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卤乙酰胺类消毒副产物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毒性效应

为探究3种卤乙酰胺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存活、种群增长、有性生殖和氧化应激效应的影响,以淡水常见萼花臂尾轮虫为受试生物,开展了不同浓度氯乙酰胺、二氯乙酰胺和溴乙酰胺对轮VX-445小鼠虫24 h急性致死、2 d种群增长、4 d有性生殖、7 d休眠卵产量以及氧化应激指标影响的研究. 结果表明:①3种卤乙酰胺对萼花臂尾轮Decitabine虫急性毒性呈溴乙酰胺?氯乙酰胺?二氯乙酰胺的特征. ②20、200 μg/L氯乙酰胺和200 μg/L溴乙酰胺均显著降低了萼花臂尾轮虫2 d种群增长率. ③200 μg/L氯乙酰胺提高了轮虫携卵与不携卵雌体数比值和混交率,20 μg/L二氯乙酰胺降低了轮虫携卵与不携卵雌体数比值;同时,200 μg/L二氯乙酰胺提高了轮虫受精率,20 μg/L溴乙酰胺提高了轮虫携卵与不携卵雌体数比值、混交率和受精率. ④10、20和200 μg/L氯乙酰胺,20和200 μg/L二氯乙酰胺以及10、20 μg/L溴乙酰胺均显著增加了轮虫7 d休眠卵产量. ⑤除200 μg/L氯乙酰胺、二氯乙酰胺和溴乙酰胺中过氧化物酶含量下降外,其他浓度处理组中medical region轮虫氧化应激指标值普遍上升. 研究表明,氯乙酰胺、二氯乙酰胺和溴乙酰胺均对萼花臂尾轮虫具有较高的致死毒性,能显著影响轮虫种群增长、有性生殖和氧化应激,并可能影响轮虫种群结构和规模,产生生态风险,7 d休眠卵产量是评价氯乙酰胺、二氯乙酰胺和溴乙酰胺对萼花臂尾轮虫有性生殖影响的合适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