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便秘是临床常见疾病,湿秘是一种因湿所致的特殊类型便秘,在古代典籍中多有提及,亦在临床中常见。然而现行教材、指南、共识意见中均购买Compound 3无湿秘具体论述。目前学界对便秘的辨治虽日臻完善,但多基于名家经验及临床调查,偏于主观,缺乏统一认识。故本课题基于证素辨证,运用统计学方法,客观地探讨湿PLX-4720供应商秘的病理机制,可为中医临床辨治湿秘提供参考?方法研究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的患者,根据纳排及脱落标准筛选出患者60例,以面对面问卷形式,对一般资料、症状体征等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填写四诊信息采集表,采用证素辨证系统(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咨询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湿秘证素分布情况;运用证素辨证方法,结合统计分析,得出湿秘的病性证素、病位证素之间的联系,探讨湿秘的临床特点及病理机制。结果1.本研究对象,男女比例为1:1.40,年龄最大为75岁,最小为19岁;青年人占35.00%,中年人占31.67%,老年人占33.34%。2.平均BMI为23.67±3.37 kg/㎡,其中最小值17.4,最大值33.3。体重过低组占5%,体重正常组占56.67%;超重组占31.67%;肥胖组占6.67%。男女性的BMI分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3.嗜食肥甘厚味者占16.67%,嗜食辛辣者占3.33%;平素仅嗜烟的占16.67%,仅嗜酒的占5.00%,同时嗜好烟酒的占13.33%。4.病位证素共12种,以脾、大肠、胃、肝为主,占82.90%,还涉及小肠、肾、胆、心神、胞宫、表、心、肺。病性证素共14种,实性证素以湿、气滞、痰、热为主,占48.39%,还涉及血瘀、食积、寒、阳亢、暑;虚性证素主要有气虚、阳虚、阴虚、血虚,占40.37%,还涉及津亏。5.经相关性分析得出:证素积分与脾成显著正相关的有胃(r=0.313)、肝(ρ=0.314)、湿(r=0.613)、气滞(r=0.402)、痰(ρ=0.364)、气虚(ρ=0.729)、阳虚(ρ=0.678);与大肠成显著正相关的有湿(ρ=0.296)、气滞(ρ=0.371)、热(ρ=0.443)、小肠(ρ=0.574);与湿成显著正相关的有脾(r=0.613)、胃(ρ=0.326)、肝(ρ=0.275)、痰(ρ=0.639)、气滞(r=0.479)、热(ρ=0.305)、小肠(ρ=0.420);与气滞成显著正相关的有脾(r=0.402)、大肠(ρ=0.371)、胃(ρ=0.307)、肝(ρ=0.696)、湿(r=0.597)、痰(ρ=0.450)、小肠(ρ=0.423)。(P<0.05)。结论1.湿秘患者的病位证素主要以脾、大肠、胃、肝为主,其它还有小肠、肾、胆、心神、胞宫、表、心、肺。2.湿秘的病性证素实性多于虚性。实性证素主要为湿,其他还有气滞、痰、热、血瘀、食积、寒、阳亢、暑;虚性证素有气虚、阳虚、阴虚、血虚、津亏。3.湿秘患者的证素脾与胃、肝、湿、气滞、痰、气虚、阳虚具有显著相关性;证素大肠与湿、气滞、热、小肠具有显著相关性;证素湿与脾、胃、肝、痰、气滞、热、小肠具有显著相关Immune evolutionary algorithm性;证素气滞与脾、大肠、胃、肝、湿、痰、小肠具有显著相关性。4.湿秘的病机为脾之气阳亏虚,从而湿浊内生,阻于大肠,导致大肠气滞,传导失职。关键在湿阻气滞。病位主要在脾、大肠,可涉及胃、肝、小肠。病性以湿、气滞为主,常兼见热、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