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回顾性分析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astroesophageal Varices,GOV)患者临床资料,评估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的发生率,探讨内镜治疗、腹腔镜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plus Pericardial Devascularization,LSPD)治疗和内镜联合LSPD治疗肝硬化GOV的疗效及对PHG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在嘉兴市第一医院住院行内镜和(或)LSPD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GOV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因、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内镜图像资料。根据接受治疗方式分为内镜组、腹腔镜组和双镜联合组。根据Child-PuMG132作用gh评分标准行肝功能分级;根据危险性曲张静脉改善程度评价GOV疗效;PHG依据Mc Cormack二分法对内镜图像分级。随访评估PHG发生率,对三组患者一般资料、GOV疗效、手术前后血液指标、PHG、术后再出血及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剔除30例患者,最终共纳入肝硬化门静脉高压GOV患者256例,男性171例(66.8%),女性85例(33.2%),平均年龄(62.0±10.6)岁,其中内镜组125例、腹腔镜组75例、双镜联合组56例。诊断为肝硬化PHG患者154例(60.2%)。三组间性别、年龄、病因均无明显差异(P>0.05)。Child A级中PHG有76例(60.3%)、B级有71例(60.7%)、C级有7例(53.8%),不同Child分级之间PHG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928)。术前内镜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低于腹腔镜和双镜联合组,但仅内镜组和腹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双镜联合组和腹腔镜组白细胞计Telemedicine education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总胆红素、血肌酐、血尿Erastin素氮、凝血酶原时间和国际标准化比值指标优于内镜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双镜联合组PHG和曲张静脉改善明显优于内镜组和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内镜组和腹腔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联合组术后PHG明显改善,胃镜组部分加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内镜组术后再出血2例、腹腔镜组1例、双镜联合组1例,合并并发症分别有15例、12例、12例,三组术后均无死亡病例。三组间术后再出血、并发症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中肝硬化PHG发生率为60.2%,且不同Child分级患者PHG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双镜联合治疗肝硬化GOV疗效最佳,同时能够改善肝硬化PHG;肝储备功能C级及急性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适合内镜下治疗,但PHG有加重风险。双镜联合治疗和腹腔镜治疗均能够显著改善肝硬化GOV患者凝血功能和肾功能,缓解脾功能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