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牙种植术后早期口内致病菌易定植于植体表面,抢占细胞位置,增加继发感染几率,造成骨结合时间延迟或质量下降进而导致种植失败。本研究基于前期微弧氧化钛表面改性,构建微弧氧化耦联HA及热渗透Na Cl的双功能复合涂层,分析该涂层的材料化学性能,观察小鼠胚胎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在样品表面的生物学行为。本项目致力于研究种植体植入早期,涂层对成骨细胞的引导归巢以及对细菌的抑制功能,为牙缺失患者种植早期骨结合的成功提供新思路和理论基础。研究方法:1.本研究将纯钛(Ti)试件制成直径11.5mm,厚度0.2mm的圆片,以乙酸钙、氢氧化钠、β-甘油磷酸二钠为原料制备电解液,制备仅微弧氧化涂层(MAO);在电解液中加入羟基磷灰石,通过微弧氧化技术在纯钛片上负载羟基磷灰石(MAOHA),再采用磁力搅拌热浸润的方式复合氯化钠涂层(MAO-HA-Na Cl)。对以上四组涂层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试件表面形貌并测量其粗糙度,接触角测量仪分析试件亲水性,X射线衍射仪测定试件衍射图谱并分析相组成,EDS能谱仪测定试件的元素组成。2.通过Cell Counting Kit-8染色测试该四组试件表面的细胞增殖情况。用活/死细胞染色剂染色并检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活/死细胞,利用Image J软件统计分析细胞数量,Graphpad 9.3软件作图分析。3.通过细菌细胞共培养2、6、24h,使用2.5%戊二醛固定液固定4h,30%、6Compound 3试剂0%、70%Biostatistics & Bioinformatics、80%、90%、95%、100%梯度浓度乙醇脱水,通风干燥,试件表面喷金后扫描电镜观察。研究结果:1.本实验设置多组条件所制备的微弧氧化涂层,拍摄扫描电镜后对比,选择最佳参数为电压350V,频率600Hz,占空比15%,反应时间为6分钟。电镜下观察发现,该参数下所制备的涂层具有良好的孔隙率和粗糙度,复合羟基磷灰石的试件亲水性更强,EDS能谱数据分析显示HA可较为均匀的分布在整PI3K/Akt/mTOR抑制剂个微弧氧化涂层中。2.在生物相容性评价方面的评价,本实验利用CCK-8、活/死细胞染色方法检测试件的生物相容性,发现纯钛表面微弧氧化复合羟基磷灰石和氯化钠涂层对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有相对较好的细胞相容性。3.通过细菌/细胞共培养,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该涂层可以早期引导细胞归巢,减少细菌的粘附与定植。研究结论:复合羟基磷灰石和氯化钠的微弧氧化钛表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能,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可有效引导细胞归巢,对抗细菌的早期定植和继发感染。该复合涂层材料为种植修复材料的进一步开发、促进骨整合和抗感染提供了新的治疗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