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针结合耳穴针刺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体针结合耳穴针刺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有助于进一步评价和探究体针结合耳穴针刺与单纯体针疗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疗效差异,推广体针结合耳穴针刺在心肾不交型失眠中的应用,为今后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自2022年1月开始,将来源于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针灸门诊诊断为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严格的遵守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组,共收集72例,通过SPSS 26.0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字,根据门诊挂号的顺序将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体针结合耳穴针刺)和对照组(单纯体针),每组各36例,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1.治疗前,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情况(性别、年龄、病程)及PSQI、中医证候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患者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之后组内进行统计分析,两组PSQI总分和各项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说明两组治疗方案在心肾不交型失眠的治疗中有一定的疗效;3.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之后组间进行统计分析,两组PSQI总分和各项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对比差异明寻找更多显,说明体针结合耳穴针刺组评分改善方面比单纯体针组更优;4.疗程结束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Baricitinib抑制剂5.76%,两组患者的疗效存在差异(P<0.05)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biopsy,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体针结合耳穴针刺组的整体疗效更优。结论:体针结合耳穴针刺能够安全、有效得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临床疗效明显,尤其在缓解患者心肾不交的相关症状、改善PSQI评分方面优于体针组,且在治疗过程中并未发现毒副作用,安全性高,且经济实用,患者易于接受,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