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区某小学水痘暴发疫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重庆市大足区某小学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该起水痘暴发疫情,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研究本次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本次疫情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此次疫情全校共报告水痘病例25例,罹患率2.09%(25/1 194)。波及全校5个年Vorinostat抑制剂级8个Pollutant remediation班,不同班级学生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02,P<0.05)。密切接触患病学生(OR=9.311,95%CI:1.150~75.360)、手不清洁(OR=4.146,95%CI:1.115~15.411)可能是水痘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此次疫情为一起小学水痘暴发疫情,早期病例未及时发现和隔离治疗,导致学生通过接触、飞沫传播,具有明显的班级selleck抑制剂聚集性。学校晨午检制度落实不到位,消毒措施不规范,导致了此次疫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