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属于天津市卫生健康委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资助项目,课题编号:2019023.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10月至2021年09月。Enasidenib小鼠通过探讨糖尿病状态下阿司匹林抵抗产生的机制,揭示IR与AR产生的关系;通过确立糖尿病状态下IR与AR的关系,进一步证实针刺对糖尿病状态下阿司匹林抵抗的治疗作用,以期为心脑血管病合并糖尿病下AR临床防治提供临床证据,从而促进糖尿病群体的临床合理化治疗。本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2型糖尿病合并阿司匹林抵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在观察过程中脱落8例,其中治疗组4例,对照组4例,脱失原因为中途自行服用其他药物6例,中途转院2例,实际观察病例76例,脱失率为9.52%,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在常规糖尿病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调理脾胃”针法,穴取中脘、足三里、阴陵泉、合谷、丰隆、太冲等,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周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水杨酸浓度、血清TXB2、6-keto-PGFla、C0X-2的表达水平、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于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于治疗后6个月随访心脑血管事件复发率,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水杨酸浓度、TXB2、C0X-2表达水平、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Baf-A1 MW数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6-keto-PGFla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9.47%(31/38),高于对照组的71.05%(24/38,P <0.05);治疗结束6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13.16%(5/38),低于对照组的26.32% (10/38,P﹤0.05)。通过本次研究显示:“调理脾胃”针法合用阿司匹林通过协同抑制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及水杨酸浓度,抑制血清COX-2表达,减少血管内皮因子TXB2释放、提高6-keto-PGFla水平,从而改善血小板功能,阻断阿司匹林抵抗发生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发表相关专业核心期刊1篇,课题研究期间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作为研Mobile genetic element究生毕业课题培养研究生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