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心肌损伤高危人群的识别有效性分析

目的 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是否可以作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住院患者心肌损伤的预测指标。方法 连续选取141例确诊的感染COVID-19住院患者,依据肌钙蛋白是否升高分为心checkpoint blockade immunotherapy肌损伤组(21例)和非心肌损伤组(120例)。收集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感染COVID-19住院患者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COVID-19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 本研究最终共入选141例COVID-19感染患者,男75例(53.2%);平均年龄(56.1±17.8)岁;发生心肌损伤21例(14.9%),构成心肌损伤组,其余120例(85.1%)构成非心肌损伤组。心肌损伤组患者年龄(70.6±19.7)岁显著高于非心肌损伤组的(53.5±16.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伤组白细胞计数为8.45(4.96, 11.96)×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为6.95(5.03, 9.20)×10~9/L、NLR为6.38(5.12, 8.33)、C反应蛋白(CRP)水平为63.7(21.6,98.5)mg/L、脑钠肽(BNP)水平为786.8(302.1, 1238.4)pg/ml、肌酸激酶(CK)水平为122.7(105.8, 135.1)mmol/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为54.3(50.2, 80.1)mmol/L、肾小球滤过率(GFR)<60 ml/min比例为14.3%,显著高于非心肌损伤组的4.76(3.66, 6.37)×10~9/L、3.88(2.65, 5.37)×10~9Puromycin说明书/L、2.08(1.25, 3.25)、31.5(12.2,71.2)mg/L、343.7(279.7, 408.3)pg/ml、25.6(11.1, 37.7)mmol/L、16.3(9.7, 21.4)mmol/L、1.7%,血红蛋白水平(116.1±2.5)g/L显著低于非心肌损伤组的(120.4±2.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及既往脑血管疾病(CVD)、Ⅰ型呼吸衰竭、Ⅱ型呼吸衰竭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肌酐、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β受体阻滞剂、他汀、利尿药、阿司匹林、抗病毒药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伤组重症肺炎和死亡率比例高于非心肌损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NLR与心肌损伤的关系,结果显示,年龄、NLR、CRP和BNP是COVIDselleckchem Canagliflozin-19感染患者心肌损伤的独立预测因子。进一步通过ROC曲线显示, NLR对COVID-19感染患者心肌损伤具有良好预测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6, 95%CI=(1.238, 14.345)]。结论 心肌损伤在COVID-19感染患者中并不少见,提示不良预后。NLR有望作为评估COVID-19住院患者心肌损伤简单易行的预测因子。

经皮置钉联合微创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经皮置钉联合微创经椎弓根植骨与非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回顾性分析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试验组26例,男21例,女5例;年龄(47.3±12.3)岁;采用经皮椎弓根置钉联合微创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术。对照组14例,男7例,女7例;年龄(50.2±11.2)岁;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NSC 127716半抑制浓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12个月伤椎的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良MacNab评分及术后内植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及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年VAS及前缘高度百分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前两组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6);术后1周及术后3、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2个月两组伤椎Cobb角均有显著降低(P<0.001)。根据MacNab评分,术后12个月试验组优20例,良5例,可1例;对照组优10例,良3例,可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elleck NMRP=0.648)。对照组术后第3天出现1例浅表伤口感染,经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后治愈;两组患者术后均无钉棒松动断裂等其他并发症。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势,均可以恢复伤椎高度、重建脊柱序列,使骨折椎体复位;而伤椎经皮经椎弓根植骨可Blue biotechnology以增加骨折椎体的稳定性,术后能更好地维持椎体高度,从而降低后凸畸形和钉棒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的可能性。

正骨推拿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及对血清IL-1β、hs-CRP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正骨推拿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β (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6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3例。对照组行常规腰椎牵引治疗TBI biomarker,观察组给予正骨推拿治疗。比较2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IL-1β及hs-CRP水平、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6%,对照组为74.7selleck Berzosertib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JOA量表中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IL-1β、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1β、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LY2157299生产商0.05),且观察组IL-1β、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骨推拿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缓解腰痛症状。

改良TESSYS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活动度及脊柱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改良经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TESSYS)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PF-03084014核磁者腰部活动度及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疼痛科收治的110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椎间盘镜技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改良TESSYS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手术前、后的腰部活动度、脊柱稳定性及腰椎功能。fetal genetic program结果 研究组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的腰椎曲度、腰屈曲范围、腰背肌后伸活动度及腰背屈肌/伸肌比值(F/E)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的腰椎前凸角、腰骨倾斜角、矢状面平衡及颌眉角均显著Laduviglusib配制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的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Q)、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高于对照组,腰椎关节活动度(ROM)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椎间盘镜技术,改良TESSYS技术在LDH患者的治疗中更具优势,其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有利于改善腰部活动度,恢复脊柱稳定性,从而更好地改善腰椎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龙氏治脊疗法结合放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龙氏治脊疗法结合放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3月—2023年1月在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10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龙氏治脊疗法结合放血疗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4周后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视觉模拟麻木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CSR20)评分、颈购买Dolutegravir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abiotic stressNDI)、生活质量评分(SF-36)、颈椎活动度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2组治疗4周后VAS疼痛评分、麻木评分、NDI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此3项Z-VAD-FMK体外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4周后CSR20评分、SF-36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增加(P均<0.05),颈椎后伸、颈椎前屈、颈椎向一侧屈、颈椎向一侧旋转角度均明显增大(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或大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4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3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龙氏治脊疗法结合放血疗法能够显著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麻木等不适症状,改善颈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疗效十分显著。

家属参与式临床护理在肺癌合并COPD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临床护理模式在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1日~2022年2月28日收治的124例肺癌MRTX849配制合并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实验组实施家属参与式临床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肺iatrogenic immunosuppression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及FEV_1/FVC%]、生活质量[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及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BORTPLX-4720体外C-QLQ-30)],比较两组住院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人机协调时间、呼吸机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FVC及FEV_1/FVC%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护理后,两组BORTC-QLQ-30中呼吸困难、食欲丧失、腹泻、便秘、失眠、经济影响方面得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参与式临床护理模式应用于肺癌合并COPD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呼吸功能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布地奈德联合无创机械通气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布地奈德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贵黔国际总医院收治的76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8例)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38例)行布地奈德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生命体征指标、血气selleck产品分析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7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epigenetic heterogeneity对照组(P<0.05);呼吸频率(RR)、心率(H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氧分压(Pa O2)水平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低于对照组的18.42%,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布地奈德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生命体征及血气分GW-572016配制析指标改善,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心理健康状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GSK1349572体内讨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终末期受累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前心理健康状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SAG半抑制浓度09年3月至2019年5月行THA手术且随访至少2年的311例AS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66例,女45例;手术年龄17~82岁,平均(40.7±1medical region3.4)岁。根据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评分的心理状态评分(SF-12 MCS)分为心理困扰组和无心理困扰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术后满意度,并对术前、术后的临床相关评分进行比较。结果:253例(81.4%)患者THA术前存在心理困扰,其中215例(85.0%)在术后得到改善。THA术后的AS疾病相关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01)。心理困扰组患者SF-12 MCS改善值高于无心理困扰组(P<0.001)。两组间Harris髋关节评分改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4)。心理困扰组患者的术后满意率为82.6%,无心理困扰组为89.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8)。结论:AS髋关节终末期受累患者的心理困扰情况发生率较高。THA手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AS疾病相关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AS患者THA术前存在心理困扰不影响术后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术后满意度。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体质与中医证型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selleck MDV3100象,以临床问卷形式对患儿进行中医证型、体质分类,并探讨体质和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患儿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寒证患儿以阳虚质占比较大,风热证患儿以阴虚质和均衡质为主,暑湿袭表证患儿以痰湿质和气虚质为主,感冒夹痰证和感冒夹滞证患儿也以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但感冒夹痰证患儿偏重于肺AZD9291供应商气虚,而感冒夹滞证则偏重于脾气虚。结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其自身体质密切相关,且不同体质也会对中医证thyroid cytopathology型产生一定影响。在对患儿进行诊治期间,需结合其体质和中医证型特点辨证论治。

术前睡眠质量对开胸手术老年患者苏醒躁动及早期康复的影响

目的 评价术前睡眠质量对开胸手术老年患者苏醒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 EA)及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11月—2022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择期接受开胸手术的老年(年龄65~80岁)患者100例。术前依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将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PSQI≥5分)和睡眠正常组(PSQI<5分),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麻醉方法和苏醒期相同的EA预防措施。两组患者在麻醉结束后即刻(T_1)、5(T_2)、10(T_3)、15(T_4)、20(T_5)、30(T_6)、60 min(T_7)采用四分法进行EA评SCH727965使用方法分,EA评分2分Chronic immune activation及以上提示患者发生EA,统计上述时点的EA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 d、3 d、5 d及7 d检测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并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与睡眠障碍组相比,T_2~T_5时睡眠正常组EA评分为4分的患者比例显著减低(P<0.05),T_3时睡眠正常组EA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术后3 d、5 d和7 d时睡眠正常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睡眠障碍组均明显降低(P<0.05)。睡眠正常组术后住院时间较睡眠障碍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在开胸手术老年患者中,Talazoparib细胞培养术前正常的睡眠质量可降低EA评分及发生比例,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