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乳头细胞膜伪装纳米载药系统的制备及其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研究

研究背景:雄激素性脱发(AGA)是以头皮毛囊微小化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selleck化学患者还要面临治疗药物带来的副作用。AGA的发病机制可能和雄激素代谢相关,睾酮(TS)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二氢睾酮(DHT),DHT与毛囊细胞中的雄激素受体(AR)结合进而导致脱发。目前AGA治疗方式包括口服非那雄胺(FNS)、度他雄胺(DUT),外用米诺地尔(MXD)等。其中DUT对5α-还原酶的抑制作用优于FNS,但口服DUT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男性乳房发育、睾丸疼痛和性功能受损等副作用。而外用MXD可能造成脱屑、瘙痒等不良反应。所以我们尝试新型可控的给药方式,如将口服DUT改为局部给药,减少因全身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此外,靶向AR的药物同样是研究热点。siRNA作为一种特异性基因沉默工具可以靶向敲低目的基因,却因系统循环稳定性差、生物膜渗透性低,限制了应用。因此,需要合适的载药系统共同递送药物和siRNA,达到双重靶向治疗的效果。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可生物降解等优势,常被用作递送药物的纳米载体。细胞膜伪装技术可用于修饰纳米粒子(NPs),使NPs获得了细胞膜所特有的功能和性质,提高生物相容性及靶向性。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仿生纳米载药系统共递送DUT以及针对AR的siRNA(siAR),以局部给药的方式双重靶向治疗AGA,从而达到使毛乳头细胞(DPC)增殖,促进毛发生长的效果,并减少口服DUT所带来的副作用。研究方法:1.DPC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显微解剖法结合一步酶消化法进行DPC的分离、提取。通过以下方法进行DPC的鉴定:观察细胞形态,成骨、成脂诱导分化,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DPC对间充质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Western blot、RT-PCR、免疫荧光技术对DPC特征性标志物进行鉴定。2.PLGA-DUT/siAR@DPCMNPs 的制备及表征:W/O/W 复乳法制备 PLGA-DUT/siAR NPs;膜挤压法合成毛乳头细胞膜(DPCM)伪装的共载DUT以及siAR 的 PLGA 纳米粒子(PLGA-DUT/siAR@DPCM NPs)。RT-qPCR 方法对三条备选siAR的敲除效果进行评估,用于确定敲除率最高的siAR。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镜(TEM)检测 PLGA-DUT/si AR NPs 以及 PLGA-DUT/siAR@DPCM NPs粒径、电位及形貌。检测纳米粒子中DUT含量,计算DUT载药量和包封率,确定最佳投入比例;检测纳米粒子上清液中siRNA含量,计算siRNA的载药量及包封率。SDS-PAGE凝胶电泳结合考马斯亮蓝染色鉴定细胞膜裂解物及PLGA-DUT/siAR@DPCM NPs的蛋白质分布。体外释放实验检测不同时间点释放介质中DUT的含量,判断PLGA-DUT NPs以及PLGA-DUT@DPCM NPs体外释放的情况。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进行共定位检测。3.体外实验:CCK8法检测 PLGA-DUT/siAR@DPCM NPs对DPC增殖作用。流式细胞术、CLSM分别观察DPC对PLGA-FITC NPs和PLGA-FITC@DPCM NPs的摄取情况。Western blot及RT-qPCR检测AR基因沉默效率。皮肤渗透与保留实验中,检测PLGA-DUT NPs及PLGA-DUT@DPCM NPs组在不同时间点,接收室、角质层、毛囊及皮肤组织中的DUT含量。4.体内实验:皮下注射TS构建AGA小鼠模型,分组治疗后通过直观观察及组织病理学检测评估毛发覆盖率、密度和直径;毛发生长指数评估毛发生长情况。对AGA小鼠皮肤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检测来判断目的基因AR的体内沉默效果。体内皮肤渗透实验观察纳米粒子在皮肤中的渗透情况。对主要脏器的组织病理学检测评估纳米粒子安全性。对皮肤组织中Bcl-2、TGF-β2行免疫荧光检测,评估不同组别的毛囊细胞凋亡情况;对皮肤组织中Wnt3a、β-catenin、MMP3行免疫荧光检测,探索毛囊生长相关机制。研究结果:1.DPC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成功提取DPC,细胞成活率高,可以正常培养、传代。成骨、成脂诱导分化实验中分别出现矿盐沉积结节以及圆又大的脂滴,对应的染色检测结果均为阳性。随着DPC传代次数增高,碱性磷酸酶染色变浅,DPC活力变低。DPC表达间充质干细胞标志物CD73、CD90、CD105,且表达 DPC 特征性标志物 SOX2、ALP、Versican、α-SMA、Nestin。2.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成功制备PLGA-DUT/siAR NPs和PLGA-DUT/siAR@DPCM NPs。PLGA-DUT/siAR@DPCM NPs 形态为均匀分布的核-壳结构;PLGA-DUT/siARNPs 和 PLGA-DUT/siAR@DPCM NPs 的平均直径分别为157.23 ± 1.16 nm 和 194.83± 3.18 nm;Zeta 电位检测中,PLGA-DUT/siAR@DPCM NPs与细胞膜囊泡的电位相似。当DUT投入量为0.8mg,PLGA 10mg时,药物包封率较高,达到53.31±0.64%,载药量为6.45±0.12%,纳米粒子中siRNA的包封率为47.1±0.3%,载药量为21.2±0.2μg/10mg。筛选出siAR-2843对目的基因敲除率最高。SDS-PAGE凝胶电泳后染色观察到DPC细胞膜囊泡ICU acquired Infection和PLGA-DUT/siAR@DPCM NPs具有相似的蛋白质分布。共定位实验可以观察到DPCM、FITC、siRNA三者之间荧光区域重合。体外释放实验PLGA-DUT NPs 累积释放量约 57.35±1.84%,高于 PLGA-DUT@DPCM NPs 的累计释放量(40.54±1.77%)。3.体外实验结果:CCK8实验中,PLGA-DUT/siAR@DPCM NPs组显示出最高的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及CLSM结果均观察到PLGA-FITC@DPCM NPs在两个Imidazole ketone erastin纯度检测时间点的摄取效率高于PLGA-FITC NPs。PLGA-DUT/siAR@DPCM NPs有良好的基因沉默效率。在渗透与保留实验中,PLGA-DUT NPs组及PLGA-DUT@DPCM NPs组在6h和12h,角质层中的DUT含量相似;PLGA-DUT@DPCM NPs组在6h和12h时在毛囊和皮肤中检测出比PLGA-DUT NPs组更高的DUT含量。4.体内实验结果:PLGA-DUT/siAR@DPCM NPs组和阳性对照组在直观观察及病理检测中均显示理想的毛发覆盖率、密度和直径,同时有较高的毛发增长指数。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到实验组对AR有明显的敲低效果。体内皮肤渗透实验中荧光已到达真皮层,经过荧光标记的NPs分布在毛囊及周围。主要脏器的组织病理学检测中未观察到明显损伤。另外,免疫荧光观察到PLGA-DUT/siAR@DPCM NPs组中Bcl-2的表达高于模型组,而TGF-β2表达极少。PLGA-DUT/siAR@DPCMNPs 组中 Wnt3a、β-catenin、MMP3 的荧光强度均高于模型组。研究结论:1.成功分离、培养、鉴定并扩增DPC,利用其制备DPCM,并合成DPCM伪装的共载药物和基因沉默工具的纳米粒子PLGA-DUT/siAR@DPCM NPs。2.PLGA-DUT/siAR@DPCM NPs在细胞水平上能被更高效地摄取,缓释后达到促进DPC增殖的效果,且无细胞毒性,可以有效降低DPC中AR表达,同时具有良好的毛囊靶向能力。3.PLGA-DUT/siAR@DPCM NPs作为一种体外涂抹的药物,可以到达毛囊及周围组织,同时降低给药频率,对AGA动物模型有良好的促进毛发生长的效果。PLGA-DUT/siAR@DPCM NPs可以抑制毛囊细胞凋亡,促进毛发进入生长期,并通过上调Wnt/β-catenin通路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