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CLC患者PD-L1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及基因突变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及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检测肿瘤细胞和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表达情况,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及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肿瘤细胞(P<0.05)。非小细胞Trichostatin A细胞培养肺癌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表达阳性率≥10%时与肿瘤直径具有相关性(P<0.05),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细胞CP-690550分子量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表达阳性率≥50%时与吸烟史、肿瘤直径及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肺腺癌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表达阳性率≥50%时则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非小细胞肺癌和肺腺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表达均与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0.05)。非小细胞肺癌和肺腺癌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表达阳性率≥50%时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突变具有相关性(P<0.05)。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表达阳性率≥10%时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突变具有相关性(P<0.05),肺腺癌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表达阳性率≥10%时与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突变具有相关性animal pathology(P<0.05)。结论 肿瘤细胞和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表达分别≥50%和≥10%时与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有关,伴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存在获益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