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患儿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MA)耐药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评估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1日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咽拭子标本的耐药性检测结果分为MA耐药组和MA敏感组,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支原体肺炎患儿MA耐药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评估模型,采用受试工作者特征曲线(ROC)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区分度和准确度。结果 共纳入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MA耐药组60例,MA敏感组40例。其中,MA耐药组85Z-VAD-FMK%患儿发生A2063G位点突变;MA耐药组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持续发热、高热、湿性啰音,出现喘鸣音和血氧饱和度降低并伴随肺外并发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肺外症状(OR=5.380,95%CI:1.115~25.967)、住院时间≥7 d(OR=10.Nucleic Acid Stains427,95%CI:1.661~65.460)和不规律用药次数≥4次(OR=7.666,95%CI:1.838~31.981)是支原体肺炎患儿MA耐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表selleck LY2157299明,风险评估模型工作效能良好。结论 MA耐药与患儿的肺外症状、住院时间和不规律用药次数有显著相关性,临床应重点关注这些问题,降低MA耐药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