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和分析C57BL/6J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肝脏病变与肠道菌群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将10只6周龄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和日本血吸虫感染组。感染组每只小鼠感染(15(1)条日本血吸虫尾蚴。在感染后的第7周解剖小鼠,取肝脏组织,1)经石蜡包埋后进行HE和Masson染色检查;2)采用比色法测定羟脯氨酸(HYP)含量;3)提取肝组织的mRNA,采用RT-PCR检测炎症因子IL-1b和TGF-b的mRNA水平;4)留取小鼠粪便,委托华大基因公司进行微生物多样性检测。结果 小鼠肝脏切片经HE和Masson染色后检查,感染组平均单个肉芽肿和胶原面积在感染后7周分别为148 532μm~2和193 209μm~2。健康对照组和感染组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0.18和0.34μ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Enasidenib抑制剂.01)。RT-PCR检测健康对照组和感染组炎症因子IL-1b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6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纤维化因子TGF-b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5和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粪便16s多样性分析显示,感染组小鼠肠道菌群的Shannon指数低于健康对照组,Simpson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门水平物种组成分析显示,血吸虫感染小鼠粪便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显著下调(P<0.05)。在属水平,感染小鼠粪便中拟杆菌属(Bacteroides),帕拉普菌(Paraprevotella),螺杆菌属(Helicobacter)的相对丰度均显著上调(均P<0.05),粪球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下调(P<0.05)。对差异菌属与IL-1b、TGFDisease genetics-b和HYP进行环境因子关联分析,其中拟杆菌属、帕拉普菌和螺杆菌属丰度与IL-1b、TGF-b、HYP mRNA水平呈正相关,粪球菌属丰度与上述炎性因子mRNA相对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肝脏虫卵肉芽肿样病变及炎症因子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变化与其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相关,拟杆菌属、帕拉普菌和螺杆菌属丰度与炎症因子及纤维化因子的mRNA水平呈正相关,粪球菌属丰度与上述炎性因子mRNA水平DNA Methyltransferas抑制剂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