肺证、community-pharmacy immunizations肺脾气虚证、痰瘀互结证。关联规则分析共筛选强关联规则41条,其中二项强关联规则5条,三项强关联规则36条,置信度较高的为防风、黄芪→白术,防风、党参→白术,党参、陈皮→白术等;提升度较高的为柴胡、桑白皮→黄芩,紫苏子、射selleck激酶抑制剂干→川贝母,苦杏仁、清半夏→陈皮等。结论 中医药治疗CB以化痰止咳平喘为主,且常用活血化瘀法以助化痰,并注重补肺固表、健脾益气等法的应用。

榆树市某乡农村老年人内在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榆树市某乡农村老年人内在能力、衰弱现状,并分析内在能力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农村老年人内在能力评估方法、改善内在能力现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长期居住在榆树市青顶乡的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年龄为分层因素,共选取400名老年人,运用内在能力和衰弱的评估工具,对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调查。采用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和健康状况相关资料调查表、简易躯体功能测试(SPBB)、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SF)、老年抑郁量表(GDS-15Telaglenastat)、简易智力状态评估量表(mini-Cog)、自评视力、听力状况及Fried衰弱表型评估农村老年人内在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及衰弱现状,应用问卷星及IBM SPSS27.0软件进行双人数据录入和分析。计量资料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若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否则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进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进行卡方检验。采用逐步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老年人内在能力的影响因素,纳入标准0.05,排除标准0.10。采用R4.1.0绘制多因素结果的森林图。以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纳入408例老年人为受试者,剔除不合格数据,最终选取400名老年人,年龄在60-96岁之间(平均值71.54±7.24岁),女性219人,占总数的54.8%,男性181人,占总数的45.2%。内在能力的现状:内在能力较好(正常项≥4项)的老年人有159人(39.7%);内在能力欠佳(正常项<4项)的老年人241人(60.3%);农村老年人的衰弱现状:不衰弱115人,占总数的28.7%;衰弱前期247人,占总数的61.8%;衰弱38人,占总数的9.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握力、BMI、小腿围、学历、饮酒习惯、婚姻状况、冠心病、慢阻肺及肺源性心脏病、服药种类、情绪上述变量具有统计学差Biomass management异(P<0.05),采用逐步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0.871、95%CI:0.811-40.935、P<0.001)、握力(OR=0.894、95%CI:0.863-0.926、P<0.001)、学历(小学组:OR=0.4更多62、95%CI:0.260-0.819、P=0.008;初中及以上组:OR=0.398、95%CI:0.191-0.831、P=0.014)、服药种类(1种组:OR=2.069、95%CI:1.142-3.749、P=0.017;3种及以上组:OR=2.061、95%CI:1.032-4.118、P=0.041)、情绪(OR=2.992、95%CI:1.070-8.368、P=0.037)是农村老年人内在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在榆树市青顶乡农村老年人群中,内在能力水平较城市老年人稍低;与城市老年人相比,衰弱人群较少,衰弱前期人群略高;握力、学历、情绪、服药种类是内在能力的影响因素。

鲑降钙素结合PVP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脊柱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鲑降钙素结合经皮椎体成形(PVP)术治疗对骨质疏松压缩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2年9月纳入的100例骨质疏松压缩性脊柱骨折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其中对照组采用PVP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鲑降钙素结合PVP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指标、Cobb角变化、BMD值、疼痛评分、功能障碍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清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CX-5461供应商义(P <0.05);治疗后,观察selleck Elexacaftor组的Cobb角小于对照组,BMD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3、6个月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及ODMEM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骨质疏松压缩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鲑降钙素结合PVP术治疗效果显著,可调节患者的血清指标,增加骨密度,稳定脊柱,改善功能障碍,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艾盒灸联合中药加温外敷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艾盒灸联合中药加温外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CG)的临床疗效。Baricitinib分子式方法:将96例脾胃虚寒型CG患者随机分为艾盒灸组、中药加温外敷组、联合组3组。艾盒灸组采用艾盒genetic sequencing灸疗法,中药加温外敷组采用中药加温外敷疗法,联合组采用艾盒灸联合中药加温外敷疗法。7 d为1个疗程,共干预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3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单项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医证候疗效。结果:干预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单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患者胃脘痞满、喜温喜按、畏寒怕冷、大便稀溏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低于艾盒灸组与中药加温外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组患者V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患者VAS评分低于艾盒灸组与中药加温外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6%,优于艾盒灸组的68.8%及中药加温外敷组的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XH254体内0.05)。结论:艾盒灸联合中药加温外敷疗法可改善脾胃虚寒型CG患者的寒性证候,缓解患者胃脘疼痛,提高临床疗效。

无创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对重症小儿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无创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对重症小儿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在邳州市东大医院接受治疗的76例重症小儿肺炎并急性呼吸衰竭患儿资料(2019年1月-2021年12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采取鼻导管吸氧治疗的38例纳入对照Cardiac biopsy,采取无创高流量吸Nirmatrelvir分子式氧治疗的38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OI水平为(92.45±10.45)mmHg、(336.54±21.37),高于对照组的(75.20±11.34)mmHg、(302.23±18.59),PaCO_2水平为(40.61±4.57)mmHg,低于对照组的(49.12±5.33)mmHg,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R、RR水平较对照组低,MAP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无创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治疗重症小儿肺selleck Staurosporine炎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血气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推广。

桂枝加葛根汤联合颈椎整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目的 探讨桂枝加葛根汤联合颈椎整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予桂枝加葛根汤联合颈椎整脊手法治疗,疗程均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GSK J4临床试验)及血清疼痛介质水平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 <0.05);2组治疗后VAS、NDI评分及血清中SP、PGE2MK-4827水平均降低,观察组评分降低幅度更大(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31%,36/39)显著oncologic medical care高于对照组(71.79%,28/39)(P <0.05)。结论 桂枝加葛根汤联合颈椎整脊具有散寒解肌、温阳化湿、止痛舒筋之效,可有效减轻患者颈肩部疼痛,恢复颈椎功能,消除活动障碍,临床疗效明显。

血清炎性因子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中的变化

目的 探讨血清炎性因子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中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98例骨折患者,均予以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术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分为延迟愈合组(37例)和正常愈合组(61例)。分别于骨折后1、4、8、12周采集患者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人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SAHA、人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Mendelian genetic etiology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其对骨折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骨钙素(BGP)、Ⅰ型胶原氨基端肽原(PINP)、碱性磷酸酶(AL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骨生化代谢指标水平,并采用Pearson分析骨生化代谢指标与炎症因子的关系。结果 骨折1周时,两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4、8、12周时,延迟愈合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正常愈合组(P<0.05),且随着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TNF-α水平先升高后降低,但延迟愈合组炎症因子水平波动较正常愈合组更明显(P<0.05)。骨折1周时,两组患者血清BGP、PINP、ALP、IGF-1等骨生化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各时间点血清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4、8、12周时延迟愈合组患者血清BGP水平逐渐升高并高于正常愈合组,血清IGF-1水平逐渐升高但低于正常愈合组,骨折8、12周时延迟愈合组患者血清PINP水平低于正常愈合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ICAM-1、sVCAM-1、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与血清BGP呈正相关(r=0.523,P<0.001),与血清IGF-1呈负相关(r=-0.467,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骨折8周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诊断骨折延迟愈合的曲线下面积高于0.7,提示其具有较好诊断价值,且联合检测对骨折延迟愈合诊断的灵敏度更高(P<0.05)。结论 延迟愈合骨折患者血清sILGX818体外CAM-1、sVCAM-1、TNF-α等炎症因子指标水平随骨折时间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变化,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波动明显,且术后8周时血清炎症因子对预测骨折延迟愈合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急性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失败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目的:探究急性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失败的相关因素,并构建其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8医院接受HFNC治疗的急性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患者216例,根据HFNC治疗情况,分为成功组(145例)和失败组(转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和死亡患者,共71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HFNC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另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于本院接受HFNC治疗的98例急性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外部验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风险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年龄、发热、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冠心病、陈旧性心梗、间质性肺疾病、脑利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TnI)、初始HFNC流量、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ROX指数(SpO2/FiO2与RR的比值)水平在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Colforsin研究购买析结果显示,发热、APACHEⅡ评分、JQ1研究购买BNP、TnI、治疗1 h后RR、ROX指数均为影响患者HFNC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P<0.05)。ROC评估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798(95%CI:0.748~0.848),截点值为84.296,灵敏度为81.7%,dispersed media特异度为63.2%;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该模型预测患者HFNC治疗失败的概率趋近于实际概率(χ~2=12.354,P=0.136);以外部数据进行验证,灵敏度为82.1%,特异度为85.7%,总准确率为84.7%。结论:发热、APACHEⅡ评分、BNP、TnI、治疗1 h后RR、ROX指数均为影响患者HFNC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以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良好。

IgG4 水平及IgG4/IgG比值对Ig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G4水平及IgG4/IgG比值在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的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2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就医并确诊的60例IgG4-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干燥综合征患者31例,血管炎患者1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4例,斯蒂尔病患者3例,皮肌炎患者2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2例。另选取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样本血清IgG4、IgG水平,并计算IgG4/IgG比值。绘LBH589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IgG4水平、IgG4/IgG比值鉴别诊断IgG4-RD的最佳cut-off值、灵敏度及特异度。比较IgG4-RD患者治疗前后IgG4水平、IgG4/IgG比值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IgG4-RD组血清IgG4水平、IgG4/IgG比值均明显高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gG4诊断IgG4-RD的最佳cut-off值为1.93 g/L,灵敏度为96.7%,特异度为86.2%,AUC为0.928;IgG4/IgG比值诊断IgG4-RD的最佳cut-off值为13.9%,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84.3%,AUC为0.933。经激素治疗前后,17例IgG4-RD患者血清IgG4水平及IgG4/IgG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16例患者如血清IgG4水平下降率大于IgG4/IgG比值。IgG4-RD组血清指标阳性率较高的3个指标是红细胞沉降率(ESR)、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RF)。非IgG4-RD患者中IgG4水平及IgG4/IgG比值较高的组更多为皮肌炎组、强直性脊柱炎组、血管炎组。结论血清IgGPrior history of hepatectomy4水平、IgG4/IgG比值对IgG4-RD患者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经激素治疗后,IgG4-RD患者血清IgG4比IgG4/IgG比值下降更明显,但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健康人群中血清IgG4及IgG4/IgG比值也存在升高,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