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不同肥胖程度大鼠模型,探究运动和饮食限制两种干预手段对脂肪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选取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对照组(B,n=8)和高脂饲料肥胖组(HFD,n=37),通过高脂喂养建立不同肥胖程度大鼠模型,12周后根据体重变化情况对HFD组进行重新分组,分为H1(体重超过对照组10%~20%,n=8)、H2(体重超过对照组20%~30%,n=8)、H3(体重超过对照组30%,n=8)。统一麻醉处死,取腹主动脉血及附睾脂肪组织。检测各组大鼠血脂四项及血清炎症因子,HE染色检测附睾脂肪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脂肪细胞增生关键因子PPARγ、ADPN、Perlipin-A、FNDC5等蛋白表达情况。确定脂肪细胞增生能力最强的肥胖程度后,选取50只SD大鼠参照上述建模方式建立此肥胖程度大鼠模型。将符合标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肥胖对照组(HFD,n=8),肥胖运动组(EX,n=8),饮食限制安静组(DR,n=8),饮食限制运动组(DR+EX,n=8)。进行为期8周的运动和饮食限制干预,HFD组和EX组予以充足日粮,DR、DR+EX组每天喂养60%HFD组的摄食量。EX、DR+EX组进行大鼠跑台运动(5天/周,8~15m/min,60min/天)。8周干预结束后统一取样,检测指标同上。结果:与B组相比,高脂Sulfate-reducing bioreactor饮食增加大鼠体重、附睾脂肪重量。且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血清TC、TG、LDL-C、瘦素、TNF-α、IL-6表达量增加,血清HDL-C及Pe购买LY-188011rilipin-A蛋白表达量降低。当肥胖程度低于30%时,PPARγ、ADPN、FNDC5表达量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肥胖程度超过30%时,PPARγ、ADPN、FNDC5的表达显著降低。与肥胖对照组相比,EX、DR、DR+EX组大鼠体重、内脏脂肪重、血清LDL-C含量降低,血清HDL-C含量升高,EX组血清TNF-α、MSTN表达量降低,DR组PPARγ表达量升高,DR+EX组ADPN表达量降低,Perilipin-A表达量升高。结论:不同肥胖程度大鼠附睾脂肪细胞增生情况并不相同,在一定肥胖程度内,附睾脂肪细胞增生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肥胖程度超过20%时,附睾脂肪细胞增生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当大鼠肥胖程度在20%~30%区间时,饮食限制可以促进大鼠附睾脂肪细胞增生,而运动对其影响较小,二者联合在selleck合成维持附睾脂肪细胞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