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日照条件下2个热带玉米自交系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目的】对长日照条件下2个热带玉米自交系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为探索玉米在长日照下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LPselleck产品光敏型(FT32)和光钝型(FQR273)玉米为试验材料。利用TMT标记技术(tandem mass tags)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叶片蛋白差异表达情况。【结果】鉴定出有效蛋白6082个,其中显著差异表达蛋白574个,上调表达107个,下调表达467个。GO聚类分析表明,差异蛋白主要参与翻译过程、叶绿素生物合成过程、谷胱甘肽代谢过程、蛋白质折叠等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中,最主要的两个类别是ATP结合和金属离子结合。KEGG代谢途径分析表明,差异蛋白主要富集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卟啉与叶绿素代谢等通路。String分析筛选到磷酸合成酶、核糖体代谢和翻译过程是玉米叶片在长日照条件下的关键途径。此外,定量分析筛选到196个发生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注释,分别参与ROSselleck Trichostatin A体内平衡(33个)、蛋白代谢(59个)、相关转移酶(25个)、其他功能基因(79个)。【结论】在长日照条件下,相比光钝型FQR273,光敏型FT32玉米叶片的ROS清除能力、蛋白代谢及相关转移酶活性均有所下降,其他功能基因在长日照条件下发挥出各自生物学特性,构建一个协同、多样、稳定的系统,即光敏型FT32玉米叶片在长日照条件下以磷酸合成酶、核糖体代谢和翻译过程为主的调控机制,保证了玉米的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