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眩晕患者的病因谱及患病特征分析

目的:探究周围性眩晕患者常见病因谱及患病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表现为周围性眩晕的患者1800例,按其来源分为门诊组和住院组,分析两组病因谱分布规律及各自患病特征。结果:(1)在1800例患者中,门诊组1732人,住院GNE-140抑制剂组68人,门诊组病因谱前四位依次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更多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46.68%)、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 VM)(24.94%)、梅尼埃病(Menière’s disease MD)(16.69%)、前庭神经炎(vestibular neuritis VN)(5.66%);同期住院组病因谱排序为突发性耳聋(sudden hearing loss SHL)伴眩晕(30.88%)、VM(20.95%)、MD(17.65%),VN(14.71%)。(2)门efficient symbiosis诊组患者平均年龄 54.163±14.353岁,男女比值为1:1.68。MD患者中45~59岁的中年组多见,VN患者中≤44岁的青年组多见,BPPV、VM患者中≥60岁的老年组多见,在BPPV、VM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经检验以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住院组中共病患者占30.88%,较其他眩晕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延长,住院费用增高,但前庭功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周围性眩晕患者门诊组和住院组病因谱并不完全相同,前者发病例数最多疾病为BPPV,后者为SHL伴眩晕。(2)VN在青年人群中多见,MD在中年人群中好发,BPPV、VM在老年女性人群中多见。(3)共病特征对眩晕患者的诊治会产生影响。