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脂代谢和炎症反应探讨两种湿热证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构建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湿热证GA大鼠模型在脂代谢和炎症反应的差异,以探索安全、稳定、可重复性高的湿热证GA模型。方法 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GA对照组(n=10)、模型组A(n=12)和模型组B(n=12)。观察造模期间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死亡率;周长法测定踝关节肿胀度;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脂代谢(TG、TC、LDL-C、HDL-C)和炎症因子(NF-κB、IL-1β、TNF-α、IL-6)。结果 模型组A死亡率8.3%(1/12),模型组B死亡率25%(3/12);与正常对照组和GA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和模型组B血清TG、TC和LDL-C表达显著升高(P<0.01),而HDL-C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A相比,模型组B的TG和HDL-C趋势有所升高,TC和LDL-C趋势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A对照组、模型组A和模型组B的NF-κB、IL-1β、IL-6和TNF-α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GA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的NF-κB和TNF-α表达有所升Panobinostat细胞培养高(P<0.05),模型组BDS-3201作用的NF-κB、IL-1β、IL-6和TNF-α表达有所升高(P<0.05);与模Hepatoprotective activities型组A比较,模型组B的IL-1β、IL-6和TNF-α表达有所升高(P<0.05)。结论 两种方式均可成功诱导湿热证GA病证结合模型。二者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点,高脂高糖饮食是脂代谢紊乱的直接影响因素,生物因子较单纯的高温高湿环境对大鼠炎症影响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