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栓塞微球的制备及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原发性癌症,也是第三大最常见的致命癌症。尽管在早期阶段,HCC并不会引起病症,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发展到晚期时,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将会非常低,HCC可以通过肝移植、手术切除和局部消融等一些方法进行治疗。但不幸的是,肝癌具有复发性和转移性,因此,只有部分的HCC患者有才有资格接受治疗。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TACE)被广泛应用于肝癌治疗,TACE是通过微导管向体内血管运输栓塞剂,使血管阻塞。该技术具有微创性、全程影像引导和定位准确、重复性高、疗效高,是介入放射学治疗最重要基本技术之一,已经成为治疗晚期肝癌的研究热点。天然可BI 10773降解的微球由于具有出色的药物包载能力、生物相容性、溶胀性、血液相容性和多孔成像功能,可以在体内安全运输,充当栓塞治疗的栓塞剂,改善肝癌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因此,本研究利用改性明胶(Gel MA)、磁性纳米粒子(MNPs)和脂溶性药物为材料,超声分散后,通过光交联原理和微流控技术来制备多功能栓塞水凝胶微球,通过对微球进行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的表征和体外生物学实验来验证水凝胶微球优异的性能,并选取最优的制备方案。具体内容如下:(1)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含磁性纳米粒子和药物联用的多功能栓塞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甲基丙烯酰化明胶(双键改性),磁性纳米粒子和糖原阿霉素进行混合,超声破碎后,利用微流控技术来制备栓塞微球。形成的微球直径大小在100-400μm之间,且粒径大小稳定,呈现出多孔状,载药效果良好(载药率为12%),优异的溶胀和降解性使微球可以充当栓塞剂,初步验证该水凝胶微球具有可植入性,可以在体内安全运输。GM@MNPs@GD微球还具有超顺磁性,可以作为磁共振成像(MRI)的显影剂,该微球对Microbiology education正常细胞(NIH 3T3)没有毒性,但是对人肝癌细胞(Hep G2)有明显的杀伤作用。(2)本实验继续研发了一种磁性纳米粒子与抗新生血管药物联用的多功能栓塞微球。将甲基丙烯酰化明胶、磁性纳米粒子和索拉菲尼药物混合作为基材,通过光交联原理来制备GM@MNPs@SF多功能栓塞微球。该水凝胶微球直径分布也在100-400μm之间,通过SEM、溶胀和降解实验、血液和各种细胞实验来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水凝胶微球表面粗糙多孔,粒径大小均匀,溶胀和降解性能好,理化性能和血液相容性较好(溶血率均在5%以下)。体外细胞实验证明该水凝胶微球对小鼠成纤维细胞(NIH 3T3)的没有毒性,但可以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人肝癌细胞(Hep G2)的生长,微球还可以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进一步抑制肿瘤的生长。综上所述,本研究设计并评估了两种多功能栓塞水凝胶微球,均表现出良好的理化性质和血液相容性,水凝胶微球对正常细胞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chir-99021-ct99021-hcl.html没有毒性,同时载药微球既可以杀死肝癌细胞,又可以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这些结果确定了栓塞微球可以作为治疗肝癌的栓塞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