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芒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为中医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62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先运动疗法,再常规毫针针刺;治疗组采用芒针结合运动疗法,再常规毫针针刺。每日1次,治疗6日,休息1日,7日为一个疗程,本次研究共治疗两个疗程。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和日本骨科CWD infectivity协会下腰痛评分(JOA),分别在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评分,应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6.0进行整理并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分析,包括性别、年龄、病程,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组内比较: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ODI功能障碍评分及JOA下腰痛评分较治确认细节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疼痛评分、ODI功能障碍评分及JOA下腰痛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比较两组的VAS疼痛评分、ODI功能障碍评分、JOA下腰痛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综合疗效比较:经过2个疗程治疗,采用ODI评分改善率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芒针结合运动疗法与常规毫针针刺ZD1839试剂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具体体现在减轻患者腰部疼痛,改善患者腰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芒针结合运动疗法对于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效果确切,疗效优于常规毫针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