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尚菊菊教授治疗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状态患者的用药规律目的:归纳和探讨尚菊菊教授治疗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状态患者的用药及组方规律,为临床诊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2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尚菊菊教授门诊诊治的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资料,筛选后提取方药信息,运用Excel2019、SPSS Modeler 14.1、SPSS Statistics 27.0等统计软件,进行配伍规律分析。结果:共筛选出尚菊菊教授治疗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状态患者处方1115首,涉及中药231味,累计频数18416次,累计出现频率>50%中药分别是丹参、党参、蒲公英、酸枣仁、鸡血藤、麦冬、五味子、玄参、黄芪、赤芍;药性主要为温性、寒性、平性;药味主要集中在甘味、苦味、辛味;归经以肝经、肺经、心经、脾经、胃经、肾经最为常见;分类多以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46种,如丹参-酸枣仁、丹参-五味子-麦冬等。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分为3类,以益气活血类方为主方,随证加减。结论:尚菊菊教授治疗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状态患者处方治法以益气活血为主,兼顾滋阴养血、理气安神,重视气血津液同治、寒温并用、五脏同调,方药以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和参元益气活血胶囊、脑心通胶囊的核心药物为代表。第二章基于数据挖掘分析脑心同治相关中成药配伍规律研究目的:分析治疗中风和胸痹的获悉更多中成药的用药及组方规律,为脑心同治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药智网数据库收集治疗中风和胸痹的中成药处方,运用Excel 2019、SPSS Modeler 14.1、SPSS Statistics 27.0等统计软件,进行配伍规律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治疗中风和胸痹的中成药处方37首,涉及中药131味,累计频数326次。37首中成药按照功能分为10种,主要为化瘀通脉剂、益气活血剂、行气活血剂、化瘀宽胸剂。326味中药中,累计出现频数最高的前6味中药分别是丹参、川芎、当归、红花、地龙、葛根;药性主要为温、平、微寒性;药味主要集中在辛、苦、甘味;归经以肝、心、脾经最为常见;分类以活血化瘀类药和补虚类药为主。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物组合34种,如丹参-川芎、丹参—川芎—葛根等。通过聚类分析得到代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脑心通胶囊、乐脉丸、麝香心脑通胶囊、灯盏细辛胶囊等。结论:治疗中风和胸痹的中成药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兼顾补气益气、行气通络、开窍醒神,方药以补阳还五汤、脑心通胶囊、乐脉丸、麝香心脑通胶囊、灯盏细辛胶囊的核心药物为代表。第三章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抗栓疗效影响的系统综述目的:应用系统评价的方PLX4032体外法探究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PCI术后抗栓疗效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WanFang Data、VIP、CNKI、CBM等数据库,并进行手工检索,收集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西药(观察组)对比单纯常规西药(对照组)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s),检索年限为建库起至2022年03月23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偏倚风险,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项RCTs,1286例患者(其中试验组644例,对照组64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可降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最大血小板聚集率、残余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遗传性假血友病因Probiotic product子、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心绞痛复发和心肌梗死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血小板聚集解聚率、最大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及中医证候疗效(P值均<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西药能够抑制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血小板活化,改善机体凝血功能,提高抗栓疗效。总结论:综合以上三章内容可知,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以气虚血瘀证为主要证候,包括脑心通胶囊在内的基于益气活血法“脑心同治”理论组方药物可用于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