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在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人恢复早期(2个月)的治疗效果,探讨在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抗血小板二级预防的基础上使用寻找更多三七总皂苷的可行性。方法Preoperative medical optimization:(1)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收集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1日期间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20例首发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2)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于入院第1天、治疗1个月±3天、治疗2个月±3天内由一名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按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Rankin量表(m RS)、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及中医症候积分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积分评分。(3)于入院第1天、治疗2个月±3天完善血栓弹力图检查,并同时于患者清晨空腹时取2管静脉血5ml,在3个月内采用ELLSA完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检测。(4)两组病例均以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案:抗板、调脂、控血压、控血糖、改善循环、清除氧自由基等基础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血塞通软胶囊(三七总皂苷为主要成分)。(5)连续治疗2个月,将随访所得数据整理,使用SPASS2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为该研究筛选的120名患者中,有110名参与者被纳入最终分析,实验组57例,对照组53例。经比较两组间基本概况: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统计无显著差别(p>0.05)。(2)治疗前两组在NIHSS评分、m RS评分、Barthel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临床试验指标、主要症状分布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方案在改善各项评分量表方面均具有时间主效应,治疗1个月时,两组组内NIHSS评分、m RS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间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中各项评分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中医证候总体疗效方面,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显效率84.2%,总体有效率达98.2%,对照组显效率45.3%,总体有效率94.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PF-02341066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栓弹力图变化情况:两组治疗前血栓弹力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