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归纳总结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CB)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健康信息系统(HIS)电子病历数据提取201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的CB患者病历资料。经筛选后,将患者处方中药录入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基于Lantern5.0软件对频率>6%的中药进行隐树模型学习,得到隐变量及显变量,对模型进行诠释。利用SPSS Modeler 18.0将频率>6%的中药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点,得到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中医药治疗CB的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病例3 410例,涉及中药423味,累计频次82 766次,其中频率>6%的中药109味,累计频次69 845,频次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川贝母、茯苓、白术、紫菀、陈皮,以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偏温、寒、平,药味以苦、甘、辛为主,主归肺经、脾经、肝经、胃经。隐结构模型分析得到隐变量49个、隐类149个,结合专业知识推断得到10个综合聚类模型,21个核心方剂,如桑白皮汤、血府逐瘀汤、小青龙汤、二陈汤、沙参麦冬汤、六味地黄丸、银翘散、止嗽散、玉屏风散、血府逐瘀汤合导痰汤等,推断CB证候有痰热郁肺证、气滞血瘀证、寒饮射肺证Angiogenesis抑制剂、痰湿蕴肺证、肺气阴两虚证、肾阴虚证、风热犯肺证、风寒袭肺证、community-pharmacy immunizations肺脾气虚证、痰瘀互结证。关联规则分析共筛选强关联规则41条,其中二项强关联规则5条,三项强关联规则36条,置信度较高的为防风、黄芪→白术,防风、党参→白术,党参、陈皮→白术等;提升度较高的为柴胡、桑白皮→黄芩,紫苏子、射selleck激酶抑制剂干→川贝母,苦杏仁、清半夏→陈皮等。结论 中医药治疗CB以化痰止咳平喘为主,且常用活血化瘀法以助化痰,并注重补肺固表、健脾益气等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