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及目的:硬膜下肿瘤是成人和儿童患者背痛、神经根性疼痛和感觉运动障碍的原因之一,约占所有原发性脊髓肿瘤的30%。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理念和技术快速的发展,以及显微设备的不断创新,显微外科技术已成为脊柱神经外科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在保留神经功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然而目前尚无术前能够明确肿瘤与神经空间位置关系的影像学检查,因此术后一部分病人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甚至瘫痪。MRI检MAPK抑制剂查是诊断硬膜下肿瘤的首选检查,增强MRI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肿瘤的性质。然而,常规的MRI或增强MRI检查难以在冠状位上显示神经根的全长及神经与硬膜下肿瘤的三维空间结构,如何在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精准诊断硬膜下肿瘤与神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MRN技术已逐渐成熟,其在复杂腰椎疾病的精准诊断中具有优势,MRN技术能清楚地显示神经根的解剖、形态和走形,并且还能判断神经根与椎间盘的位置关系。若术前可以明确硬膜下肿瘤与神经的空间位置关系,并清楚的显示神经病变的部位,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论文目的是探讨和分析MRN在鉴别硬膜下肿瘤与神经的三维空间位置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其显微手术的临床疗效,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硬膜下肿瘤病例。术前由两位专家通过常规MRI、增强MRI和MRN检查评估硬膜下肿瘤与神经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在术前评估肿瘤和神经的空间IACS-10759半抑制浓度位置关系后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术,通过术中观察来确定术前影像学评估的准确性。采用MRN技术对硬膜下肿瘤与神经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分类。收集围手术期数据,包括术前、术后1年的VAS及ODI评分,采用Mc Cormick分级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根据改良的Mac Nab标准评估显微手术疗效。结果:常规MRI和增强MRI均不能识别硬膜下肿瘤与神经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然而MRN技术可以鉴别硬膜下肿瘤与神经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我们的结果显示常规MRI鉴别硬膜下肿瘤与神经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7.5%和85.0%,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kappa值=0.59。MRN技术鉴别硬膜下肿瘤与神经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5%和95.0%。同时观察者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0.92)。术后患者VAS和ODI评分均获得改善(P<0.05),其中VAS评分从术前6.07±1.41降至术后1年2.73±1.36。ODI评分从术前58.87±12.69降至术后1年30.30±10.42。术后1年患者的Mc Cormick神经功能分级较术前有显著的改善(P<0.05),根据改良Mac Nab标准,显微手术的优良率为90%。结论:Multibiomarker approachMRN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技术,术前能够较好的识别硬膜下肿瘤和神经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帮助外科医生制定谨慎的手术计划,减少术后神经损伤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