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黑鲈早期发育肌肉生长及消化性能研究

本研究采用组织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以大口黑鲈仔稚鱼及早期幼鱼为实验材料,探究大口黑鲈仔稚鱼的生长规律和消化性能及不同生长速度大口黑鲈幼鱼肌肉生长、营养成分和相关消化因子的差异。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大口黑鲈早期发育生长特性研究探究大口黑鲈仔稚鱼生长特性。测定大口黑鲈出膜3-27天的全长和体重及头部器官主要指标。结果表明,大口黑鲈3-27日龄全长-体重为幂函数关系:L=0.00028W~(4.939),R~2=0.806。根据拟合度分析,大口黑鲈早期发育阶段的全长与日龄的曲线拟合符合线性方程,其关系式为y=0.332x+4.657,R~2=0.997。体重与日龄的曲线拟合符合幂函数,关系方程y=0.0Immune receptor02x~(1.629),R~2=0.990。在头部器官中,头长、头高和吻长均为正异速生长,眼径为负异速生长。研究表明,大口黑鲈仔稚鱼阶段生长模式为异速生长。头部器官相对于全长也表现出异速生长特点。2.大口黑鲈早期发育主要消化酶研究探究大口黑鲈仔稚鱼脂肪酶、胰蛋白酶、α-淀粉酶活性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脂肪酶活性在仔鱼进入混合营养期时开始下降,直至外源营养期出现波动有升高趋势(P>0.05);胰蛋白酶活性在仔鱼向混合营养期和外源营养期转变时显著升高,在进入混合营养期时达到最大值(P<0.05);α-淀粉酶活性在内源营养期达到最大值,在混合营养期消化酶活性显著下降,进入外源营养期又呈现上升趋势(P<0.05)。研究表明,大口黑鲈仔稚鱼发育阶段蛋白质和脂肪的需求量大,降低了对糖类的需求。3.不同生长速度大口黑鲈幼鱼肌肉营养成分及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探究不同生长速度大口黑鲈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以及与肌肉生长相关的基因表达的差异。对营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慢速生长大口黑鲈的水分和粗蛋白显著高于快速生长和中速生长组(P<0.05),快速生长组的粗脂肪高于中速生长组和慢速生长组(P<0.05),各组鱼的灰分含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大口黑鲈肌肉组织中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其中慢速生长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快速生长组和中速生长组(P<0.05);不同生长速度的大口黑鲈肌肉脂肪酸含selleck Rapamycin量有显著差异,快速生长组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P<0.05),慢速生长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P<0.05);对肌肉生长相关基因表达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中速生长组的大口黑鲈肌肉IGF-1表达量最高(P<0.05),快速生长组的大口黑鲈肌肉Myo D和Myo G的表达量最高(P<0.05),慢速生长组Myf5的表达量最高(P<0.05),Myf6的表达量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不同生长速度大口黑鲈肌确认细节肉的品质和生长均有显著性差异,快速生长组大口黑鲈肌肉的营养价值没有慢速生长的高,但肌肉生长基因表达量相对较高,肌肉生长较快。因此,为优化大口黑鲈的养殖,在饲养期间应提高蛋白质和脂肪的补充,从而保证其具有较高生长速度和较好的肌肉品质。4.不同生长速度大口黑鲈肠道组织学观察及肠道菌群分析从消化因子方面,探讨大口黑鲈幼鱼种群生长速率分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肠道组织学方面,快速生长组的大口黑鲈幼鱼前肠、中肠和后肠的肠绒毛高度与肠道肌层厚度均高于慢速生长组,差异极显著(P<0.01);消化酶活性方面,快速生长组幼鱼的肠道脂肪酶活性高于慢速生长组,差异极显著(P<0.01),α-淀粉酶及胰蛋白酶的活性在不同生长速度的大口黑鲈幼鱼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道菌群方面,在门水平上,快速生长组幼鱼肠道中放线菌(Actinobacteria)和盐单胞菌(Halomonas)的相对丰度高于慢速生长组;在属水平上,快速生长组盐单胞菌(Halomonas)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群落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慢速生长组。研究表明,大口黑鲈幼鱼群体的生长分化速度与肠道绒毛状态、脂肪酶活性和肠道菌群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