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PCI术不同时机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CI)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式,选取2017年7月至2022年1月于南阳南石医院行PCI治疗的60例AMI合并C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术前组(30例)、术后组(30例),两组均于入院后行常规PCI手术,术前组在PCI手术开始前置入IABP,术后组于PCI手术结束后1 h内置入IABP。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临床指标(心脏指数、心率、尿量)、血流动力学指标[肺动脉楔压(PCWP)、有创平均动脉压(MABP)、有创动脉收缩压(SBP)]、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I(cTnI)]、术后30 d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心率、尿量均有改善,且术前组心率低于术后组,尿量高于术后组(P<0.05)。治疗后,两组PCWP、MABP、SBP均有改善,且术前组PCWP低于术后组,MABP、SBP高于术后组(P<0.05)。治疗后,两组CK-MB、STM2457价格H-FABP、cTnI均有改善,且术前组低于术后组(P<0.05)。术前组共计5例患者在术后30 d死亡,PF-02341066试剂病死率为16.67%(5Preoperative medical optimization/30),术后组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0%(6/30),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PCI术前对AMI合并CS患者行IABP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心肌损伤,但未能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