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联合网络药理学和基因芯片技术探索中医药治疗晚期胃癌受益患者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方法:收集135例中医治疗晚期胃癌受益患者病历,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获取核心药物组合,通过网络药理学联合基因芯片技术获取药物和疾病共同靶点,同时探索相关作用机制。通过Oncomine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探究关键靶点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生存期的关系。结果:135例晚期胃癌的受益患者中男性81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为59.33岁。药物频数由高到低主要为黄芪、党参、半夏、陈皮、茯苓等;四气以温、平、寒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脾经为主。“黄芪-党参-陈皮-半夏-茯苓”为135份处方的核心药物组合,包含77个有效活性成分。以GEO数据库中GSE630www.selleck.cn/products/erastin89和GSE118916数据集的胃癌样本组织为研究对象,共得到520个胃癌的差异基因,其中有58个药物和胃癌共同靶点,NTRK1、TP53、MCM2、CUL3、CDK2等为关键靶点。通过Oncomine数据库发现NTRK1、TP53、MCM2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发现NTRK1、TP53、MCM2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OS)和首次进展时间(FP)均低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晚期胃癌的中药处方功效以健脾益气T cell biology、理气化痰为主,核心处方为“黄芪-党参-陈皮-半夏-茯苓”;核心处方通Trichostatin A供应商过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等活性成分调控NTRK1、TP53、MCM2、CUL3、CDK2等关键靶点以参与调控肿瘤细胞周期、炎症反应等过程,以及调控细胞周期、p53信号通路等发挥抗胃癌作用;其中NTRK1、TP53、MCM2在胃癌组织中均高表达,且三者表达水平越高,胃癌患者生存期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