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木作为三大速生林树种之一,在木质家具和装饰品方面均有应用,但桉木含有的大量淀粉令其易发生霉变和蓝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加强,木材的抑菌需求逐渐明朗,抑菌家具走向市场。三唑类杀菌剂广泛应用于木材防腐保护中,但没有细菌抵抗性。本论文基于戊唑醇和丙环唑结构中三唑环的反应活性,通过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聚合活性的季铵盐—三唑鎓盐,选择非腐朽真菌(黑曲霉、可可球二孢菌)和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供试菌种,采用抑菌圈法和琼脂稀释法对三唑鎓盐的抑菌活性进行检测,再将其制备成溶液后浸渍改性桉木,评价了改性桉木抗非腐朽真菌和细菌的性能。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选择末端带有双键的3-溴-1-丙烯,5-溴-1-戊烯和10-溴-1-癸烯为取代试剂,分别与戊唑醇和丙环唑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分子量在400~600的三唑鎓盐:T-C3、TTrichostatin A-C5、T-C10、P-C3、P-C5和P-C10(T,P分别代表戊唑醇和丙环唑,3,5,10代表改性产物中引入碳链的长度)。通过FTIR、XPS和NMR对反应产物进行表征,证明取代试剂取代了三唑环上的氢,戊唑醇和丙环唑上成功引入碳碳双键(-C=C-)和溴离子(Br~-)生成三唑鎓盐。合成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试剂中碳链长度越短,反应活性越高,收率越高。(2)采用抑菌圈法及琼脂稀释法检测三唑鎓盐对黑曲霉和可可球二孢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当三唑鎓盐在琼脂培养基中浓度为400μg/m L时,对黑曲霉的抑菌活性强弱依次为P-C10>T-C5>T-C10>T-C3>P-C5>P-C3;对可可球二孢菌的抑菌活性强弱依次为T-C5>T-C3>P-C5>P-C3>P-C10>T-C10,其中T-C5可完全抑制可可球二孢菌的生长。通过超景深显微镜对菌丝体进行形貌观察,发现三唑鎓盐对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对菌丝生长速度快的可可球二孢菌的抑制性更强。diABZI STING agonist体内通过SEM-EDS观察到三唑鎓盐中的溴元素均匀分布在改性桉木的细胞壁中。参照标准《防霉剂对木材霉菌及变色菌防治效力的试验方法》评价了改性桉木抗霉菌和变色菌性能。结果表明三唑鎓盐改性桉木的防治性能与浸渍浓度正相关。三唑鎓盐改性桉木对可可球二孢菌的防治效力更高,当三唑鎓盐浸渍液浓度为2.5%时,对可可球二孢菌的防治效力均超过70%。三唑鎓盐中戊唑醇的季铵化改性产物整体表现出更好的防治效力,其中T-C3、T-C5处理组改性桉木经水洗后的防治效力仍可达75%。三唑鎓盐改性桉木具有抑制表面发生霉变和蓝变的性能。(3)采用抑菌圈法及琼脂稀释法检测三唑鎓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三唑鎓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优于大肠杆菌,三唑鎓结构中的碳链越长,抑制细菌效果越好。当三唑鎓盐在琼脂培养基中浓度为100μg/m L时,T-C10和P-C1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大于99%,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超Child psychopathology过97%。将三唑鎓盐浸渍改性桉木,参照标准《抗菌产品的抗菌活性和功效测试》评价了改性桉木的抗细菌性能。当浸渍液浓度为2.5%时,三唑鎓盐改性桉木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值超过2,抑菌率超过99%。除P-C10改性桉木外,其他改性桉木的抗大肠杆菌活性值都超过1,抑菌率超过90%。三唑鎓盐改性桉木表面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