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电针联合厚朴排气合剂干预胸腰椎骨折术后气滞型便秘患者,分析在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赋值评分,了解电针联合厚朴排气合剂对胸腰椎骨折术后气滞型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后续脊柱手术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一份参考。方法: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集了72例均采用胸腰椎骨折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术后气滞型便秘患者,并采用随机表法、对照研究,按入院时间编号并分AZD6738纯度为联合组、电针组、药物组,其中联合组的患者行电针刺激(治疗穴位:足三里穴、上巨虚、天枢、支沟)及口服厚朴排气合剂治疗,共24例,男性12例,女性12例,年龄56.67±11.74岁;药物组的患者行口服厚朴排气合剂治疗,共24例,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51.75±12.03岁;电针组的患者行电针刺激治疗,共24例,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57.17±10.83岁。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腹胀便秘症状积分、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通过SPSS 23.0软件统计分析,评估术前、治疗后6小时、治疗后10小时、治疗后3天的临床疗效,得出结论。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实验。1.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分数、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联合组的治疗后首次排气、排便时Infection-free survival间明显短于其余两组治疗组(P<0.05),电针组的首次排selleck NMR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稍短于药物组,差异不显著(P>0.05)。3.腹胀便秘症状积分对比:治疗前三组患者腹胀便秘症状积分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时间段联合组与其余两组评分差异显著(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组内比较表明,在3天的治疗期限中,各组评分值与时间呈反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治疗前三组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时间段联合组与其余两组评分差异显著(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组内比较表明,在3天的治疗期限中,评分值与时间呈反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治疗前三组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时间段联合组与其余两组评分差异显著(P<0.05);组内比较表明,在3天的治疗期限中,评分值与时间呈反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电针刺激与厚朴排气合剂联合运用可明显改善胸腰椎骨折术后的腹胀便秘症状,促进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通气排便,各项数据显示联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或电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